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显示出很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反映了历史上“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文中基于标记理论,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等方面,对英汉中的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英汉语言中词汇的性别歧视色彩都可以通过“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来体现,但在...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用语言给事物命名时,有时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语言的概括性、有限性、滞后性以及语言的讹变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语言中“名不副实”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易变的活性因子。广义地说,新词不仅仅是新生词,而且应该、也必须包括赋有新义的旧词、外来词和短语词等。词义不是“固态”,而是“液态”,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而不断流动变化。本文就英语词义的液态流动作一初步探讨,试图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讨论旧词赋新这一词义衍变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对社会有依赖性,它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文际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的进步,都必然促使语言发展、变化,促使语言日益丰富,日益精密和完善。在语言发展变化的进程中,词汇中的一般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最为密切。一般词汇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不夸张地说,它几乎天天都在变,而这种变化完全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如文革期间的政治用语“红卫兵”、“牛鬼蛇神…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校园里的“黑话”流行语俯拾皆是,并在学生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黑话”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群体内被普遍使用的话语方式,一般表现为口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各种媒体的催化作用下盛行的特定的词、短语等。由于“黑话”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呼吁社会及各高校应客观公正地审视大学生的非正常言语,建议社会、高校及大学生用理性思维正视“黑话”,适当引导“亚语言现象”,避免“黑话”冲刷规范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 长期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近一二十年,情况有所变化,特别是在社会语言学兴起之后,语言工作者开始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吕叔湘先生提出,“语言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也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A·霍尔莫戈洛夫在《科学地协调苏联各民族的语言生活》一文中指出,“语言的社会功能受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因素影响语言的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点。社会因素是指与社会直接有关的因素,如:历史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差异,科技的发展,外来语的渗透,地域的、民族的、心理的、生理的、性别、年龄等。下面就引起语言变化的某些社会因素作扼要的介绍。不妥之处,请专家、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在外语教育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偏重于语言和技能的训练,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阅读教学中没有重视非语言因素所致,忽视了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西方解释学的“移情”理论,探讨了“移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与“合”的概念英汉两种语言都有 ,但是汉语中此概念的使用与表达、组词成句功能和英语相比 ,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造成差异的原因既有语言本身的因素 ,又有社会文化的因素。文中提出了三点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社会交际中,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没有语言的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语言变异的含义有二:从宏观上说,指一个语言社区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社区的语言状况发生了变化。从微观上说,指因语言使用者的不同,或场合、语境、话题的不同,语言表达的目的不同而引发的语言变体等。语言变异的因素是很多的,社会因素是语言变异的最重要因素,这是无可置疑的,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语言变异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社会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各种群体有各种不同的心理,同一群…  相似文献   

10.
性别是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的重要因素。汉语社区的方言调查较少关注性别因素与语言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个乡村社区语音变化与性别因素相关性的考察,结果表明:语音系统中f变项的变异正呈现出一种较为特殊的性别变异模式。这一模式与西方社区中普遍发现的模式有所不同,其产生与中国乡村社区结构的特点及其男女社会地位、思想观念、语言态度的变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民族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之间的接触必须使用语言。双语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族际交往所产生的必然。这一语言变化过程不仅涉及到互相接触的每一种语言发展的自然状况和语言使用者的人文情况 ,还涉及到每一种语言的自身语言状况和相互关系等因素。本文所论述的东北地区历史上民族语言的变化过程典型地展示了双语现象的基本规律、模式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小姐”的嬗变看语言的社会镜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能够反映社会现象、映射社会变化.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应社会需要而出现变化.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小姐"这一称谓语的使用及其含义的嬗变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通过"小姐"的几多沉浮而反映出来,并由此揭示了称谓语的变化与社会各因素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通过实例来论述英语中民族侮慢语形成的过程以及该语言对本民族和非英民族进行“侮辱”所反映出该语言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的客观现象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日语敬称接尾词“一殿”的考察刘晓民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敬语既是语言现象之一,也应不断有所变化。日语敬称接尾词“一殿”附在人名、官职名等之后表示敬意。古时“一殿”附于“关白”[系古代辅佐天皇的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等地位极高的人之后使用,但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现象十分复杂,语言接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制约着语言变化的方式、程度和方向。影响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方面,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汉语方言变化有其内部结构原因,但真正推动其变化的是社会文化力量,它的发展变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汉语方言接触的深度和广度的社会文化因素很多,以陕南方言作为语言接触的视点,归纳出制约或影响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日语敬语的特点所谓的敬语,简而言之,就是对谈话的对方或谈话中涉及的人或事表示尊敬的语言。敬语现象在一般语言中都有。例如,汉语中的“贵姓”、“您”等,都属于敬语现象。但是,像日语敬语那样细腻严格、大量使用的现象则在其它语言中并不多见。语言是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世界各国大多属于多族群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工具,语言对于研究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在不同族群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语言、方言的差别,影响甚至制约着区域间、族群间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对于各地区、各族群在语言、词汇的使用与演变开展研究,应成为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探讨如何从语言使用调查入手来分析区域之间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从语言词汇使用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可以把调查语言的应用与演变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当地社会的社会-文化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格局变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作者主编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三段节选,分别是“旧体诗与聂绀弩的‘三草’”,“王小波的小说”,“网络文学:痞子蔡和安妮宝贝”,这些内容,在当下流行的文学史当中,通常很少论及。作者力图扩展当代文学史的覆盖面和强调对文学新现象新媒介的关注;在行文中,不求面面俱到,以文本解读为主,注重感性经验,将对文本的语言分析放在重要位置,凸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指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和差异 ,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的变体表现出来。本文就“洋泾浜”现象分析了语言变异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进而指出只有规范化的语言才能加强各地人民间的相互了解 ,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下广告语言中,广告能指脱离商品本身,所指漂移的问题,依据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理论,借助结构主义的思想,探讨了广告“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激化现象.研究表明:在当下广告语言中,“能指的漂移”导致“所指的漂浮”,最后会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在广告的“能指”与“所指”之中,更应保持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才不至于传播误导信息,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