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专家学者和环保人士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农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理性,但是如果在农产品低价、劳动力不足、资源严重短缺、竞争无序等问题出现后,农民迫于生活压力,会忽视应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理解农民,通过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约束农民过度使用环境资源等途径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且呈现愈加严重的趋势,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环境保护中,环境保护意识是核心的部分。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对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笔者从增权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民众淡薄的环保意识现状成因,并提出了通过为民众增权进而提高环保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且呈现愈加严重的趋势,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环境保护中,环境保护意识是核心的部分。社会工作中的增权理论对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笔者从增权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民众淡薄的环保意识现状成因,并提出了通过为民众增权进而提高环保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5年对东京市民、2009年对北京市民关于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国公众的环保行动更多集中于日常环保行为,公益环保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相比之下,日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中国公众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愿更为强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完善环保法制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进一步提升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解决办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在规划、建设、保护工作开展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健全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提高民众的海洋环保意识、筹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状况,本研究对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根据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特征,本研究划分出三种主要类型的群体,分别设计出"合作性"、"沟通型"和"辩论型"三种介入策略,并结合不同的小组工作模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调查
  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学到的纯粹理论若不转化成实际,那么就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社会调查往往能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在讲完初二“环境”问题后,我让学生到校外调查一下公民的环境意识以及公民知道多少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调查一下环境问题,了解依法管理环境的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宣传环保法规,开展清洁环境的活动,植物绿化活动,爱护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通过此项调查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再如,讲授初二“依法服兵役”内容时,让学生调查他们周围有哪些烈士军属,他们有哪些困难,开展一些拥军优属活动,并使学生体会到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是光荣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已迫在眉睫.做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让学生观看有关环保的内容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恶果.其次充分利用化学教材所提供的环保教育素材对学生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再者积极探索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减少避免环境污染以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公民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9.
环境安全研究主要有问题解决理论与环境安全批判两个研究范式。前者认为环境安全与资源枯竭、发展畸形、气候变化等都存在一定联系,但环境冲突的因果链较长,而且环境冲突与国家间战争存在明显界限。世界各国正在努力调整国家战略以缓解环境问题带来的冲突,同时国际社会努力构建后威斯特伐利亚治理机制实现国际环境和平。环境安全批判研究却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对传统安全的适应范围与解决路径提出质疑,并认为国际社会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冲突。因为新技术、替代能源、国际贸易等的发展使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技术或贸易满足能源需求进而避免冲突。环境安全批判研究对国家行为体的主导作用进行论争,提出"去国家中心化"的思路,并试图通过环境安全新话语提升国家权力。批判研究对气候变化的安全问题也提出质疑。环境安全批判学者对气候变化成因,影响范围与解决途径进行了全面批判。  相似文献   

10.
环保NGO监督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大量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激励着各种环保NGO的出现、成长.它们通过环保宣传、环保建议、环保行动、环境维权等方式参与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本文以圆明园防渗工程为例,说明环保NGO在环境监督中存在的运行机制.在分析监督机制时,我们使用了较为规范的社会监督机制分析框架,印透明机制、参与机制、评价机制和演进机制四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环保NGO通过自身的努力,有能力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联系桥梁,能够肩负起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批评的责任,肩负起激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事实上是人类环境行为的一个不良客观结果.环境与社会是通过人及其行为的中介才具有了某种关系.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选择保护性的环境行为,也可以选择破坏性的环境行为.环境问题体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它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问题作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视角,遵循了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也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莹莹  门海龙 《生存》2020,(10):0123-0123
当代社会,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等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在针对青少年教育的日常学校教学中应当予以重视。因此,高中教师在日常地理课程授课过程中应当适当渗透当地环境问题现状,提升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环保知识,保证环保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社会结构互为建构的关系表明,作为民众话语重要形式的歌谣,不仅记载了民众"外在的"生活,也隐藏着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通过对舟山歌谣的总体性分析不难透视出近代舟山民众的生命意识:基本格调为沉重悲苦的生命体验;童年、爱情生活与节庆之中短暂的生命欢愉;顺应自然的时间意识和混沌的历史意识;顺应自然的死亡观、灵魂不灭的现念和祖先崇拜;"男性主宰生存、女性主宰生活"的两性关系模式等.同时,歌谣这一民众话语折射出的民众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再现了近代舟山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变迁的微观路径,也提供了一个反思主流话语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治理环境的责任开始由政府转向企业,企业将面临国家征收排污费、发生环境事故、违反环境法规、国家产业和金融政策的变化、“绿色”壁垒以及雇员环境意识的增强等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企业可采取树立环保意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创新环保技术、强化员工环境意识等对策来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多种权能的实现,而其中的环境与资源权的实现,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在人类缺乏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的状况下,通过立法、执法,强化人类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明确社会主体对环境和资源肩负的法律责任,通过完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基本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钧  杨峰 《求是学刊》2001,28(2):68-71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保护第三人利益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善意取得制度 ,但在某些情况下善意取得制度存有缺陷 ,对保护第三人利益不够充分。物权行为理论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方面则较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建立以物权行为理论为主、善意取得制度为辅的理论模式 ,这将能充分地保护第三人利益 ,并由此产生了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7.
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的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教育目标.培育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简称SEQ)专业素养,有利于工科专业学生融入实践,满足社会企业需求.该文从顶层设计、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学生社团、校企融合等多方面阐述了SEQ文化在机械制造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SEQ专业文化建设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印度民众对中国认知的网络调查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印度民众对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认知及其原因。虽然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存在某些误区和消极看法,但总体来看,在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实发展成就基础上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印度民众是有充分吸引力的。该研究为了解印度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提供了可靠材料,并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建构自己的软实力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及现存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在公民个入由于年老、伤残、疾病、生育或其他不测事件 ,而导致谋生能力中断 ,收入丧失或减少 ,或需要某些特别支出的情况下 ,通过以国家为主体的集团或组织括动 ,保证他们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以谋求国家和民众生活基本稳定的社会制度。因此 ,社会保障被人们称作是社会生活的“减震器”和“安全网”。日本在 1 961年实现的“国民皆保险、皆年金体制”是其后实现“国民经济十年倍增计划”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一定时期内 ,曾经较好地解决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通过社会保障的介入 ,有效调节了日本各阶层的收入 ,避免了贫富…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6):49-52
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很快,各类慈善组织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类社会服务中。但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些慈善不端行为也逐渐显现,伤害了民众的慈善感情。为进一步保护民众的慈善行为,激发民众的慈善意识,规范慈善行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就成为当前慈善事业发展迫不及待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