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场作文要有机智,要想脱颖而出.非要有“个性”不可。“个性”用著名作家王蒙的话讲就是“亏他想得出”。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了,但前二年江苏高考就有一篇写母爱的个性作文脱颖而出,至今在省内作文界仍是经典教学素材。文章描写了一位傻外婆,精神上有点问题,除了自己的女儿外,谁都不认识:有一次家里来客人了,在饭桌上,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9,(3):12-17
“摇钱树,聚宝盆,日落黄金夜装银”,这一民谚流传极广,然而要想追寻摇钱树的历史根源却并不容易。摇钱树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却不为历史所载,直到上个世纪考古者在大西南的土地中挖掘出“真实”的青铜摇钱树时,它的真实面目及丰富内涵才渐渐明晰。  相似文献   

3.
史桂娥 《新天地》2011,(8):101-101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我们面对的“熟悉”的学生,其实有着隐蔽的千差万别!且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教育教学有针对性,要想能“一语中的”,就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门别类”努力做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4.
《江海纵横》2005,(5):28-29
“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为科研工作者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肯定什么都做不好。”这是近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对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的现象的痛斥。  相似文献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只有几块或者一小堆砖头.想要造房子,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要想让其成为现实,那就得有足够的砖头。写作也一样,要想信手写出一篇理想的作文,脑中必须有足够的素材供选择,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选出最恰当的构思,不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吗?  相似文献   

6.
大牌的副业     
严世华 《金陵瞭望》2009,(14):33-33
内行者往往会被企业固有的禁忌所束缚.但外行者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要突破企业的“陈规陋习”。下面来谈谈几个行业大家.是怎样敢于导入或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小试牛刀,却意外地“抱了个金娃娃”的。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领域,如果你只做一个简单的代理商.比如说只是帮客户做创意或媒介.那就很难走得远。未来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真正有影响力.就必须改变。”华扬联众创始人苏同说。  相似文献   

8.
朱吉红 《社区》2011,(8):18-19
不少人到贵州偏僻山区支教。能待上一年半载就算不错了.当地人想留都留不住。但有位来自深圳的“80后”姑娘却与众不同,一待就是4年,做了很多好事.花光了个人积蓄,还患上了心脏病。当地人心疼她要她离开,可她就是“赖着”不走。催紧了还跟人“翻脸”.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支教钉子户”。  相似文献   

9.
抽象并不等于枯燥无味.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并发现数学的美,学生就会喜欢它,对它有感情,有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去学数学,就会变教师“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就会将学数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李威 《中华魂》2011,(5):71-71
两弹加一星.三响惊寰瀛。气凌美洲虎.势压北极熊。一着三足定,核讹顿失灵。台海风浪静,“反攻”渐息声。  相似文献   

11.
“唉,又是作文课!”“这次作文,我又没什么可写。”经常听到同学面对作文课唉声叹气。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是许多学生写作时畏惧心理产生的根源。如何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现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崔修建 《社区》2013,(11):55-55
活在世上,其实我们很少去想“世”的由来和本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字,“世”最早在金文中的写法就是在“止”上面三个笔画的尽头加一个圆点,这就是上限.底下的一横恰似下限.到此为止.人的生生死死和活动区域也就是在这中间游荡,要想超越上限突破底线都不允许:中间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每周我班的孩子都要写一篇随笔。这是随笔《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中一个片段:……妈妈.今年您与爸爸一起迷上了炒股,一到星期五就为了“买还是卖”这点芝麻大小的事吵得天翻地覆。感情都被炒(吵)没了。有几次放学了,我故意迟回家,如果你问起,我就撒谎说被老师留下来补课了。……每天我都在担心说错话,怕战火“燃烧”到我身上.毕竟我是家中的弱者。这样的生活幸福吗.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以前呢。那时…  相似文献   

14.
王岚 《新天地》2011,(12):443-444
要想让“教”与“学”这两根琴弦弹奏出更加和谐的音符,就必须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学习的本质就在于“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感知客观事物,记忆学习材料,而且要通过思维去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善于应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质就是教师通过创新自己的“教”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实现有创新的“学”。这样才有希望使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好起来。  相似文献   

15.
张华强 《金陵瞭望》2009,(11):35-35
管理者的言行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孔子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孟圆水圆”。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需要我们反过来加以解读.所谓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那是说要想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管理者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在个人的喜好上修元正本!孔子的话就应当改为:“老板者,犹水也;以人为本,犹盂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几个小故事受到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人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人,终当求所以出。”这是读书之法,习作之法也应如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在其头脑中“体悟”出一个鲜活的生命情景,才能最终达到透脱运用写作技巧的目的。为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初步探索和尝试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体悟式”习作教学模式。经实践活动的尝试、感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 《社区》2011,(29):24-24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想彼此之间相处得愉快,减少摩擦和冲突.最好要搭起“四道桥梁”。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文信钱”与吕不韦蔡培桂一个偶然机会,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枚古货币,青铜质,圆形方孔,直径2.4厘米,穿宽0.7厘米,重3.1克。币面无内外廓,背面平素,模铸,穿之两边铸有两个先秦古文体字,币文上下铸一“”形纹样,其四周都与币之外沿相连。币面磨损已很...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的风格。而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则与之不同,它是由词曲作者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创作完成的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人们不能直接从乐谱上受到感染并欣赏它。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形成感染力,就一定要经过演唱者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20.
田大金 《老友》2012,(5):9-9
何长工,原名何坤。1923年,他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在湖南省南县及华容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的一天,何坤向在武汉代管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的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白色恐怖笼罩湖南。毛泽东对他说:“你的目标太大,不宜再回南县、华容两县工作。”毛泽东又说:“你的名字也太显眼,要改一改。”何坤说:“改什么好呢?”毛泽东想了想说:“你不是在长辛店学过工吗?就叫何长工吧!”毛泽东风趣地说:“长工这个名字不错,要为革命打长工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