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平广记》宗教文化研究主要是本世纪前后新兴起来的新课题,也是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该研究主要集中在神仙文化、果报思想、鬼怪文化和梦文化等方面。但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宗教文化研究与小说文本研究脱节,文本内容研究与编纂意义研究脱节。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因果思想的审美内涵和叙事结构模式两方面对《太平广记》报应类展开主题学视角下的探讨。报应类因果思想的审美内涵体现在故事文本中主要有两点:一是故事传达的大众化因果观念;二是因果主题体现的作者个人情感心理和引发读者美感兴趣的艺术特质。报应类叙事结构主要有两种:入冥结构和某人被杀而变鬼复仇的结构。报应类还未形成完全成熟的因果叙事结构,大部分小说事件的因果关联需要通过联想来进一步完成,但也有少量篇目在传奇性中较好地融入了因果思维。报应类因果叙事的结构模式为后世提供了小说文本艺术思维的组合经验。其类目的设置已初具小说主题学意识。  相似文献   

3.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部《太平广记》的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今存韩国。据韩国学者所整理的《太平广记详节》篇目卷次考辨现存《太平广记》篇目三则:一、今存《太平广记》中《周广》篇名应为《广周》;二、“嘲诮”类《李寰》《韦蟾》《李台瑕》《陈癞子》疑属“嗤鄙”类。三、今存卷二七0“妇人一”下当有“烈女”类名。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神仙故事中神仙活动的时代主要分布在唐代和汉代,地域主要集中于帝王活动密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种时空分布特点与现实中帝王对神仙思想或道教的有意倡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神仙来源的社会属性来看,《太平广记》中的神仙类型以普通凡人为最大的社会主体,体现了凡人成仙的神仙造仙方式,这是神仙思想的内在核心。  相似文献   

5.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曾礼军《宗教文化视阈下的〈太平广记〉研究》对《太平广记》的宗教特性探讨具有集大成之功和纵深开拓之效,从宗教文化视角对《太平广记》的编纂成书和小说文本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视角独特,而且视野开阔,开拓了《太平广记》研究的新局面。全书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学术特点:独特的文化视角,扎实的文献基础,新颖的文本阐释,开阔的学术视野,求精的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7.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太平广记》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今存韩国。谈本《太平广记》三种印本的说法源于汪绍楹先生中华书局版《太平广记》的《点校说明》。本文据《太平广记详节》考辨谈本《太平广记》的三种印本。在参照前人结论和新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后印本"为第一次印本;"初印本"为第二次印本;"最后印本"为第三次印本。并进而提出,第一次印本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篇目为谈恺自补;第二次印本补足了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阙佚的宋本篇目;第三次印本补足了阙佚的卷二六一至二六四的宋本卷次,却保留了第一次印本谈恺自补卷次篇目。第一次印本主要据史书补阙人物事迹,第二次印本不仅更好地体现了卷二六五"轻薄"这一类目主题,还忠实地反映了《太平广记》编者从笔记小说、地方志和类书中采撷篇目,注重故事情节奇趣性的倾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广记》编者对笔记小说与正史文集有着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太平广记》中的豪侠类故事,从“故事人物——经历动荡,淡看名利”、“女子形象——能力强势,大胆奔放”、“史传影响——反映社会,记叙笔法”、“诗词入文——营造氛围,突出感情”、“社会风气——崇尚法术,道教盛行”五个方面说明其特色之处,并对特色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唐代的一部志怪、传奇小说集《酉阳杂俎》中的鬼文化进行分析,从对鬼的记载和描述出发,对鬼及其相关的事物、鬼与人、鬼与神的关系等进行一些细微的探讨,从而管窥鬼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到鬼文化的社会、文献、思想、文化价值不可小觑,鬼文化以其最底层、最原始的思想源流身份,在历史舞台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其书五百卷,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小说资料。在诸类之中,"感应类"是仅两卷篇幅的小类,其中多有唐代感应故事的记载。感应类故事以数量不能和其他大类作比较,但重要的是感应故事归为一类后,为我们研究唐代"天人交感"思想提供了对比参照的资料。本文以《太平广记》记载各类唐代"感应类"故事为主,从而对故事所蕴含的唐人的"交感"思想作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展唐代历史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伤逝>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个作品从艺术手法到思想内涵都和易卜生的<群鬼>有着耐人寻味的可比性.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婚姻家庭题材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作品,鲁迅和易卜生不约而同地将笔触深入到问题背后.探寻其文化根源,两部作品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伤逝>可以回溯到唐代元稹<遣悲怀>及<莺莺传>,<群鬼>则涵盖了欧洲文化内部诸般的对抗冲突.鲁迅和易卜生各自通过作品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刻而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太平广记》中的狐可以分为雌狐、雄狐和佛形狐三类。雌狐意象经历了一个由瑞兽到妖兽,从美人狐到人性狐的变化过程;雄狐有邪恶之兽与博学书生之别;佛形狐是唐代特有的文学形象,反映出唐代崇佛的风尚。  相似文献   

