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排拒城市文明的侵扰,把湘西文化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湘西文化被视为反叛现代文明失范的理想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休闲文学”是指给读者娱乐、消遣的文学 ,它是 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现当代对休闲文学审美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批评 ,实际上是高等文化人对市民意识、市民情趣的文化歧视。针对当前日益勃兴的休闲文学 ,批评家应调整视角 ,公正地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3.
感激苦难     
罗曼·罗兰讲过:“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必须承受苦难,我们活着必须面对苦难。然而面对苦难,承受苦难的过程中,我们心怀怨恨,心怀不满。那么我们将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的生活会失去乐趣。而倘若我们感激苦难,我们心怀感激地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可爱,我们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何乐而不为呢?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眼,使你以后不会被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他让你懂得站起来重新走过。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让你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使生活的道路变得顺畅。感激嘲…  相似文献   

4.
“非虚构小说”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由于它“以小说的戏剧性技巧来叙述真人真事”。故又被称为“新新闻主义”。又因为它同传统小说的巨大差异而被人简称为“反小说”。二十多年来美国文坛流派峰起、思潮迭变,但它依然保持方兴未艾的势头,成为美国现实主义小说领域中一个很有影响的流派。本文拟就它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的比较,探究其主要的创作特点及取得成功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文学湘西”存在三种审美境界,即诗意自然的湘西、风土民俗的湘西和乱世铁血的湘西。邓宏顺长篇小说《铁血湘西》围绕土匪张玉琳“玩枪”“ 拖队伍”和中共地下党陈策搞武装建立“湘西纵队”两条线索,正面开掘“铁血湘西”的审美资源,展开了现代湘西乱世中的乱局与险象,具有鲜明的“文学地方志”特性。作品 显示出一种以历史大势为框架展开和判断乱世人生的“正史”气象,但也存在以事带人而影响人物典型化、历史味重而人文气息略有欠缺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底层文学关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匮乏的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它所涵盖的思想和文化意义构成了新世纪文学内在的精神元素,是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潮流。底层文学的精神深度来源于对苦难质素的书写与言说,其苦难质素表现为底层人城市“零余者”的身份焦虑,社会身份的艰难自我认同,道德伦理的拷问思索,及其对苦难的消解与超越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路遥论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遥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遗产恐怕是他有关生活的苦难哲学。路遥的苦难情结是他崇高思想和人格的如实写照。路遥始终歌咏理想、赞颂劳动和土地,并把幸福真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路遥从来也不轻视独立、敏感的心灵,但却更为看重人民和生活的天地,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才能充分、深入地理解他作品朴实、深沉、炽烈而又壮丽的风格与精髓。从写作伦理出发,即便可以展开和设置小说意义生成可能性或复杂性的角色,这些角色也很容易因为苦难精神的缺失而受到冷落。路遥作品普遍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自己最熟悉的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生活的有力再现。路遥的苦难意义也许就在“过渡”。回眸路遥,可以说是仰慕文学理想年代的繁华,凭吊文学永远的精魂。    相似文献   

8.
从《边城》中走出来的沈从文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据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显著位置.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令许多人神往不已.在他所描绘得湘西画幅中,作者强调的是它的未经“文明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羁束的自在状态.一切使社会赖以成为“文明社会”的规矩绳墨,都于这世界无干.这个世界不是用法律也不是用道德来维持,“一切皆为一个习惯所支配”,却无往不合乎情顺乎理.在这里,即使商业往来也濡染着那一种朴厚的人情.在这样的人们中间,交易也可在一份人情的信托中进行,似乎买卖双方都无机心.正因未被近代商业习气浸染,人事上也就保有了一份真诚——正是道德意义上的真诚.沈从文的众多小说中,正是湘西诸篇,由于“自然和谐”的人生理想与审美理想的交融,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一部分作品,往往给你以通体的澄彻感:风物人物皆澄澈如水,文字意境皆澄澈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10.
