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学术是以考据为核心的,因而出现了许多涉宋玉考据资料。我们按考据对象将其分为涉宋玉作品词语考证、涉宋玉作品成语熟语考源、涉宋玉作品修辞章法考释、涉宋玉作品习俗名物考辨四类,并进行了扼要的传播价值分析,指出了四类考据各自特有的对于宋玉传播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四者共同具有的对宋玉传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宋玉批评,是在文与道争鸣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当时,人们为了阐述自己的文道观,常常以屈原及其后学宋玉为例论证各自的主张,于是他们有关宋玉的批评就在文与道的争鸣中展开了。考察宋代的宋玉批评,绝大多数批评家对于战国末年的辞赋家宋玉与其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只有极少数理学家持否定态度。这有力地说明,肯定宋玉的文学史地位,肯定宋玉作品的讽谏内容和创作艺术,不仅是宋代宋玉批评的主流,而且有着超大比例的强势。  相似文献   

3.
4.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楚文学的另一位著名作家,历来屈宋并称。但在二十世纪"疑古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学者都对宋玉和他的作品持否定态度,而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宋玉在语言、结构等方面为后世赋文学奠定了基础,他是赋文学之祖。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对宋玉的批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肯定了宋玉创制新文体的功绩;二、揭示了宋玉文学创作的成就;三、确立了宋玉与屈原并称的文学史地位。刘勰的宋玉批评确立了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中心走向了边缘,而在西方却从边缘走向了中心。文章试从林语堂翻译文化中独特的个人叙事话语和文化审美,解读他性灵闲适、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叙事与中国儒道释及西方现代性相融合的文化审美对中国社会正统进行的文本的潜在颠覆,对东西方文化的宏大叙事及西方话语霸权的潜在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并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期以一种新的理论形式焕发出生命力,这不仅是对于一个老话题的全新阐释,而且是对于一个"异化了的社会"无奈的呐喊,但是两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尝试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作一尝试,期盼学者关注一个"过时了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文学研究的模式经历了从语言到话语的发展历程。语言研究模式研究文学形式、语言、手法、结构等问题,追求文学符号系统的内在本质和深层结构;话语研究模式关注文学对话、主体和语境,研究文学生产、阅读和消费等问题,否认文学研究存在终极的定论、深层的本质和结构。这种转向催生了语境研究的兴起,使语境在众多流派中成为标示语,在文学观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歌剧《白毛女》作为延安文艺的代表作,是20世纪脍炙人口的作品。《白毛女》故事原型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形态,文章以40年代贺敬之和丁毅执笔的歌剧和文革时期出现的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其从民间流传到成为40年代延安文艺的代表作,又随着时代变迁走向革命样板戏的历程。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干扰其版本变化和叙事细节的具体原因。以两部作品内容和形态的异同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艺政策和作品产生的影响力,从政治权力话语干涉和民间话语两方面分析了叙事产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语境下的文化选择——鲁迅与宋玉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五四反传统战斗中的主将,鲁迅曾激烈地抨击过一大批传统文人。他对宋玉评价的背景和原因,他们文体特征背后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他们的文本中对秋的描写所蕴含的浓重的悲感和苍凉,表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美女文学和丑妇文学的全方位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从形象学(imagologie)的角度来看,作为男性作家的宋玉在对"他者"(others)--女性的描写方面存在理想化与妖魔化的两极化倾向.他塑造的高唐神女和东家之子是十全十美的丽人和美神,他描写的登徒子之妻则是集天下奇丑于一身的丑妇.中国后代作家描写美女与丑妇都深受宋玉的影响与沾溉.  相似文献   

12.
文学文本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成三个层次:语音语义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与此相对应,文学阅读过程可以分成三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阶段:文本话语的解读、审美意象的还原、深层意蕴的发掘。文章以此为线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文学文本在诸如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各种特点,阐述了文学阅读过程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楚辞(骚体和赋体)是中国文学源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楚骚的创始人,宋玉是楚赋的开拓者,因而“屈宋并称”。宋玉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九辩》的影响下,后人创作了众多的“悲秋”作品,“悲秋”成为历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之一,形成了“以悲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传统,因而称宋玉为“悲秋之祖”;二是宋玉的赋体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对汉代以后的赋体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历代作家和学者的好评,被誉为“赋家之圣”。  相似文献   

14.
叙事伦理简言之就是“关于叙事的伦理”,是经由叙述行为所引起的讲述者、倾听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伦理对话。网络话语作为一种非常规性叙事,兼具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作为一种来自大众的生活实践的语言,网络话语语义形式多样,且具有开放性、隐秘性和平等性等特征。在普及与便捷的通信手段支持下,无论是网络话语的叙事主体、叙事读者,还是其叙事行为都呈现出叛逆性、狂欢化的叙事伦理倾向,全方位地实现了对传统精英叙事的解构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固有的题中之义。本文在汲取当代语言哲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文学实践本性作出新的阐述,认为从话语的基本特性──主体间性和对话性出发,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演出话语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力话语、知识分子精英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内在龃龉与冲突,在赵树理身上呈现出了异常复杂的动态投影,而他自始至终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之上,“为农民”是他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他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勇气发出不合时宜的呼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早期的口头传播方式与叙事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写作“序事”,虽然不特指文学,但它强调的就是顺序,与当代的叙事学理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和。从文学的发生和传播角度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传统,并且以叙事的技巧,包括完整、生动程度,决定了早期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经典。  相似文献   

18.
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美女文学和丑妇文学的全方位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从形象学(imagologie)的角度来看,作为男性作家的宋玉在对“他者”(others)——女性的描写方面存在理想化与妖魔化的两极化倾向。他塑造的高唐神女和东家之子是十全十美的丽人和美神,他描写的登徒子之妻则是集天下奇丑于一身的丑妇。中国后代作家描写美女与丑妇都深受宋玉的影响与沾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从前 30年中被打扮成“革命感情”、“阶级友谊”到 80年代的“性启蒙” ,再到 90年代商业经济背景下的女性身体写作与欲望写作 ,“性叙事”的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消解神圣”与“除蔽还原”的过程。与之相应 ,也出现了五种叙事话语形态———国家神话、启蒙话语、权力话语、私语独白、复调话语  相似文献   

20.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攸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竞争.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译介与传播实践存在着诸多现实挑战与理论难题.在廓清国家对外话语体系译介与传播的研究性质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相关学术脉络与研究现状、总结其中的局限与弊端、展望未来的研究动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学界应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