13.
魏晋六朝志怪中人鬼婚恋故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鬼婚恋是魏晋六朝志怪中常见的题材。这类故事的产生和流传有悠久的鬼魂崇拜和生殖崇拜的遗迹,古老的冥婚习俗也为其提供直接来源。人鬼婚恋故事是男性话语权下文人内心痛苦的表白与消解,更是他们对男性个体人格与伦理道德的完善和实现的渴求,而鬼魅的人化为女性追求理想爱情和人性的自由解放提供了展现空间。  相似文献   

14.
《太平广记》被清代四库馆臣称作“小说家之渊海也” ,其书对于宋前文言小说的保存、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鲁迅先生在研究宋前小说时主要依据此书。人们在研究《太平广记》纂修时多从政治角度考察其成书缘由 ,而忽略了其书编纂的文化因素。为此 ,本文把《太平广记》视作文化行为进行研究 ,从文献典籍散佚严重、宋太宗自身的文化修养、唐代小说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太平广记》成书的文化内因 ,笔者以为 ,《太平广记》的编纂是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唐代小说中人与异类的婚恋遇合及其文化折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小说中的人与异类的性爱主动角色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男子对性欲的自觉追求,也就是男人好色的明显表现.同时,人与异类的婚恋遇合有着更多的世俗化的倾向,折射出唐代文人的婚恋观念,间接反映了文人与妓女的性恋现象.  相似文献   

16.
唐代小说中的人与异类的性爱主动角色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男子对性欲的自觉追求,也就是男人好色的明显表现。同时,人与异类的婚恋遇合有着更多的世俗化的倾向,折射出唐代文人的婚恋观念,间接反映了文人与妓女的性恋现象。  相似文献   

17.
幻想故事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成年考验故事,蕴蓄着英雄主义情结和对英雄人格的价值诉求;异类婚恋故事中,无论异类形象还是情节结构,都呈现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个性;而其人生世相故事,则承载着鲜明丰富的社会生活理想。这些都是哈萨克民族值得珍视的精神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着"发明神道之不诬"的创作宗旨,《搜神记》在收录了许多虚妄怪诞之事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远古和当世民俗中的一些巫鬼现象。《搜神记》所有关于鬼神的实录,其着眼点指向的是人间而非异域。干宝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命运和感情世界,鬼女、妖女身上体现着作者的感受,也承载了古人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宋太宗诏修《太平广记》的意图,有消弥五代士怨与娱乐休闲两种主要观点.考察《广记》的内容和宋初的文化语境,则会发现宋太宗诏修《太平广记》实际还隐藏着更为重要的“神道设教”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20.
在详参各新版本材料的基础上,张国风先生收集了《太平广记》大量的佚文和异文,经过严谨的考辨分析,为学界提供了 一个文字准确、错误较少、可供依据的《太平广记》新本,即《太平广记会校》。然该书仍存在一些错讹之处,现择《太平广记会 校》无需校改及无需补字之二十余条,以作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