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事情似乎在一天早上发生了变化。1995年的某一天过去之後,“中国”的名字突然挂在了许多国际粮商的嘴巴上。粮商们一说起“中国”就两眼放光,仿佛是说起了金山银山。据说,中国将会使他们堆积如山的粮山变成金山;据说,中国将会使法国农民的土豆不再烂在巴黎街头而会在国际粮市上卖个好价钱;据说,美国农民和法国农民自此不必有那么多的休耕地了,他们再也不用为粮食卖不出去而发愁了。因为中国人就要来了!这是一个全球最大的采购大军。这支来自东方的采购大军每年需进口3亿多吨粮食──至少到2030年以前是这样。它的到来将会把世界各…  相似文献   

2.
吴长欣 《老友》2012,(11):58-58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眼睛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灵枢》中说:"夫睛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中医的"五轮学说"也阐述了目有神采、视力清晰是人体五脏精气充盛的表现。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通过调理脏腑来调养眼睛。"五轮学说"指出,两眼内外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调心便于改善眼睛的呆滞无神、视物胀痛等症。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调肝便可改善眼睛怕光流  相似文献   

3.
(一)《淮阴师专学报》今年第一期刊登的《气往轹古,辞来切今》(以下简称《轹古》)一文,对明末胡夏客的《王昭君辞》推崇备至——该文由晋石崇定昭君诗“悲剧”基调作用的《王明君词并序》说起,列举了在立意上都属“石崇一路”,“渲染悲怆气氛,未见新意”的唐代李、杜等诗  相似文献   

4.
词律的起源是词体发生问题的核心与重点。还原词发生初期词乐配合的原初状态,可发现“词的文本形态来源于音乐形态”这一传统观点有失允当。词的写作方式有依乐填辞、依辞写辞两种,这不但是乐工辞与文人辞的分野,也代表了词体发展的两个阶段。词获得稳定的文体形态是在文人辞阶段,高度趋向一致的词律是在文人的重复性、摹拟性写作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文人的群体活动、知识结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循此思路,结合唐宋间韵部分合、相叶的特点,说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非李白作品,其制辞时代为宋代。  相似文献   

5.
关于“眼”、“眼睛”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眼”与“目”不复区别始于何时、“眼”取代“目”始于何时,学者们见仁见智,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眼”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应为战国时期,“眼睛”表示眼睛义位首见于汉代,“眼”与“目”的分别不复存在的时间应当推迟至宋元以后,“眼”在口语中取代“目”应当始于隋唐。  相似文献   

6.
詩詞曲     
论汉人诗示安徽大学文学院诸生李大防刘季大风歌,博大復英悍;孝武秋风辞,缠绵亦秀蒨;屹立两大宗,风气啓羣彦。四言尤近古,聿孟工讽谏;谲哉!东方朔,诫子有勝算;炜哉!仲长统,述志矝能变;朱穆愤绝交,昭君尤善怨;秦嘉述昏诗,词旨何繾綣!季汉生雄才  相似文献   

7.
曹植赋的模拟可分为三个阶段 :模拟汉大赋阶段 ,模拟庄骚之辞阶段 ,模拟整合阶段。模拟汉大赋阶段 ,虽然在内容上并无创新 ,但形式上的创新相当明显 ;模拟庄骚之辞阶段 ,他虽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 ,但艺术上对原作又缺乏合理扬弃 ;第三阶段 ,曹植整合了前两个模拟阶段的艺术经验 ,实现了艺术的集大成 ,从而奠定了其“建安之杰”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站在总理的遗像前, 我长久地,长久地, 凝望着总理亲切、坚毅的笑容, 我默默地,默默地, 注视着总理炯炯放光的眼睛。您老人家离开我们九个月了! 我知道, 八亿人民知道, 您老人家怀着多么沉重的心情结束了您光辉的战斗的一生, 九个月来您一直不曾闭上眼睛! 您是不是又听到了当年内战的炮声?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楚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秦鼎开始到西村时彦,也就是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第二阶段大致是从战后开始到现在为止。在第一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当数西村时彦,他对楚辞的研究细致入微。在第二阶段日本学者努力尝试从新的角度和使用新的方法来阐述楚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阶段中,当以藤野岩友和石川三佐男为代表性研究者。我们对楚辞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从中国诗歌这一角度来进行研究,同时也需具有从异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眼光,看看国外学者是如何接受楚辞并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也许能够从中看出一些问题,以及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出楚辞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这也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被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应当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理论的一般性规律出发,在普遍性与特殊性、螺旋性和上升性、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辩证关系中加以把握。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历史阶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历史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历史阶段。同时要深化对新发展阶段的认识,必须着力在“立足中国”和“借鉴国外”“两个大局”的交互叠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1.
张炎对遗民词进行开拓,借咏物、节序、友情、艳情等传统题材表现其遗民之思,对传统词进行改造,突破了定势写法,在其中融入了家国之悲和身世飘零之恨,情感更沉郁,更具有感染力,在思想内涵方面超越了前人和同时诸人,从而成为"江东独秀"的遗民词人,并对明清之际的遗民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时期词选对词人词作的选择都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文人对不同词人词作的态度.文章通过对宋代四部词选《乐府雅词》、《草堂诗馀》、《花庵词选》及《阳春白雪》对晏殊词作收录情况的分析,得出晏殊词在宋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其词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地位与同时期的词人相较为低.而这与晏殊词所描写的内容、艳情的风格有关.  相似文献   

