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儿化在口语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化是语流音变中的一种,它在口语中往住会影响语言的语义、语法及修辞色彩,无论是在日常的口语交际,还是特殊的口语交际中都有儿化的出现。所以我们应注意儿化在口语中的读音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描写了常德方言“儿化词”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并结合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探讨了其形成及色彩意义。“儿化词”的形成是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的。“儿化词”是一种标记词 ,都是相应范畴等级结构中表小称的概念 ,多用于口语 ,语调轻柔 ,表现了行为主体亲昵、喜爱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描写了常德方言“儿化词”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特点,并结合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探讨了其形成及色彩意义。“儿化词”的形成是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的。“儿化词”是一种标记词,都是相应范畴等级结构中表小称的概念,多用于口语,语调轻柔,表现了行为主体亲昵、喜爱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4.
巴东方言中的儿化,同普通话中的儿化相比较,在儿化对象方面很有些值得探讨的特点。因此本文主要从巴东方言中的儿化对象这个角度对儿化这种语言现象进行探讨。 巴东方言中的主要儿化对象是单音节的叠音形式,如:“洞洞——洞洞儿”、“篇篇—篇篇儿”、“(白)净净—(白)净净儿”、“刚刚一刚刚儿”。非重叠形式的词语虽然也有能几化的,但为数不及前者那么多,范围也不及前者那么广泛。再从语体的角度来看,能儿化的都是些通俗常用的口头词语,文雅庄重的词语不能儿化。从词性的角度来看,名词性词语能儿化的多,非名词性词语能儿化的少。从使用儿化词语的巴东人的年龄层次来观察,在  相似文献   

5.
“儿化”是北京话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明显的小称形式。小称形式经常引申为“可爱”的意思。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儿化”还有另一种作用,就是表示轻蔑等厌恶的感情色彩。“儿化”贬义的获得主要来源干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的俗语特征,二是与“小”类词缀的对译。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因运用北京话而得以广泛流传,儿化词是北京话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红楼梦》以北京话为主要语体的重要标志。《红楼梦》的儿化词“储量”大,“品种”多,并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表示细小、喜爱,帮助描摹事物,刻画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和口语化等积极作用,研究《红楼梦》的儿化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儿化”规律、“儿化”时的音变情况、“儿化”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探讨和总结了宜昌市方言(狭义)语音中的“儿化”现象,并且拟出了《宜昌市方言儿化字表》,列出了常用“儿化字”及一部分“儿化词语”。这对于宜昌市方言研究乃至西南官话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舟曲藏语语音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儿化韵尾出现的频率比已知所有藏语方言都高。尤其是拱坝乡勒卧村的语音,是目前发现的藏语语音演变史上儿化韵尾现象发生和演变的最为典型的案例。儿化韵尾在舟曲藏语中形成的原因与语言内在演变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语音的先天性基础和后期语音演变中的特殊细节是藏语儿化韵尾形成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9.
对山西昔阳县方言的儿化现象从语音特征、范围和形式、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研究。昔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在语音上都是"儿"与前一音节紧密结合,共存于一个音节中。由于有儿化的作用,前一音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有在音节尾加一个卷舌动作,更多情况下音节会发生变化:阴声韵主要元音央化;阳声韵脱落后鼻韵尾,主要元音鼻化;入声韵脱落喉塞尾,主要元音央化;更有韵头脱落或者发生改变而导致声母也发生变化。儿化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词类很丰富。在同一词类内部,儿化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名词的儿化;"儿化"强大的构词功能使得昔阳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正>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语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永顺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一 1、儿化韵.永顺话中基本韵母除(?)r外,一般都可以儿化.永顺儿化同北京儿化一样,都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音变现象.不过,永顺话中儿化韵只有四个:(?)r、i(?)r、u(?)r、y(?)r.下面分韵举例:  相似文献   

11.
山西方言“儿化、儿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山西87个县的“儿化、儿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69个县有“儿化”,12个县有“儿尾”,6个县无“儿化”,也无“儿尾”。从地理上看,自北向南儿化韵数目依次增多,少的4个,多的37个;从儿化对音节的影响看,影响的大小与儿化的数量成反比;从儿化的构成形式看,涵盖整个实词类;从表义功能看,除表细小、喜爱的附加意义外,还表敬称、方位等意义。总之,山西方言儿化较之普通话语音、功能均复杂。  相似文献   

12.
“吉林方言舌尖音转化”现象分析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方言同普通话对比,语音差异突出表现为舌尖音的声母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完全转化、舌尖中介音、舌尖音舌面化以及舌尖音卷舌化等几种现象。在普通话测试中,对这几种现象我们应认真分析,应根据舌尖音转化的程度而作出不同标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京津两地方言儿化韵的异同,指出鼻化儿化韵极少以及[(a)r]和[ar]的对立是天津话儿化韵的特点;运用非线性音系学特征几何的分析方法解释了天津话儿化韵的派生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天津话儿化韵有变异的趋势,新派倾向保留鼻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来风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其声母有20个,韵母39个,声调4个。在声母方面,无卷舌音,不分尖团。在韵母方面,古、果摄字开口,今多读[o]韵,无[an an]、无[in in]的对立。在声调方面,来凤话声调与古四声有着相对严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甚至是燕河流域方言(以下简称"礼县话")内部相关结构①对比的背景下,通过对礼县话AA式常用名词穷尽式分析,我们发现:(1)礼县话中,语素重叠是一种非常能产的构词方式。(2)虽然部分AA式名词可表物类,但大多数AA式名词主要表小表爱,且有浓郁的口语色彩。(3)一般情况下,单音节名语素重叠构成的广用指物名词和小称名词的含义与相应单音节名词的含义相同。正因为如此,AA式名词第二个音节的含义逐步虚化、脱落。与此相应,AA式名词的第二个音节开始轻声化。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在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测试。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因在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轻声及口头说话等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大量失分.为帮助应试人员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结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工作的实际,从发音方法、发音规律等角度总结出一些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7.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语委近年来致力于对专业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测试情况看,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工作的重点放在哪里?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看待轻声和儿化?“说话”就是“自说自话”吗?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四保话是一种较特殊的客家话。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四保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声母读“牙音”(k-或kh-)。二、有卷舌辅音氓tζh-、ζ-。三、有鼻化韵。四、入声韵只有一个喉音韵尾:-?。五、有七个声调。  相似文献   

20.
日语假名属于原始词根词,通过附加词尾的方法派生出新的词汇形成动词群。第一个假名相同的日语动词之间都存在某些语义上的相似性,相同假名越多,其家族相似性越高。把"か"类常用动词按照相交、覆盖、隔断、交换以及咀嚼等语义划分为五个小群,从家族相似性上进行了剖析,发现假名"か"就是"か"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重要部分。尽管"か"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但都与相交以及接触有关。确认相交以及接触就是本类动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并由此推断出所有的"か"类常用动词处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