路遥苦难论     
路遥文学资源中最重要的遗产可能是其有关生活的苦难哲学.路遥的苦难情结是其崇高思想和人格的如实写照.他始终歌咏理想,赞颂劳动和土地,并把幸福真正建立在上面.路遥从不轻视独立、敏感的心灵,但却更为看重人民和生活的天地,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才能充分、深入地理解其作品朴实、深沉、炽烈而又壮丽的风格和追求.从写作伦理出发,即便可以展开和设置小说意义生成可能性或复杂性的角色,也很容易因为苦难精神的缺失而受到冷落.路遥作品普遍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对自己最熟悉的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生活的有力再现.路遥的苦难意义也许就在“过渡”.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湘西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湘西长篇小说创作的主题,贯穿了家园记忆、政治权力文化反思和底层书写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地域文学中的生动体现。通过对湘西长篇小说创作的扫描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湘西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灰色女性”是对色情业女性的一种学术性称谓。“灰色女性”的当代文学表述出现了一种审美模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沉沦”与“救赎”的既需求又超出、“物欲”与“爱欲”的相互渗透、“苦难”与“愉悦”的话语游移等。它既与多元性伦理下这一特殊题材在当下的特殊遭遇有关,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转向经验化、日常化、世俗化叙事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都德“普罗旺斯”题材的小说在特殊的接受语境中被译介到中国来,沈从文从摹仿到他自己独有的“湘西”世界始终与都德有着相似的文学气质。“湘西”和“普罗旺斯”都不仅仅是鸟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放在现实国难的背景上,他们都希望传统能够对新的社会秩序有所补益,只是所选择的价值切面不同。在与现实的交锋中,两个文字建立起来的理想世界有了不同的走向,这种走向与作家本人的趣味有很大的联系,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到了作家后期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清官文学的成因是现实苦难的显影、民众诉说苦难心理以及文人拯救苦难情怀三者的合一。通过清官文 学的成因分析表明,清官文学的产生完全是文学自身生态机制作用下的结果。清官文学的合理价值集中表现为 它的现实品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约50年间,以进化论思潮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中国文学研究走向了现代化的过程;20世纪中期以后占据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究汲取百年精华,从外来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交融中正悄然经历着第三次意义深远的历史转型。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文学研究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理论观念的更新与文献积累的深厚,是促使中国文学研究从“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你知不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有快乐心情?而这种快乐心情又是靠什么来驾驭的?原来,人的大脑具有和天气一样的“春夏秋冬”特性,它能够反映人类”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情绪,因为大脑中存在的一种被称之为荷尔蒙的特殊物质正是掌控人类快乐的“主管”。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心理诱因 ,同时对这一世纪末文学思潮进行了理性分析。文章认为 :“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所标榜的“良知与责任”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极为有限的 ,他们所呼应的虽是主旋律下的意识形态 ,对最下层人民的苦难却相当冷漠 ,它甚至可以说是 2 0世纪 90年代最缺乏人民性的文学思潮 ;与此同时 ,对“文学性”的漠视使其失却了应有的文学价值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启蒙和文学探索事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北方的河》,若按题材把它划归“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或“改革文学”都是不甚恰当的。但当你随着作家为你描绘的意象瑰丽的北方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无定河、荣河、湟水、永定河,黑龙江而激动不已时,你胸中没有回荡起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吗?一种朝向未来的冲击力吗, 小说的题记说,《北方的河》试图写出一代人“独有的奋斗、思索、烙印和选择”。这是一代首先被愚弄、被耽误,继而遭到蔑视并几乎被遗忘,但却不甘沉沦,从沉痛的历史反思中汲取了巨大力量,放眼于社会美好前景,于广阔天地间奋发崛起的人,一代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9.
时尚,是青春的翅膀,它使青春变得更缤纷多彩;时尚是美丽的浪花,一波不去,另一波又紧跟着来了;时尚,是海滩边的细沙,你总是很难去抓住它的全部。时尚,是一种艺术,它会让你有“蒙娜丽莎”般的美丽。或许,你是时尚的“追求者”,你总想赶上它的步伐,与它同行。但它又好像一直让你落在后面。时尚,是一种创新,它会使你失去原先的自己,而创出新的“自我”。或许,你是时尚忠诚的“维护者”,在家长指出你某个地方的不对时,你会说:“这是时尚,是个性,你不懂”。时尚,是一种“痴迷”,它会使你的心灵失去理智。或许,你是时尚的“迷恋者”,你被它所摆布,…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李怡四川地区作为一个“巨大的盆地”具有种种的“生态效应”,地大物博让它成了闻名中华的“天府之国”,盆地的闭塞又带来了它在文化交流上的诸多不便,造成了文明步伐的滞后。直到现代以前,四川地区作为“盆地”的闭塞效应固然存在,但并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