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莉 《理论界》2005,(10):203-204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执行,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进行了较充分的考虑。一方面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口径,同时缩小了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能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以提供更加稳健的会计信息,防范风险。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防范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一工程度上遏止利润操纵。又因为会计制度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现有的可选择空间较大,而给企业留下较大的可操纵利润空间。目前,一些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等问题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控制的局面。因此,应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加强有关会计控制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作用及培养和树立会计人员应有的诚实价值观及信誉等措施来防范对利润的操纵。  相似文献   

3.
如今,财政部对我国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并不完善,企业利用新制度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及成因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目前 ,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这也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企业新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工具。为此 ,浅要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青  戴经跃 《理论界》2004,(4):290-291
《企业会计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这对我国企业更好体现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对一项新制度从出台到形成惯例需要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主要围绕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分析入手,系统阐述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利润操纵行为,就规避其负面效应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世界接轨,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正在与国际会计趋同。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提出了新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会对我国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慧娣 《理论界》2007,(2):224-225
按财政部1998年1月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应当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002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又追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以上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能使企业的期末资产得到比较真实的反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体现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田丽娟 《理论界》2010,(9):206-207
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大意义。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规范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就资产减值中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郭杰  黄志明 《理论界》2004,(3):63-63
由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减项,都核算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而且核算的原因有重叠,所以在实务中容易混淆两者的核算范围。在实务中能够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与减值准备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一、两者涵义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正确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由于正确估计资产减值准备将直接影响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本文的这一论述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2001年1月发布并实施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概念特别强调了资产应为:确实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制度》允许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正是资产概念的具体运用。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审慎性原则,克服了以往资产概念的弊端,是严密的,科学的,也是我国会计工作向国际惯例靠拢及加入WTO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出背景和现状入手,论述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指出了我国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存在的不足.因此,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内容,及时制定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详细地规定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4.
许哲 《理论界》2007,(5):237-238
2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会计制度已发生了数次巨大的变革,在资产损失这方面,也在不断改进。资产减值会计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理论基础,通过提供资产真实价值,向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更加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避免高估资产和盈利。本文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即决策有用观理论说明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并且通过资产减值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说明采用减值准则的难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应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因此,二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从涵义、对象、及时性、规律性、核算内容等却又有许多的不同点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对累计折旧在会计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谨慎原则防范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强调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做出判断时,持足够的谨慎态度,不虚估资产、不夸大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少摊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加以合理估计,并在财务核算中给以披露。当然,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没有潜在损失的情况下,提取秘密准备,否则,就是谨慎原则的滥用。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5,(5):91-97
盈余管理是当前会计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沪市2008年到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当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房地产上市公司通常利用财务费用和预收账款等手段操纵公司应计利润,一般不采用资产减值损失操纵公司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理论问题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理论依据并提出资产减值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结合点;实务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理论问题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理论依据并提出资产减值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结合点实务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