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式逻辑同一性原理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可替换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如果a和b都是指称同一个对象的词项,即a=b,则可以在关于a的陈述Φ(a)中用b替换a。得到Φ(b),若Φ(a)真则Φ(b)真。这个定律的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既然a和b都是指称的同一个对象,关于a的陈述也就是关于b的陈述,即都是关于这同一个对象的陈述。只要这个陈述是关于对象的真陈述,用a或用b,它都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却有例外,看如下几个推理:  相似文献   

2.
关于机械运动的表达问题──驳对恩格斯的几种非难李尚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把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表述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对于这一表述,人们产生过不少异议。有人认为这一表述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实践检验认识过程中,必须借助主体的价值评判,才能做出主观认识是否合符客观实际的结论,进而实现检验认识判定真理的途径。重视实践检验中主体价值评判的必然性同主观真理论有着严格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西方同行早已注意到,名词短语对其指称对象的表述时间并不依赖于(等同于)动词短语对相同指称对象的表述时间,但未曾注意到名词短语中的时间修饰语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表达名词短语的中心词所指对象被表述为该名词的时间——表述时间,另一种表达名词中心词指称对象的存在时间(或其一部分)。这两种时间定语之间的区别在汉语中没有形式上的表现,但是从理论上对它们加以区分,可以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语言现象,也有助于深入认识名词短语中的修饰语与中心词语义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时间和表述时间两个理论概念,借助这两个概念,对汉语时间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组合关系进行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学界前贤曾经讨论过的一些令人困惑的语言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6.
意识行为可以区分为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认识一个对象就是充实一个含义意向,一个意向得到充实,就是这个含义意向与直观达到了一致或相合。客体化行为是通过行为意向和含义充实之间的充实综合而得以统一的。客体化行为可区分为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前者不是表述性行为,后者则是;符号行为虽然有别于直观行为,但可以某种方式合而为一从而构成相即性认识行为。不同的意向特征总是与充实相合的特征密切相关,就客体化行为而言,含义意向的充实与直观行为的充实更具有“同一个”的特征,即任何一个通过直观意向而完成的对一个符号意向的充实都具有认同综合的特征;每个意指行为把握到的同一性或非同一性就是每个意指在一个认识中得到“证实”或“反驳”。认识都是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相即的复合行为,即充实统一的行为。无语词认识具有独特的动词认识和行为充实特征,是一个意指性表述的联想,表述的单纯含义组元还处于潜能状态,没有化为现时性的语词表述,无语词认识就是含义意向的充实,只是这里的含义意向在现象学上已经摆脱了从属于它们的符号内容。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危机频繁发生,非常规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日常性报道对象,面对同一个突发事件,不同人群往往出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发出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决定。本研究寻求非常规突发事件舆论的共性,试图通过新闻媒体非常规突发事件议程设置研究,引导公众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和广告、宣传虽然同属传播管理,但各自演绎角色不同且具有明显差异性。广告传播对象是消费者,广告希望告诉消费者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宣传强调的是发送主体期望影响公众的信息。可见,广告和宣传是以单向传播为基调的。而公共关系则不同,虽然同样面对公众,但公共关系强调的是告知真相,让公众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行为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接受”是一个内涵极宽泛的概念,可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各个领域。当我们把它限制在思想文化交流中的时候,“接受”便特指人类对思想文化客体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任何思想文化客体都有一个接受问题,高校文科学报的接受是指接受主体对本文客体提供的信息的选择、理解、解释、整合。面对同一本文,不同的接受主体往往产生不同的接受结果,每一种结果与本文的真实又往往有一定的悖离,这就是接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以多种形态存在着,在学报接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主客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 ,更是一种制度性的制约国家公权力和保障公民私权利从而使权利在人与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结构的状态。该意义上的法治的主体不同于享有统治权的国体之主体 ,也不同于以人自身本质为最高价值目标的价值主体 ,还不同于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的依法治国的主体 ;法治主体是法还是人 ,是判明真法治还是假法治的试金石。法治的主体是法 ,可表述为“法的统治”。法的统治对象即受治于法的所有人皆为法治之客体。法治主客体理论是我们了解和把握法治真谛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认识因素的考察在犯罪故意的认定中至关重要。在《刑法》表述中,认识因素一般体现为“明知”。但是,总则与分则中的“明知”并不完全相同,分则中的“明知”既不是“故意”的专属心理表现形式,也不需达到百分百的认识。