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学庵笔记》语言丰富、简洁、明确,富于表现力,那些叙事类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老学庵笔记》中叙事类内容的人物和事件保留了“浑然天成”的自然味道,绝没有一点匠气,十足地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最真实的感觉、更高级、更浑厚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老学庵笔记》描写了当时共同语语音共时演变的语言现象,为后人研究语音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就词汇而言,《老学庵笔记》不仅记载了宋时各地的方言词语,对部分词语的理据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记载了许多俗语,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为词汇史的研究、辞书的编纂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语法方面来看,《老学庵笔记》记载了新出现的量词,数词"一"的省略和名词词缀"子"和"头",体现了宋时语法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老学庵笔记》中的诗论,加以爬梳和类辑,并将其放在陆游整个的文艺思想中去加以考察,认为这些诗论的主要点是:(一)作为爱国诗人,陆游论诗,注重思想内容,主张写诗要紧密联系时事,特别强调抒写“爱君忧国之意”。这是他现实主义诗论的核心。(二)陆游的现实主义诗  相似文献   

4.
按:傅山手批《老学庵笔记》,藏人民日报图书馆。现将文中批注录出,封面及书眉有章节内容提要,所书皆重复书中人名或史事,省略未录。封面录赵元镇语:“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又评曰:“毛德昭喜大骂,剧谈,最可笑。”  相似文献   

5.
清代福建名人梁章钜是位丰产笔记作家,其笔记内容无所拘束,涉及面甚广,对于了解历史、了解社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一个重要史源。本文着重评介了其中的《南省公余录》、《退庵随笔》《归田琐记》、《浪迹丛谈》三种、《枢垣记略》共七种笔记著作。文章充分肯定了其笔记著述的成就,认为应给以文化史上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歌的研究者,在李诗的艺术风格上,一向只注重狂傲、豪放、雄健、飘逸一面。仅此而言,便多有偏颇,如果再推及他大量的闺事闺情诗歌所形成的缠绵悱恻,愁怨哀绝的格调来说,则更是不能概括其人其诗,难免以偏盖全,失之子羽。在对李诗内容的研究上,有更甚于此者,诸如千余年来,所发生的“抑李扬杜”的那桩公案,其症结之处,便也出现在这闺事闺情篇的评价上。按藉而察,在宋人的诗话中,如惠洪的《冷斋夜话》、张戒的《岁寒堂诗话》、陈善的《扪虱新话》、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以及清人吴景旭的《历代诗话》等著作,  相似文献   

7.
傅山手批明版《老学庵笔记》,是一部十分难得的珍品,现藏人民日报图书馆,闻系抗日将军马占山所赠。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同志和图书馆馆长谢兴尧先生,对此书均甚重视,常在一起摩挲鉴赏。书中朱批墨注,琳琅满纸,虽多系只言片语,但对研究傅山的思想情操以及读书治学精神,却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林彪为了“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曾指使他的死党,把“韬晦”二字记在黑笔记上,又亲自抄录了《三国演议》中赞扬刘备用“韬晦之计”欺骗曹操的一首诗:“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  相似文献   

9.
陆游,字务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1210年卒,年八十六。宋孝宗时,曾为枢密院编修,后出知夔严二州。范成大帅蜀,尝奏为参议官。晚年领祠禄。最后家居。所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他生当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时代,金人的势力,节节进迫,而南宋的政权,却掌握  相似文献   

10.
《西湖七月半》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著名作品,收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张岱的散文,继承了在明万历年间崛起的公安派、竟陵派之长,又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格调清越,描写生动,造句新奇。祁豸佳在为张岱的《西湖梦寻》所写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所写的笔记,写了他昔日生活中一些琐事的回忆,寄托了他追念乡土和故国的感情,流露了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二程诗辨伪     
(一 )《秋月》辨伪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天文部》载程颢《秋月》一诗 ,诗云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此诗实为朱熹所作 ,见于《晦庵集》卷二 ,乃《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明李编《宋艺圃集》卷十七、明曹学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二、清张豫章等纂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七十、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六十、清陈焯编《宋元诗会》卷四十于朱熹名下俱载此诗。而旧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谢叠山《千家诗》卷一沿《记纂…  相似文献   

