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按照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三结构",人格可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文试以"人格三结构"分析《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和海丝特。过分压制超我和过分放纵本我,都会导致自我的坍塌。只有三者达到平衡,相互合作才能使心理状态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来分析《麦克白》一剧中麦克白夫妇悲剧产生的根源。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麦克白夫妇正是因为他们的本我被激活后,自我在调节本我与超我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时失去平衡,引起压抑和焦虑,而他们排解这些情绪所用的自我防御机制则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创造性的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人格的理论,围绕<红楼梦>中钗黛争"宝"这一主线,揭示了两位女性在本我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受本我驱使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但她们最终都成了超我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徐云知 《南都学坛》2004,24(4):33-38
人格是指能够导致情感和动机水平上一致的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内部因素,这里借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从横向的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本我层面、宝玉和宝钗的关系———自我层面、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超我层面,以及宝玉的人格的每一层面在与三人关系中的不同转化,从纵向的宝玉和晴雯的关系———由本我、自我到超我层面的逐步深化,最终从这种纵横交错的动态的立体网状的人际关系中,清晰地凸显出贾宝玉完整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5.
从人格层面上来说,西莉由于长期遭受压迫,“自我”的保存本能意识过于强大,几乎湮灭了“本我”的反抗本能和“超我”的理想构建和实现,从而导致她的人格没有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而索菲娅与莎格的出现对西莉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她觉醒并认同了本我与超我的不可或缺性,拒绝盲目服从“现实”和完全被“自我”控制,有意识地调节“本我、自我和超我”朝着平衡方向发展,达到完美和谐的状态。这便是西莉虽饱受苦难压迫,但却没有像其她大多数女性一样或疯癫或痛苦地活着甚至死亡,而是在众人爱与尊重的簇拥下,获得了平等和独立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在努力实践人格最高层次的部分--超我。  相似文献   

7.
道林·格雷是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男主人翁。他以俊美的外表,"一个没有头脑的美丽生物"而被世人知晓。①小说中的亨利勋爵玩世不恭、追求快乐,言辞中掺杂着对上流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单纯善良的画家贝西尔则希望能通过道德观来塑造道林·格雷。这三个人的形象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自我、本我、超我相符合。本文分析道林·格雷抛弃超我,屈服于本我,从而人格失衡,最终走向毁灭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8.
拉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对女主人公马柳特卡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十一》的弗洛伊德趋向主要表现在:马柳特卡的人格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马柳特卡打出第41枪的抉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更是正合卯榫。  相似文献   

9.
《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主人公"她"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的情欲心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她"由普通的心理压抑走向变态心理最终升华为崇高的母性心理过程。本文试图挖掘作品中的心理学元素,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她"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运动状态,解构由于三者的相互冲突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10.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烛照下,“二拍”中的情爱女性大致可划分为三类:超我人格控制的情感主体、受制于自我人格的情欲主体以及本我人格驱遣的欲望主体。情爱女性不同的人格结构建构与晚明复杂的社会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与创伤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运用戏剧语言呈现了那个时代的创伤记忆。由于创伤无法通过惯常语法被感知或言说,戏剧作品充当了创伤的脚本,戏剧舞台也成为演绎创伤的场所。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创伤人格的塑造,揭示了人物与空间、时间和自我相疏离的心理现实。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元素的解读,可望揭示那些被压抑的无法进入历史和语言的特殊记忆,还原一个更完整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红与黑>中于连悲剧的成因及其背后的心理动力机制,阐述于连个体人格在理想之我和真实之我的冲撞下的扭曲和对其外在行为的影响,说明真实存在是人格健全的标志.人格的自我健全的先决条件是个体的自然天性能够自觉地摆脱外在的奴役,表露真实自我,实现精神层面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在由不满社会丑陋到试图逃离以追求真、善、美,到后来的精神崩溃以及最终的接受,所有一切反映了作为人类主体心理结构的多层次性。其中体现的就是拉康所提出的三界之间的斗争与合并。  相似文献   

14.
霍尔顿是美国中产阶级子弟,他孤寂、彷徨、痛苦,对这个世界有着种种困惑,在成长的呼唤面前踌躇不前,甚至逃避。霍尔顿所生活的社会对其精神失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关爱的缺失也使霍尔顿对社会无法具备成熟的视角。但是,在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后,霍尔顿逐步走上理性、成熟之路,以爱来宽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最终回到社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初是西方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开始,也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2种相互对立的文化风格共存共融的时期。《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其察事观物的视角以及自我颠覆的叙述模式同时体现了他主体意识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特征。霍尔顿这种矛盾而多重的意识状态正是美国50年代初矛盾而多重的社会文化风格的现代隐喻。  相似文献   

16.
从省察人生、认识世界的角度分析了霍尔顿在认知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指出霍尔顿没有理想或人生目标,鄙视他人,缺少安全感,信任感缺失,责任感缺乏。为了防止更多的霍尔顿式少年的出现,家长、学校、社会应该就这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人物视角与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诸多叙事学家的重视。在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双视角的使用与达尔人物的心理特点相关。自我内在的空虚和挫折感使达尔的人格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自我:受害者和迫害者。前者在现实中被家人遗弃和否定,在故事内机械地用第一人称内视角记录眼前发生或自己正在经历的种种事件;而后者的眼光却以第三人称外视角在将他人客体化的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他者的替代,以满足对其自我完整性的期望。双重自我引发了时空中双视角的存在,使达尔的视角同时性地指涉聚焦人物在场与不在场的事件。视角的分裂最终证实了达尔的疯狂。  相似文献   

18.
从小说叙述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证明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叛逆性格正逐渐地发生转变,由于其个人的局限性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最终无路可退的霍尔顿还是从逃遁走向了与社会妥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创作于二十世纪初叶的《虹》,代表了英国现代文学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最高成就。在《虹》中,劳伦斯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自然、社会、心理的不同层面表现主人公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不断寻求完美的过程,显示了劳伦斯探索新的小说形式的实验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索了约翰.多恩晚期代表作《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自我意识的内在性的几个方面。笔者认为,多恩的自我意识,充满人性与神性的交织。在危病的紧急时刻,其作为个体的人文学者的自我意识逐渐减弱,主要呈现出四个动态特点:被动性、自省性、他我性和超我性。同时,多恩自我意识的变化也与他的内在身份相关。这些不同的身份,在不同方面推进并提升了多恩自我意识的进展,使得《沉思录》超越了个体意义的生命经历,在更深邃更广大的层面为读者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