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飞力在《叫魂》中描述了一次叫魂案中乾隆与官僚机器的互动情况。乾隆由于自己作为统治民族与统治阶级的代表,对官僚机器充满矛盾。一方面乾隆需要借用官僚机器来达成他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官僚机器并没有完全执行他的命令。而叫魂案的发生则给予了乾隆处理的机会,但是虽整肃了官僚,可并未解决官僚机器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精英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研究 ,中国国家、社会和民众关系研究中一个最引人注意的问题。以往国内和国外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专家学者 (其中有相当多的是社会学家 )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理论、概念和见解 ,试图对这一问题 ,尤其是 1949年后的情况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描述和解释。早期的有“双轨政治”(费孝通 ,19 47)、“士绅操纵”(孔飞力 ,1990 )、“经纪体制”(杜赞奇 ,1995 )。 80年代之后 ,有斯考特·罗泽尔所借用的由斯第洛里茨提出的“主人—代理人”理论 (司考特·罗泽尔、李建…  相似文献   

3.
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晚清至民国时期 ,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在某种程度上 ,这一巨变直接为后来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契机 ,其深远的影响则延续到今天。本文通过对福建阳村的田野研究 ,尝试运用“象征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框架 ,理解民国时期发生在基层社会的上述转变。对于晚清至民国时期乡村社会的转变 ,有大量学者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方面涉及 ,著述繁多。其中萧公权 (Hsiao,1 96 0 )、孔飞力 (Kuhn ,1 975 ,1 980 )、黄宗智 (Huang,1 985 ) ;杜赞奇 ( 1 994)等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从研究方法看 ,前三者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20年代始,陈达便力倡“生育节制”。抗战时期。他在云南主持了以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陈达等社会学者认为。人口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最近媒体报道的"阴性艾滋病"事件,让我想到了200多年前的那场"叫魂"危机。 "叫魂"危机发生于1768年,正值"康乾盛世"的顶峰之年。"叫魂"是一种巫术,传说可以通过剪人的发辫而摄取人的魂魄。此说法发源于中国富庶的江南,之后沿着运河北上西进,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下起黎民百姓,上至乾隆皇帝,均被折腾得精疲力尽。  相似文献   

6.
近日,《社会观察》杂志与春秋综合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模式”的学术研讨会,日内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中国力》一书作者之一寒竹分别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就当前社会关注、学界热议的“中国模式”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傅炯 《社会学》2005,(2):7-10,6
中国当代社会的细分方法有“五大社会经济等级”或“十大社会阶层”等。我们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消费者的细分,用它们区分出来的消费群有的只有量的区别,缺乏质的差异,在进一步研究时,会出现边界模糊、性质交叉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躺平”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青年网络流行语,其对抗性特质值得引起关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对社交媒体中“躺平”话语进行研究发现,“躺平”的内涵在传播中发生流变,出现词义和性质的脱逸:在社交媒体实用、情感等需求的驱动下“躺平”在使用中逐渐丧失了对抗性,衍变为强化主流共识的话语,逐步实现了对主流共识的确认与反哺。“躺平”话语衍变的路径体现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国社会中“集体—个体”的互动关系本位。语义的虚浮性与社会文化的症候性是中国式对抗话语的总体性标识,这也成为迥异于西方青年亚文化语境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9.
“钝感力”一词源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同名作品,意指“迟钝的力量”,反而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在浮躁喧嚣的社会,老年人可以借此突围吗?最近,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书《钝感力》风靡一时。“钝感力”这个词的普及率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年轻人中传播。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某种人生的智慧,不是强调“聪明”、“敏感”的智慧,而是强调“钝感”、“木讷”的智慧。钝感力如清风拂山冈其实,“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心态,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面对生活、工作中层出不穷的琐碎烦恼,“钝感”就像一件厚厚的铠甲,能把伤害反弹回去,消于无形,任你  相似文献   

10.
《女性大世界》2006,(8):49-49
经亚洲时尚联合会中,日、韩三国委员会研究决定,第三届(2006)“亚洲时尚大会”于2006年6月12-1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文化力与产业促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时装,时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300多位视觉艺术家,时装设计师,知名品牌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并就亚洲国家生活文化交流,亚洲生活方式推广,文化创意与消费品牌经营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研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凝聚力和“冲突力”与“影响力”一起,构成完整的人际相互作用力体系。凝聚力具有整合功能、稳定功能等;依照产生方式而分为认同性凝聚力与互补性凝聚力;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凝聚力体系,应当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等入手,逐步认识和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最早我们用“中式英语”讽刺初学者英文水平低,到后来外国人不经意间对“中式英语”的巧妙错用,像“好久不见”,再到如今中国人开始故意错用甚至自创英语单词,比如“给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英语里收录的中国词不断增加.英语也开始有了几分中国味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学界、政界、舆论界,一谈到中国的各种社会思潮,几乎都会提到“左右之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思潮纷繁复杂,“左”和“右”也被视为最主要的两大阵营。因此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分歧和对立.也通常被看成“左右之争”。但是,从政治学理论看,用“左”和“右”的概念来解读中国社会的思想分歧,事实上背离了“左”和“右”这两个政治概念的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涌入国门,它对中国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功利化人际关系淡化了人的感情,“人情”与“面子”仍维系人际关系,契约化人际关系挑战伦常关系等几方面。文中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总体特征,同时借助社会交换理论来诠释中国社会特定的人际关系模式,并肯定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友庭 《社会学》2007,(3):1-12
对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困境的理解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中进行,而对社会分析范式的探索,能使我们在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加敏锐地认识社会,并指导现实中民间组织发展的实践。综合各种社会分析范式,并结合当前关于社会转型的具体研究成果,笔者提出“转型社会”的核心概念,并运用“共生共变效应”作为“转型社会”最鲜明的特征,以区别于既往研究中作为“传统——现代社会”的一元线性的社会转型的单性过渡形态,采用一种复性的过渡社会形态来分析当前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困境及其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广智 《社会学》2003,(3):20-23,15
在当今的多元化社会里,社会正以其强大的侵蚀力影响着身在“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高校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军,也是国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本次调查通过对广东高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深入了解,研究并掌握当前广东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孙立平近些年来,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用社会关系网络对社会结构进行描述,已成为社会学研究中一个有潜力的课题。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特点,费孝通以“差序格局”予以描述。对1949年后中国社会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民的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梦,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本文通过随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对国家时事的关注程度,对“中国梦”的了解程度和对个人梦的态度。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时事政治关注度不高,对中国梦了解不多,对个人梦想缺乏一定的实际行动力等现象。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多举措学习宣传“中国梦”和大学生全力以赴个人梦三方面探讨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姚丽云 《社会学》2005,(4):13-19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社会文化中找寻本土概念以研究中国社会,是许多港台和大陆学者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其中“人情”一词更是成为了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出发点,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起教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现在官员、学者和教会人士最常用的一个词是“相适应”,意思是宗教(当然包括在中国的基督教会,且天主教或曰“基督公教”以及基督教或曰“基督新教”的教会在内)要与社会(特指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想,我们更应该说的另外一个词是“做贡献”,意思是宗教(在此特指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必然而且已经与社会(在此指中国社会)相适应,并且已经从“相适应”走向了“做贡献”。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