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民主是网民以互联网为载体,自由表达政治意愿,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管理和决策的新型民主形式。近年来,我国网络民主发展迅速,但由于网民个人问题和网络自身特征以及政府管理等问题,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因此,网民和政府必须齐心协力,采取有效对策,共同促进中国网络民主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纵观人类政治史,虽然发生多数暴政的次数远低于少数引发的暴政,但政治学家们并没有忽略这一社会事实。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期间也注意到多数的无限权力所产生的暴政,针对这一民主社会的弊端,他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表达了对无限权威的否定态度,为各国民主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政治环境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是民主进程的助推力;而网民作为网络政治环境参与的主体,其政治心理对网民政治参与行为选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正确分析网民政治心理,努力考量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力求解释网民政治心理的负面影响,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让网民政治心理对我国民主政治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第七章开篇就说"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绝对统治,这种统治之所以是绝对的,是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反抗不了多数。"此即为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的暴政是指片面地强调民主,以维护多数人的利益的为幌子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主"不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不是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这只是片面的"民主","民主"应该是提倡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保障少数人的权益,否则就是"多数人的暴政"、就是"以多数人的名义镇压"。允许少数人不同的意见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5.
2009年, "网络公共事件"精彩纷呈,尽管不乏"网络谣言"的肆意横行, "寂寞党"的无聊狂欢,但主旋律无疑是无处不在的"网络监督",波涛汹涌的"网络民主"."网络公共事件"背后,是网民"从网络暴民、网络哄客到网络公民"的"破茧化蝶".经历网络江湖的千锤百炼,网民正变得更加理性,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网络民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焦点,并被很多人寄予了似乎无法承载的使命。难怪“你”(You),也就是你、我、他(她)、无数的网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6年年度风云人物。“是‘你’手执全球媒体的缰绳,开启并建构新的数码民主时代,不为回报工作,于专业领域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但网络的某些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监督有着不容忽视的局限性。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主核心是强调自由和平等,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实行多数人的“暴政”。文中将对这种所谓的“民主”从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分析,得出要谨慎地使用民主,在最后为我国民主进程的顺利推进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逝的2009,“网事”与我们结伴同行。 “躲猫猫”“邓玉娇”“开胸验肺”,事事关心;“楼脆脆”“被死亡”“挟尸要价”,帖帖跟进。网民组成的网络监督大网无处不在,监督腐败官员的作威作福,跟踪公权力的恣意妄为,还原被遮蔽的事实真相,给弱势群体以道义的力量。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在网络观念的涤荡下,网民正变得更理性,网络民主在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类型,其具有时代性、生动性、创新性等特征,是网民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它传播和表达了广大网民的思想情感,因此,许多网民都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聊天,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下,网络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网络流行语的受众群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开始表现出对网络流行语的极大热情,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引起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本文就针对基于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餐桌保卫战     
网络虚拟菜园令广大网民们乐此不疲,为了更好、更专业地种菜,当下甚至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络商业模式——花钱雇人种菜。没有时间看管菜园或不愿早起偷菜的网民们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雇用别人替自己打理菜园。现实版的雇人种菜也在各地悄然  相似文献   

12.
陪审团制是指在专业法官的主持之下,由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进行事实裁判的审判组织形式。在陪审团审理的情况下,专业法官只是起到法庭主持队的作用,没有实质上的裁判权力。陪审制度作为民主的产物,首要目的是为了反抗政府的暴政,因而强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陪审员。正是由于陪审团成员代表的广泛性,所以在审判中更能体现民主和公正。  相似文献   

13.
网民自由发表的评论中存在大量冲突性话语。跟帖评论中冲突话语主要有指责型、詈骂型、反讽型三种类型,这些冲突话语具有攻击性、情绪化、粗俗化的语用特征。究其语用动因,主要是虚拟的网络交际环境使网民评论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也折射了网络群体的非常态心理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红人",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围观与盲目追捧使得"网络红人"成为潮流,颠覆传统价值观的审丑行为成为网络文化的新流行,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种影响,我们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优化网络环境,并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6年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集群事件为例,分析了这些集群事件中网民行为的基本特征,从中发现,在网络集群事件中,网民既有可能是人性善良的网络看客,也有可能成为行为善恶难辨的网络哄客,还有可能变成劣性爆发的网络暴民.在网络匿名的大幕下,匿名的狂欢日益与现实世界相连,因此网络秩序的构建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广泛使用、流传、熟知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来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关注现实。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青年网络流行语,我们应通过利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观青年心态;通过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提高教育实效;通过建设网络文化,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网民群体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网民法律意识教育的现状仍有诸多弊病。部分网民存在法律知识薄弱、法律观念模糊、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网民自身学历和收入结构的复杂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法制环境的不健全以及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网民法律意识教育,必须提升网民道德素养,网络媒体应当落实普及法律的责任,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并切实加强网络管制。  相似文献   

18.
"罗尔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现象,是网民出于维系社交关系、完善网络环境、构建认知的目的所驱使。网民的行为、认知心理会随着进程的变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并转而影响、推动事件的发展。促使网民向理性的朋友圈转发行为回归,需要强化大众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责任,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现已成为公民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青年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在网络中对政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当今,中国青年网民对网络政治资汛关注度高,信任主流媒介.但他们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关注度形成强烈反差,这需要从法规制度的健全、网民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和网络政治参与途径的拓展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解决问题.从而在总体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个公交站点的设置因涉嫌没有考虑百姓需要;引发九江市网民连番热议,以致有网民开展"公民调查",深入调查背后内幕。公交公司领导、员工与网民开展网络对话,自曝公司牵制于权势部门,属于弱势群体,引发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