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定位于公益性。公益性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是社会公正的体现,是广大读者的利益诉求和获得知识资本的有效途径,是图书馆行业区别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根本所在。文章从捍卫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建立基于公益性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坚持无偿使用原则、倡导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培养与时俱进的图书馆人等方面阐述了鉴于公益性的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管桦 《南方论刊》2008,(7):42-43
从分析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管理特征,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与对策,以及知识管理与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关系,对如何运用知识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知识联盟: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朋琴 《学术界》2005,(5):242-245
本文在阐述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内涵和特点基础上,论证了图书馆知识联盟是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举例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实践模式。最后,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联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康德自由观的独特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把自由从必然性的事实领域提升到了超越必然性知识的价值领域,求证了自由不是必然性知识所能解决的本性;另一方面,他为现实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康德的自由观对于当前人类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由”的全部意义及反思“现代性”等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并在图书馆的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知识资本是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系列、多结构的复杂的综合体。图书馆管理应充分发挥并优化知识资本的人力资源因素、知识资源因素、技术信息资源因素等构成要素,实现以人为本、以知识为主的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推动的管理模式,将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结合起来,促进图书馆的知识利用、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进而优化和创新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和运作效益,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图书馆知识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科学的发展,使信息的载体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音像、电子、网络等高科技信息载体的出现,读者对公益性服务、人性化服务和现代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被誉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正面临从传统工作方式走向现代化的转变,这是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历史机遇,也对包括我们地处边远地区的额敏县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图书情报组织历来就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是知识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其主要任务在于促使知识扩散和转移。图书馆的用户是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消费者,他们与一般的产品消费者一样,都是首先要对其消费对象进行选择与评价,进而产生感知价值。这种感知价值是他们对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得信息、知识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所需信息、知识或服务效果的一种反映、一种评价。在大力倡导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图书馆,用户的感知价值将决定图书馆新的服务定位。  相似文献   

8.
徐骏 《江淮论坛》2009,(6):77-81
铁路在承载服务经济职责的同时,还担负着实现公民迁徙自由、平等发展之基本人权的宪政价值。公益性是铁路运营的本质属性。铁路运输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营价格决策不透明、票价偏高等问题。应建立并完善以价格听证为核心的铁路事业行政听证机制,衡平各主体之间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三维向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本质的理论视野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的三维向度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与追求是促进价值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得以生成和实现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与目的对提升价值主体——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重大的促进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业务,是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兴义市图书馆在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资源整合、服务模式、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化网络的时代着眼,以西方图书馆及其基础体制状况对比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体制状况,提出了公益性图书馆及图书馆公益公办体制概念。分析了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长期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在维护图书馆公益体制前提下,进行图书馆核心能力再定位与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是社会文明的窗口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差距,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图书馆服务公益化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别是指高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知识对经济的贡献增长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而成为最主要的要素。本文拟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及图书馆建设提出一些实事求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5,(6):125-128
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是高校图书馆自身价值最好的展现,能够促使最专、最全、最新的图书资料及时的被师生所获取,从而使师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有助于更好的对高校教学开展全面化的信息服务,为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合理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融入先进的理念,针对服务模式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索,有效的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综合素质,完善和优化高校图书馆内部结构管理等,是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宅小区化已经逐步普及。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急需调整,居民需要图书的呼声越来越高,图书馆进社区势在必行。一、图书进社区是图书馆扩展服务功能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开办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担负着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知识信息、提供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职能。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单一,一直以阵地服务为主,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按读者需求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大多是中青年读者,老年读者、儿童读者甚少。其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离社会群体太远,无法方便读者的求知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16.
首次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分析了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资监管问题,认为该领域的监管改革夯实了制度优势,而有效监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出发,梳理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形成有效监管需要关注的五大核心问题:监管行为是否规范化、监管动力是否内生化、监管过程是否交互化、监管信息是否透明化、监管主体是否多元化,并围绕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资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昌宇 《北方论丛》2004,3(5):120-123
在法治所寻求的诸多价值中,自由是法治的核心价值.这源于人是自由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本性通过实践来展开,主体间的自由需要法律来调整.自由是法律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是自由的外化.法治运行的宗旨是保障自由的现实化,在法治价值目标序列中自由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康德自由理论的独特贡献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他把自由从必然性的事实领域提升到了超必然性知识的价值领域 ,求证了自由不是必然性知识所能解决的本性 ;另一方面 ,他为现实社会中个人自由的正当性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康德的自由理论对于当前人类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由”的全部意义及反思“现代性”等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友峰 《文史哲》2023,(2):142-152+168
“丑”的研究在美学史上往往处在边缘位置,并成为与“美”相对立的负面存在。自然美学深化了对自然丑陋事物的思考,并在以理性信仰为枢轴的知识语境中形成“否定论”和“转化论”两种观点。立足于哲学史与美学史的知识考察,自然审丑可以划分为“以实用价值为核心”“以理性信仰为核心”“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三个知识层面。首先,以实用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表明人类整体尚处在自然环境的压迫之下,并开始凭借理性初步掌控丑陋自然。理性崭露锋芒的背后是人类日益高涨的自信。神话中的赫西俄德、珀尔修斯等体现出人类内在审美活动的自由与丑陋自然的对立。其二,以理性信仰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丑陋自然的观念性根源不再是感性经验,而是超越性与精神性的纯粹理念。自然丑陋、精神自由、审美愉悦等都统一在理性信仰的根基之上,并可以通过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方式深入阐发。其三,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状况能够包容自然中的丑陋事物,也能凸显其内在审美价值。自然审丑不仅可以直接呈现审美形象,也能够以“转化”的形式实现深层次审美意蕴。“人化自然”与“艺术自然”的呈现则给自然审丑的辩证思考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公益性文化品牌是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城乡文化品位,提高公众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其创建与完善,对加快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优化人文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维护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品牌的四项原则,并进一步提出公益性文化品牌维护和完善应着力建立健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