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中国社会自此开始从形式和内容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其意义不能低估。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建立民族国家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从排满到五族共和的曲折,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民族认同与现代的“民族意识”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意义不在于破坏旧秩序,而在于它能否以民族国家的形式使中国进入现代国家之林,从而将中国的抗争汇入到20世纪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潮流,将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辛亥革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李恭忠《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一文,梳理了孙中山领袖形象的形成过程,阐释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的内涵及其在近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沈世培等《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一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解读,认为辛亥革命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会党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社会力量。梁家贵《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阐述了会党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原因和意义,分析了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的缘由。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慈善思想发生嬗变,传统慈善事业开始了新陈代谢过程。蔡勤禹《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一文,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慈善思想的发展和转变,认为这种转变是中国从传统慈善事业走向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前提的社会保障事业的过渡,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发生了转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追求与使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新纪元,推动了中华民族认同与现代国家认同,促使国内民族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帝国主义以战争和“炮舰政策”,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主权丢失,战乱不已,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中国人民掀起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总是被中外反动派血腥镇压。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向外“苦苦求索”救国之路,都无济于事。究其根源,无不与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势力压迫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派还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除了缅怀和学习爱国先烈们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外,更要牢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干扰破坏的教训,提高认识。本文试以辛亥革命的主要对象的分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开辟了一条近代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辛亥革命在"师夷"方面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内容更加丰富,仿照欧美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辛亥革命在"制夷"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与不足,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时地暴露出来.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若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林增平教授撰著的《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一书已于1991年8月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所发表的20多篇论文,32万余字。它颇具鲜明的特色。第一,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并自成体系。早在1964年,该书作者在重读《共产党宣言》时发现,在西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等级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但在中国,“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于是把西欧和  相似文献   

7.
“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族共和”思想是中国资产阶级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纲领。文章阐述了“五族共和”思想对于推动各民族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反对复辟帝制,拥护共和民国,巩固中华一统局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去探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造成社会观念的更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西方能够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则行不通;必须铲除旧的思想意识,陶冶我们民族的新气质,树立革新、奋进、自强不息的新思想。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它一定能够实现振兴中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年了。辛亥革命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它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在祖国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爱国热忱。他们热烈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为其实现而奋斗,而牺牲,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女。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的作者、在辛亥革命舆论准备阶段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1885-1905),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各民族间的关系历来就是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辛亥革命时期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领导各族人民广泛开展“反清”武装革命,努力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在他们的革命意识中,争取民族解放是这场革命的重要目的。因此,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国内民族问题的趋向,是关系这场革命的性质和影响这场革命能否推翻清政权,实现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理想的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帝王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历史。100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的事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建构,离不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特别是其中的民族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表现形式与内涵颇不相同,而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尝试期 ,它是辛亥革命后 ,中国资产阶级为捍卫本阶级利益 ,完善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推行国会政治而进行的重大斗争的一部分 ,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意义 ,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在中国政治史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就是政党政治、议会斗争的出现和活跃.民初的政党政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其兴衰的历程及自身的特点.这种状况的出现,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并与辛亥革命引起的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民初政党政团分分合合的结果,形成了四大政党,其中国民党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中国,政党政治却被严重地异化了.资产阶级欲以政党政治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证其自身利益的实现,但结果却走向了反面:资产阶级没有得到政权,其政治利益也受到了严重侵害,又将资产阶级自身的弊病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各地华侨纷纷参加革命活动,对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起过很大的作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而华侨资产阶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革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探讨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同时,着重阐明当时华侨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辛亥革命中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建设和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虽然带有资本主义法制的显著特征 ,但它在用法律武器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斗争中 ,起到了“唤醒人民、争取自由和建立彻底民主的制度”的重要作用 ,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法制现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但也生成了现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外蒙古的独立,西藏的“驱汉”,新疆的泛突厥运动,满洲国的创立,内蒙古的统一自治运动,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所有这些都是创建民国之后生成的问题。与中华民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之大道,那就是: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这个国家。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  相似文献   

18.
民初政争,是民国初年以宋教仁为首的革命派,即在孙中山等支持下建立的国民党,为了挽救辛亥革命的失败,企图通过议会和政党斗争,向袁世凯和平夺权,从而与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展开的激烈斗争。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较量,即由哪个阶级专政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后阶级斗争的继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第一次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是它的功绩。但是,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运动里,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的和桥樑作用,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有意或无意的贬低,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也就往往被忽视。本文仅就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与国家合一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19世纪末民族主义在中国勃兴。清政府以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反对帝国主义;革命党人以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民族主义在新军中传播,在革命党人影响下,新军接受反清反帝的民族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族主义从排满转向反帝。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是辛亥革命胜利后民族主义宗旨。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原则是:在新的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应当超越血缘种族,建立一个富有包涵力、整合力、融合力的现代国家体系。在一个国家的大范围内融合凝聚各民族,发展成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在理论上应当合而为一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也应当是合二为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基础,由此凝炼出共同的民族精神,建设强大的民族国家。这就是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