在认定分则中的“明知”时,需要合理确定“明知”的边界。为避免因对“明知”理解不统一而造成的适用难题,应在罪过形式和认识程度两方面做出解释,厘清《刑法》总则与分则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回归到个罪的适用语境下做出科学、恰当的阐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和批评都注意到差异性问题 ,与西方提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也提出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理论命题。这种“见仁见智”表现为批评着眼点不同、方法和技巧不同、对对象选择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以及批评的相对性上。差异性形成的原因有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主体构成的多样性以及文学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等因素。这是形成文艺创作和批评多样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学价值论认为,文学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创造.从文学的发生看,客观的生活材料与作家的情感、欲望、目的相扭结,构成文学对象并激起了作家的情感冲动,在这个基础上,作家把由文学对象和审美经验构成的表述性对象符号化,形成文学价值的客体性载体一文学作品.文学作为科学—社会学范畴,不只具有审美属性,而且具有诸多非审美的社会属性.文学作品作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载体流布社会,与接受领域中不同的读者或同一个、同一类读者的特定的阅读意向相遇合,便会建立起不同的审美意象,激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建立起认识的、道德的、教育的、政治的、审美的等等各种对象性关系,也就表现为文学的认识、道德、教育、政治、审美等价值.文学就是这样通过社会的价值关系网络作用于读者的感情,推动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的经济法主体研究,对经济法主体在概念上表述不一,但深究起来,这种表述上的差异不能说明问题,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对经济法主体的特质即经济法主体的特征的认识有异.经济法主体应该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现存的社会主体.因而对于经济法主体特征的认识应该放在经济法律关系中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主体加以类型化.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事实获取的途径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关于科学事实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它的来源问题。科学事实是从客观事实转化而来的。但客观事实自身不能进入人、科学工作者的认识领域而转化为科学事实。从客观事实到科学事实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不仅同客观事实,即认识对象的性质和状态有关,不仅同对象的信息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形成对象的映象,即感性材料有关,而且与认识主体、科学工作者已有的经验、知识、期望以及  相似文献   

16.
在真语句指称什么这个问题上,罗素和弗雷格的观点并不一样,前者认为真语句对应着事实,而后者则认为所有的真语句都指称真.丘奇、戴维森和哥德尔的弹弓论证表明真语句将有同一个指称.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弹弓论证支持了弗雷格的观点而反驳了罗素的观点.尼尔认为,摹状词理论可以使得罗素的立场不受弹弓论证的影响.然而,即使如此,真语句指称事实的观点还面临着其他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这种负面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走向新的客观性的无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价值是行为体的主观判断结果,不同的行为体基于自身的需求与评判标准,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会出现不同结果,从而造成了对事物认知的差异性和表述的多样性。随着文化遗产实践的发展,不同行为体在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层面出现的分歧,根源在于普世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取向差异。从价值本元出发讨论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认为不同行为体对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差异性形成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层级化,而在文化遗产价值分层的样态中,原生性主体的价值认知是核心,次生性主体以及其他行为体的价值认知是拓展,共同构筑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层级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主观化了的认识对象。正义问题是对人、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真、善、美的追问。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运用主体性的尺度认识、评价、取舍、变革自己的社会关系,提出了正义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认识都是为了去把握其认识对象,并在努力地寻找适合自己特性的认识方法。但是,任何一种认识方法的追寻和探求,都不是认识主体随心所欲的事情。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的角度言之,它必然受到本体论的制约。因此,对历史认识方法的探讨及创新,将以对历史本体的认识作为基本前提。一、历史本体是历史认识方法论的本质“本体”问题即关于“存在”的问题。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学问,即“本体论”。在认识论当中,本体是高于其他一切范畴的范畴,其它范畴都是它的表述,而它却不表述其他范畴。其他范畴存在于本体之中,只能依附于本体而存在,不能和本体分离在其他范畴发生变化时,本体是保持不变的。它存在于主体之中,是其他事物的原因,决定其他事物的存在。为此,要说明一个事物是什么,就要说明它的本体为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