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做好父母     
儿子特别不讲卫生Q:儿子刚上初中,懂事有礼貌,成绩也不错,但就是不讲卫生。不爱刷牙、不爱洗澡,不收拾整理房间。每天刷牙,我都得一遍遍催,甚至现场盯,想让他洗个澡简直比登天还难。我快烦死了,但他爸爸说儿子再大点就好了。我觉得这个习惯很不好,怎么改变他呢?A:没有人能靠外力去改变另一个人,改变只会在"我"愿意时,由内向外地发生。但作为父母,我们又有监护和引导孩子的职责。按照问题出来后"谁难受,谁改变"的原则,目前的形势是妈妈难受,所以改变之人应该是妈妈。如何改变?无非就是"战略"和"战术"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儿子刚上初三,考虑到他学习任务繁重,在家里我和他爸都极少提学习。不久前爷爷来家里,问他有没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儿子竟然崩溃大哭,说:"我已经压力很大了,谁再问我学习的事我就死给谁看!"他怎么会这么敏感焦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平静下来?中考对每个孩子而言,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孩子有压力,感觉到崩溃都是正常的现象,不代表他过于敏感焦虑。家长应该庆幸,孩子能借着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心中如果装着足够多的爱,就等于拥有了一家取之不尽的"银行",这会让他愿意付出,更会让他在成长路上快乐充实、无惧无畏!春天的时候带儿子去赏樱花,我稍微没注意,这小厮就折了一枝,兴奋地在手中把玩,我的脸"唰"就红了,不顾众目睽睽呵斥他:"花是用来欣赏的,不是让你采摘的!你这么做太不对了!"儿子犟嘴,说公园那么多树,他折一枝有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4.
家里条件好不如孩子身心健康,这是和学花对心理健康教育最朴素的坚持。"和老师,我快撑不下去了,我要儿子去上学,他却跟我动手!""和老师,我女儿整夜整夜地玩手机,我该怎么办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大,网瘾、逃学、抑郁、暴力等问题频发,许多阳光少年变成"问题孩子",让家长们陷入恐慌无奈的境地,云南省丽江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创始人和学花经常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  相似文献   

5.
<正>当年幼的孩子对"恋爱"这个词感兴趣时,家长千万别着急。不妨给他上堂生动的爱情课,教他谈恋爱……儿子最早知道"恋爱"这个词时才3岁。那天,我带他到亲戚家串门,回来的路上,我对儿子随口说:"你知道吗?姨奶奶以前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挺严厉的。"儿子好奇地问:"她是你的亲人,你还怕她?""她是你爸的姨妈,当时我不认识她,当然怕呀!"  相似文献   

6.
巴金DE爱     
巴金DE爱文季一德我不愿意看见孩子的小眼清里有一滴泪水,我不愿意让谁伤害一根年轻的头发巴金喜欢下棋。在《巴金对你说》这本画册里,记录了他与肖珊和两个孩子下棋的镜头。巴金穿着白衬衣,坐在沙发里,与儿子小棠棋枰对坐,从容谈兵。肖珊在他身旁观战,女儿小林在...  相似文献   

7.
近日,网上的一则帖子,惹来妈妈们的热烈讨论:"小三"为了介入家庭,用无数甜蜜手段笼络孩子。和童话中白雪公主的故事不一样,继母也在与时俱进,打骂、挨饿已经成为过去式,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成为继母新的笼络方法,让亲妈面临严峻考验。故事:后妈爱走糖衣路线儿子出生后,我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开始严格要求儿子,钢琴、围棋、书法每一样都亲力亲为地督促孩子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也分毫不愿意落下,经常陪孩子写作业到半夜。我还每月省吃俭用,给儿子找好的老师补课,只为让孩子更加的完美、优秀。孩子委屈、哭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豆豆和小福渐渐长大,他们开始越来越喜欢跟爸爸在一起。3个男人一起玩游戏、做实验、编故事、去旅行,还拥有不愿意让我知道的小秘密。我虽然隐隐失落,但心有窃喜:"这3个男人被我培养得真好!"要知道,孩子爸爸一开始也是甩手掌柜一个,带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跟儿子在一起的状态是彼此嫌弃。偶尔他心血来潮,会逗一下孩子:"这个不是这样玩的,应该这样玩!"可孩子并不领情:"哎呀,爸爸你好烦,让我们自己玩!"  相似文献   