13.
笔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肇始秦汉,奠基六朝,经历唐宋明清,不断发展演变,爰及近世,尚有作者,真是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约略说来,其中有以记小故事为主的,从魏晋南北朝的《列异传》、《博物志》、《搜神记》、《世说新语》等到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今世说》等属之。有以记历史琐闻为主的,从晋人伪托汉刘歆的《西京杂记》、唐人的《隋唐嘉话》、《尚书故实》等到清代的《池北偶谈》、《坚瓠集》等属之。有以考据、辨证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朱克敬(?——1890)字香荪,号瞑庵,又名餐霞翁、牛应之.甘肃皋兰人。少年时,曾浪迹云贵.咸丰末年,捐官为油南龙山县典史.后因眼疾去职.朱氏自1871年后,寓居长沙,直至故世.其晚年生活郁闷,以诗文自慰.根据他亲自编次1894年刊印的《挹秀山房丛书》,其中有《鹧言内篇》、《鹧肓外篇》、《鹧言杂录》和《浮湘访学录》各一卷;《儒林琐记》三卷附一卷、《瞑庵杂识》、《雨窗消意录》(甲部)、《柔远新书》各四卷;《瞑庵二识》、《晦鸣录》各二卷;《瞑庵诗录》、《螟庵学诗》和《螟庵丛稿》各一卷,另外,他还编撰有《历代边事汇钞》十二卷、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深受史官文化的影响,许多文人有做笔记的习惯,因而出现大量的笔记,现存达数千种之多。如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自序云:“追思曩昔缙绅所说及余亲所见闻,得二十余事,因编次之分为五卷。”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自序云:“贤士大夫谭议有可取者辄记之,久而得三百六十余事,私编之为十卷。”笔记源远流长,可以远溯至先秦,唐宋时笔记有较大发展。用“笔记”两个字作书名,则大约始于北宋宋祁的《笔记》三卷。稍后,罗志仁作《姑苏笔记》,刘昌诗作《芦浦笔记》,龚颐正做《芥隐笔记》。宋代笔记数量大增,形式多样,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16.
苏轼在词的发展进程上作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在创作中,他对于部分词牌的句读、字数多少和各字的平仄不是一味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且善于灵活变通,例子见后文。对此,人们给予了肯定。但人们在语言表述上,用词混乱,修辞有欠严谨。有人说:苏轼“为了充分表达意境,有时还突破了音律上的束缚。”(见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册57页)这里用了“音律”一词。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陆游说苏词部分不合声律。也有人说苏词的这种现象是不合“格律”,如:“苏轼写词完全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因此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中国经典文化,深刻影响到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包括笔记在内的诸多文体中都有《诗》学遗存。日本笔记中的大量引《诗》论《诗》材料,是目前日本诗经学研究不曾关注到的重要文献。鉴于笔记文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特征,自有其不同于一般《诗》著的多重学术价值。笔记引《诗》作为用《诗》方式,展现出更为广泛的日本《诗》学生态。笔记论《诗》则丰富了诗经学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探究日本经学异域思维的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诗经》研究由经学向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徐光启代表了这个时期《诗经》文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他于汉儒“美刺”“比兴”说与宋儒“纲常”“义理”说之外,从《诗经》文学的本质出发,提出了“《诗》在言外”的《诗》学理论,为《诗》学研究的转向,完成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对《诗经》作品从多个角度作了认真、细致、全面、深刻的分析,在晚明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国《诗》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皮日休(约公元833-884年),唐代襄阳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位献身于农民革命战争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封建阶级官修史书《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未给皮日休立传.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试图通过否认皮日休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事实来"抬高"皮日休的地位,但并不为人所信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除继续谴责皮日休"从贼"外,在学术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认为《皮子文薮》中"书序论辩诸作,亦多能原本经术,……不得仅以词章目之."李松寿《重刊宋本文薮序》  相似文献   

20.
《文选》自问世以后,曾迭经盛衰,其中最受人们重视的时期莫过于唐宋和清代。但这两个时代《文选》盛行的背景及其所强调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唐宋人看重《文选》是因为当时朝廷以诗赋取士,所以人们大抵以此为学习写作的范本,偏重“辞章之学”,故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谚(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在这种风气下,读者对书中的名物训诂、典故出处未必很注意,但求略知大意就够了。这种心态在吕延柞《进五臣集注文选表》和当时高力士所宣唐玄宗的口敕中都表现得很清楚。清代《文选》学的复兴,其情况则与之迥异。当时治选学的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