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级教授、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徐丹的《唐汪话研究》一书,作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于2014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此前,她曾三次赴唐汪作过调查,并于2011年、2013年先后在《中国语文》《方言》上发表了《唐汪话的格标记》《甘肃唐汪话的语序》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2.
"播"新闻并非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明日黄花".在这个人们日常审美观念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形式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播"新闻具有权威性、鼓舞性、规范性等特点;"说"新闻具有贴近性、灵活性、缓冲性等特点."说"与"播"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不足.具体的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新闻内涵、栏目设置及频道特点,体现不同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3.
问难"族群"     
考察近年来的"族群话语",我们发现了以下缺点(1)由于诸家在使用学术概念时不注意词义、词源和词用,也不注意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和国度的变异,且较少联系中国历史,尤其较少联系中国"民族"和"族群"话语的近代演变史,更缺乏足够的个案和国内少数民族表述的支持,结果,以印刷文字出现的讨论,大多成为西方话语或者西方话语的汉语代言.(2)缺少辩证和历时的观点,沉湎于"宏大叙事",束缚于功能论,受制于原生说,不能认识"民族"和"族群"的翻译话语,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史,处在一个前后不同的、开放的变化过程.(3)由于学术上的急躁,有的作者对中外相关著述咀嚼不细,乃至误读、误用、误译、误批.  相似文献   

4.
"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从先秦开始作为一种修辞观影响后世文学创作和艺术审美倾向.强调道德修养与儒家思想,须言之有物,且看重文辞纯正平之美.韩愈作为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提倡"文以载道"的散文理念.在其散文创作中,论说性散文尤其是说体文熔铸儒家思想、政治理想,对现实进行针对性批判,与"修辞立诚"的修辞观具有天然的结合基础.韩愈说体文说理透彻严谨,思想高古,文辞或恳切平白,或委婉掩蔽,是对"修辞立诚"修辞观继承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汉语和壮语中颜色词在联想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汉壮两族文化上的一些异同.认为作为色彩载体的颜色词,因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审美观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在颜色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及其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一致认为广西壮族普遍流传的狄青部属始迁族祖说是一种作伪,背景是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桂南地区汉族族群也普遍流传狄青部属始迁族祖说,连宾阳的炮龙节也附会狄青说,其背景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汉族狄青说当早于壮族狄青说,发生于汉族势力弱于壮族的时代。明清以来,壮汉两族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汉族各方面的势力强于壮族,壮族遂附会狄青说。壮汉两族共同的狄青说背后蕴含的是壮汉两族历史上的碰撞、发展、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词语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结晶。词语一方面传承了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促进了词语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语源学方法、通过汉文词汇古音义与藏语安多方言中保留的古音义之比较 ,对汉文中狗等字的本义进行释说  相似文献   

10.
日文"気"字是一个典型的引入文字,其原形是中文的"气"字.中文"气"字引入日语中以后,其字音,含义均得以延伸,扩大,并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话中,已经完全脱离"气"字在中文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从功能·语用维度解析中国禅说思想中的"不说而说,说而不说".采用西方分析法,把禅说"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进行切分.从功能语言学维度,认为"不说而说"中的"不说"是已知信息、指的是静默.静默具有特殊功能.而"说"是新信息,具有归依性和情态意义,并呈梯度变化.并借用语言的评价系统进一步解析静默.同样,"说而不说"中"说"是已知信息,而"不说"是新信息,并从语用学角度解析了"说而不说"中的"说"指的是字面意义,"不说"指的是简单隐喻表述、开放式隐喻表述、反语的表述、亡隐喻及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结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实义语词按词序组成的诗句结构.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屈原大量使用"三字结构"所创造的奇偶相谐的诗歌句式,不仅构成了屈辞新诗体的要素,而且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句式及其语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要点是评述中外史学界对于达斡尔族源研究方面存在的两种主要见解及其论据。目的在于使关注达斡尔族源问题的民族研究者了解哪一见解更符合史实,从而有利于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义项间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语义连续统,而后阐述叫板的性质归属应为现代汉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进而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旧词新义词语和普通新词语进行区分.最后,文章立足于多种角度就旧词新义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种文化而言,文化的主体始终肩负着对自己文化的认知与表述。回族清真寺“清真”嵌字联对于清真二字的文化表述,就是回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认知与阐释,是文化适融与创新的表现,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在大量回族清真寺清真嵌字联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分析与归纳了清真嵌字联对清真的文化阐释,是对清真文化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泰傣民族起源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梳理了泰傣民族起源研究从"南迁说"到"土著说",再到"西迁说"的演变过程,并就相关问题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17.
以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柳文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李绂与方苞评析柳文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认识方苞"义法说"的实质.方苞的"义法说"的提出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文创作的要求,但与李绂的古文理论相比,"义法说"则相对苛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阻碍了古文的创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论述了方块壮字研究的历史,展示了各个时期方块壮字的研究成果,并对各个研究者和代表作以及他们的观点、建树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总结了方块壮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启迪后人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推进方块壮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延续一百余年的盘古神话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因而也得出不同的结论.关于盘古神话的原产地、族属,学界一直有南方说、中原说、西北说以及外来说.盘古神话产生的时间是本土说与外来说之争的重要立论依据;南方说与中原说均充分运用古籍文献、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资料、口头传承与民俗传承进行多重论证,各持其说.在这些论争中牵涉了学界对盘古与盘瓠、盘古与伏羲关系的不同探究.反思盘古神话研究,我们从研究方法上得到很大启示.对于还没有终结的盘古文化研究,我们倡导打破各自为阵的僵局,进行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20.
交际的需要导致大量新词的产生,而仿造词则是新词产生的重要来源。研究汉哈仿造词的构成方法、社会意义及文化特征的区别和联系,探究新世纪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动态,对新词和仿造词在社会交际中的规范使用及语言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