9.
正对孩子吼叫和数落,除了伤害孩子,真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其实是不可能的。一期中考试,儿子没考好。班主任在微信群里@了我们几个退步学生的家长,让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儿子还没放学,我打定主意,等这小子回来,要狠狠批评他一番。我这段时间工作忙,在学习上盯得少了,他就放松了自己。人家是三  相似文献   

10.
渐渐地他长大了,大概是13岁以后,我发现他不愿意跟妈妈一起了。很多妈妈只看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其实很多情况下,倒是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我便是如此。丈夫从儿子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外地工作,儿子基本上是由我独自抚养长大。小时候,儿子跟着我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1.
正儿子都小学二年级了,但从来没问过我类似"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我也觉得他没什么性好奇。咨询其他家长,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关心这类话题。儿子这种情况正常吗?需要家长主动引导吗?通常来说,如果父母从不主动和孩子探讨他"从哪里来"、遇到与之相关的场景(比如电视里男女亲热、女人生孩子等画面)就回避的话,孩子当然不会表现出什么性好奇。因为父母给他的信息就是:这个问题敏感、晦气甚至羞耻,所以他认定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对此类问题的关心。但是,就此断定他根本不关心自己"从哪里来"未免太过武断。现在孩子普遍早熟,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12.
儿子3个月大时,我和妻子就去广州打工,把他留给老人照顾。经过16年艰苦打拼后,我们在广州开了饭馆,买了车子和房子,终于具备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条件了,但儿子却不来广州。我和妻子痛下决心,卖掉广州的房子回老家陪他,儿子却说:"和你们一起,在哪里都不幸福。"一直让他当留守孩子,我们深感抱歉,但说到底,也是为了他啊!都16岁了,怎么这么不理解父母呢?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让孩子理解父母呢?你们是否尝试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相似文献   

13.
刘肖 《现代妇女》2009,(4):29-30
用"非正常手段"震醒孩子心中的长辈尊严 这是我在教育儿子时的一段"针锋相对"的故事,希望对某些家长有所帮助. 和前妻离婚后,我就去了南方,虽说每个月我会按时给儿子打电话,给他寄生活费,但从没想到以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会被前妻娇惯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小皇帝".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家长为之焦虑、彷徨,又有多少孩子为此早早地结束了金色童年。9月,又到一年开学季,随着孩子入学,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再次蔓延。邻居宝妈,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甚至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也没让孩子闲着。而另一个孩子爸,眼下正着急看房选房买房卖房,儿子明年就要升初中了,他得赶紧换房才能跟上儿子上学的节奏……现如今,五花八门的教育广告铺天盖地,虎妈、狼爸话题不断……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家长为之焦虑、彷徨,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人:8岁男孩李曼的妈妈我的儿子李曼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可能是我给孩子起的名字不好,这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连出生的时候都比预产期晚了一周,做事就更别提了,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不太觉得他慢,可上小学之后他的"特点"就明显起来,真让我着急呀。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人:8岁男孩李曼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做好父母     
<正>?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而愧疚我是在海外工作的爸爸,孩子两岁。我知道,2!3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刻,但我每年只能见孩子3到4次。我父母和妻子一起带儿子,他只跟他们亲。每次回到家,儿子都不认识我,刚混熟叫我"爸爸"了,我又不得不离开。这让我失落、愧疚又无助,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卢悦老师:有了儿子后,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心里觉得别扭,觉得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没孩子时,妻子晚上都等我回来吃饭。现在我回来晚了,她也不给我做饭。妻子对我说:"你自己煮袋面吃吧。"我感觉很失落,甚至有些嫉妒,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她的世界只剩下孩子。突然间,孩子取代我成为她的  相似文献   

19.
安宁区家长提问:期末考试后公布成绩那天,数学老师正在报成绩,我的儿子今年才上初一.竟然在教室里晕过去了。孩子跟我说他就是怕考得不好。成绩公布后老师表扬了一部分同学。又批评了一部分同学.我儿子就在批评的行列里.回家后他连饭都不吃就躲进屋子里不出来。我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情绪又这么差,破罐子破摔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正>与其苛责孩子、训斥孩子,不如先从自己做起,成为一个"正能量"妈妈。然后再影响孩子,赋予他们积极的能量。不知何时,"正能量"成为流行语,几乎人人都在说。本来以为它和我的生活没有交集,儿子的自卑,却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没有给儿子传递正能量,还成了一个负能量妈妈……每个自卑小孩身后,都有一个负能量妈妈儿子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反复强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这已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