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人与假日     
近与家人相聚,谈及邻居老人的节假日接待儿孙的忙碌,令人生出许多感慨。是的,已经离开父母成家立业的子女,双休日便携自己的儿女去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本是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老人自然也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子女只是动口不动手,甚至要求过高,这样天长日久,日渐衰老和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恐怕就会从高兴转为忧愁,一提到双休日和过节的到来就会紧皱眉头,甚至离家出走去“躲”这节假日了。所以,还给老人们一个安静的节假日,看来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子女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了。当然,如果这节假日给老人送去的…  相似文献   

2.
杜仲 《新天地》2015,(2):10-11
春节将至,游子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途。子女们敲开家门,见到阔别的父母,全家吃着熟悉的饭菜,团聚的激动和喜悦瞬间弥漫。一年走到尾,当电话那边的孩子终于出现在面前时,父母渴望子女能多和自己待一段时间、多说几句话,以慰藉平时的思念与孤单。这,就是老人对春节的期待。可是这份喜悦往往难以持久,没几天,没话讲、不耐烦、抱怨、牢骚甚至争吵逐渐升级,很多人困惑:为何相见容易,相处难?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有正向关系。文章通过对广东54个农村社区有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毕业的子女对农村父母的回报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子女毕业后每年给父母的经济回报、情感沟通交流情况以及教育投入与回报对农村父母的影响,并以农村父母是愿意跟随子女到城市养老抑或是继续留在农村为因变量,从父母与子女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父母多数愿意跟随子女到城市养老,但是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子女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道,"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5.
父母都懂得要给孩子们多吃含钙的食物,以促进他们的发育。但子女们是否也知道要给自己年迈的双亲增加点儿含钙的营养呢?这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老年营养问题。因为补钙可以:  相似文献   

6.
张园 《社区》2009,(6):43-43
父母都懂得要给孩子们多吃含钙的食物,以促进他们的发育。但子女们是否也知道要给自己年迈的双亲增加点儿含钙的营养呢?这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老年营养问题。因为补钙可以:  相似文献   

7.
婚房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父母给子女购买婚房的现象已十分普遍。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家庭父母和子女在婚房购买中的理念和行为,透视城市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反馈模式有所发展,但未被彻底颠覆,家庭中抚育—赡养的代际关系得到了延续。然而,代际支持的时空、强度和内容都有了变化,由此形成了新反馈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父母的财产转移提前,对子女的支持力度更大;父母和子女分居不分家,代际互动频繁;子女对父母的支持更多体现在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父母的支持与子女的回馈不均衡,回馈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8.
韩小平 《新天地》2012,(11):42-43
大凡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子女成群。子女是父母的连心肉,父母本应对他们一碗水端平,但个别老年朋友因不能对他(她)们同等相待、同样亲近,结果弄糟了和子女们的关系,有的甚至成了冤家。某省会城市近郊的王老汉就成了这样一个偏心的典型。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是有房有车的富裕户,而三儿子全家如今仍住在老宅的破房中,生活过得并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5)
除夕那天,我到父母开的电话亭帮忙。打电话的人很多,大都是那些过年不回家的大学生和打工仔、打工妹们给家里报个平安。排在队伍中的一个老人显得特别显眼,他鹤发童颜,年纪有60多岁。我猜他可能是给自己的子女或者兄弟姐妹打电话吧。  相似文献   

10.
《山西老年》2013,(1):66-66
编辑同志: 我有三个子女,现在都已独立生活,其中一个子女不够孝顺,对父母从不尽赡养义务。十个月前,我老伴去世。留下两间房子和一些财产。请问,对这些财产,家庭成员应当如何继承。另外,子女们并未提出过继承请求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继承权?  相似文献   

11.
孝心谎言     
水青 《老友》2006,(10)
"诚实"是我的父母给子女定下的"家规"。自从懂事起,我和姐姐、妹妹一直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敢在长辈面前撒谎。今年是老父老母的70大寿,我们商定为两位老人祝寿。正当父母沉浸在喜庆气氛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几个子女竟私下"串通一气",合起来欺骗父母。  相似文献   