13.
论战神蚩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蚩尤是我国上古时期炎黄时代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与炎帝、黄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这两场战争,堪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战争,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军事家和一位兵器制造专家。由于蚩尤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最后的悲剧结局,后世人们将他奉为战神进行祭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周邦彦年青时期荆州、钱塘、长安 (包括咸阳、临潼 )部分词作的梳理 ,补正了《清真集校注》和《周邦彦两入长安考》的遗阙。关于荆州词 ,对初入荆州的时间以及其间曾短期回钱塘等事件进行了重要补正 ;关于长安词 ,对周邦彦游学长安一带的时间以及咸阳词的考证有新突破 ,从而解决了前此荆州词和长安词考中的一些积疑  相似文献   

15.
姜夔是词史上名符其实的经典词家,但在明清两代词史上的地位跌宕起伏。在明代姜夔的经典地位全面失落,清代则一跃而成为词坛第一号历史人物,获得了空前的地位。明清两代文人词学观的差异,是决定姜夔词史经典地位嬗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姚燮词在继承、发扬郭麐词论的基础上,畅写思婉而情真的个人心曲。以道光十三年(1833)为界,姚燮词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情感基调由先前的闲愁渐趋悲苦,表现技法由纡回往复到直抒胸臆的转变,其后期词不再如前期词那般思致细密、语言精工。之所以有这些差异,是由于姚燮生活磨难的加深、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由此造成的填词态度的变化:二十余岁费心经营,三十岁后则不愿在营造幽微词境和酝酿悲苦情绪的过程中摧心不已,而这都与一介寒士的复杂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是宋代寿词大量创作的始作俑者,晏殊的三十余首寿词主要可以分为寿帝、寿妻、自寿三大类。对于晏殊的寿词,前人的评价大多过低,其实晏殊大量地创作寿词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因素,他的寿词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以爱国词而畅响南宋文坛.英雄身处亡国之乱世,目睹故土沦陷之悲凉,他日夜忧患苍生、痛惜斯民,虽胸怀爱国之心和匡复之志、身兼沙场之略和经纶之才,却因当权者的昏庸而得不到重用,故时常悲愤交加、饮恨报国无门,英雄只能放歌词坛,唱出自己的悲壮之声和爱国情怀,于是在他的词中处处洋溢着慷慨激昂、悲痛沉郁的英雄气概,这与他早年执戈横槊的戎马生涯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晏殊的《珠玉词》中有大量关于时间的词作,并且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词人明显的世间情结。通过这种时间情结,晏殊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情感的深沉感慨和理性思考,即韶华易逝,人生易老,必须把握住眼前的美好人生,扩展人生的厚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0.
“隋唐燕乐”的不同系统与词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的产生受"隋唐燕乐"的影响,研究词起源不得不对"隋唐燕乐"进行考察.词的起源与词体的正式确立应视为两个概念.词的起源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应主要关注词如何由音乐生成;词体的正式则为文体学的问题,重点在于区别词是如何独立成为一种文体.有唐一代并无"隋唐燕乐"的概念,是后人为了称谓及研究的方便而提出的."隋唐燕乐"包罗万象,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为宫廷音乐系统,一为民间音乐系统.二者各自对词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词体雏形孕育于民间,词起源的时间,其上限只能是初唐,下限只能是盛唐,词体的正式成立在中晚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