12.
临汾钢铁公司新建了7栋住宅楼,涂上了7种颜色,称之为“七彩小区”。在新落成的小区内,人们传颂着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敬老故事。看看小区内来来往往的住户们,有的是父母挣钱为儿女买的房子,有的是夫妻积攒多年为自个儿置的新房。现在,老人攒钱给子女们办婚事、买房子,好像已是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广东54个农村社区中有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农村父母的问卷调查,探讨来自子女的高等教育回报和农村父母的养老意愿。研究发现,农村子女大学毕业后在经济和精神慰藉方面能给予农村父母不同层次的回报,但是,毕业年限不长的子女因工资待遇较低影响了对农村父母的经济回报。研究也发现,农村父母表现出有随子女到城市养老的较强意愿。因此,应逐步建构以家庭为单位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福利政策,重视农村大学生工作后的“在职贫穷”问题,从远距离照料和异地养老两个方面关注农村父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德国属于非移民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切非欧盟国家的公民原则上不能移居德国。1978年德国制订了“入境和居留法”,规定外国移民如果具备了以下条件:有固定的住所,掌握了德语;连续居留达5年以上;能独立维持生活;可以取得无限期的居留许可证。如果连续居留达8年以上,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1979年取消了禁止外国移民配偶子女入境团聚的限制,规定移民配偶、16岁以下子女经过4年的等待期限后,可以移民团聚。以前德国办理移民签证的条件为:1、德国公民的父母(包括养父母)、配偶;2、德国公民在国外年龄未满21岁的子女;3、德国公民在国外定居且无子…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也未曾想长大当兵后会来到候马这座陌生而遥远的城市,更想不到提干后会永远留在这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如今,我离开父母已经整整30年了,很少与父母团聚尽一尽孝心。人生能有几个30年,我是多么渴盼能与父母团聚,陪伴耄耄之年的父亲度过孤寂的残生啊。近两年,父母年迈体衰,是需要儿子搀扶照顾的时候了,因而,我渴望与父母团聚的念  相似文献   

16.
孝贵在顺     
肖华 《山西老年》2010,(5):46-46
我有一个朋友,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教书,女儿经商,两个子女对父母都很孝敬,在衣食住行上对父母很是体贴关怀,平时的零花钱也给了老人不少,但老两口舍不得花,总把这些拿去接济困难的亲友,儿子知道后,心想,钱既然给了老人就  相似文献   

17.
"外包"是一个组织学用语,指企业将其运营的一个或几个服务或生产环节交给其他企业去完成。子女教育外包就是父母把教育孩子的事外包给除自己以外的相关的机构或个人去做,由他们负责孩子的教育学习问题。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它对子女的心理、德育、智力及创造性人格等都有不良影响。因此,父母必须参与子女的教育,这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更是情感教育的需要。总之,一切都可能外包,但子女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子女得到父母亲自教育,不但可以学得知识,还可以与父母心与心交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汪小艳 《老友》2013,(5):15
作为父辈,在安享晚年时,给子女留下什么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不少老同志,正身律己,不拉关系,不为子女谋取私利,严格要求子女为党为人民多作贡献,这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令人钦佩。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父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而是尽量满足子女的物质欲望。还有的父母千方百计为子女谋取房子、票子、车子等,为子女经营"安乐窝"。这种不正之风,很容易使孩子逐物易志,轻者成为鼠目寸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将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子女依赖期,是从独生子女离开家庭开始到父母退休为止.这一阶段独生子女在情感上与父母交流较多、在经济上依赖于父母.第二阶段为子女独立期,是以独生子女成立定位家庭和父母退休为起始.此阶段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依赖增多,子女在经济和生活照料上对父辈仍有一定的依赖.第三阶段为父母依赖期,此阶段的特征是父母成为高龄老人,在生活照料、经济供给和情感交流上都依赖于子女.  相似文献   

20.
老树 《老友》2012,(10):10-12
前不久,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4孝"新标准,再度引发各界热议,这其中包括了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会父母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透露出对精神赡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