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方正 《社区》2011,(2):49-50
京城土生土长的树种 1958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家住水利电力部宿舍,那是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冰窖胡同的由许多四合院组成的昔日王府公卿大院。大院最后的院落有好几株长势甚盛的枣树。那茵茵的绿意、脆甜的大枣,给我这个刚从东北来京城的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的大杂院很有名,但随着城市街区的改造,不断崛起一片片高楼,如今这样的建筑已越来越少了。大杂院逐渐成为京城的孤品遗留在老城区。朝外86号大院当年北京有数不清的大杂院。就我所居住的朝外大街,胡同里一大片一大片的灰平房都是一个连一个的大杂院。一般一个院子住着五户以上的人家,通常就被称为大杂院。有人写过朝外的椿树大院。那个大院确实很大,住着几十户人家,但不是朝外最大的大杂院。最大  相似文献   

3.
尹西林 《北京纪事》2011,(11):99-101
1954年初,天还很冷,我们举家从绥远省(现在的内蒙古)迂到了北京高法高检大院。刚来京城,人地两生。某日,我独自一人在机关的篮球场玩儿,被院内一伙儿小孩围了起来。为首的是个胖子,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手晃着弹弓,另一只手拍着我的脸,学着日本鬼子腔调点着我的鼻子说“你的,死拉死拉的!  相似文献   

4.
四一 《百姓生活》2012,(5):53-53
清代有民谣说,"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说的是如果京城出现一暴发户,新盖豪宅,其内的树还没长大,墙上又挂着近人的画,那必定是内务府官吏。因为在内务府当差,是给皇家办事,来钱极快,要不了多久即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置办高宅大院。  相似文献   

5.
徐东波 《社区》2005,(18):60-61
在北京的西边,有几个有名的大院,什么空军大院、海军大院、总后大院等等,大院有围墙,门口有士兵站岗,院外的人想进去得登记,接待室的人打电话通知院里的人出来接,院外的人方可以进去。我小时候家住离空军大院不远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的静升镇,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游王家大院,我除了惊叹它的“大”之外,更让我赞叹和流连的是王家大院的楹联。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和十几位爱好摄影的老年朋友从绵山下来后去看王家大院。在导游的带领下,轻轻迈进这古老的深宅大院,从一个院落走进一个个更深的宅院,抬头举目,立刻被一幅幅精美的楹联所吸引。留心看时,几乎是门门有匾额,院院有楹联。这些楹联匾额有大有小,有横有竖。从质地看,有石雕、木雕的,还有砖雕的。从书法艺术看,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据介绍,大院楹联多达80多副,匾…  相似文献   

7.
尹西林 《北京纪事》2010,(4):103-105
我打小生活在高检高法大院儿里,大院儿大概有上百个小孩儿,上学了的半小子有二十来个,木匠旁是我们男孩子们极喜爱的地方.因为到里面可以借用小木匠的工具制造出各式玩具枪械。  相似文献   

8.
一明 《社区》2005,(20):61-61
来到北京,还没来得及感受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我便被抛到京北的某大院,开始了据说从前曾一度为人羡慕的大院生活。大院地处北五环外,最让人心情愉悦的是大院宁静的氛围。这里是一片平和安宁的港湾,城市的喧嚣被挡在了高高的院墙外,治安很好,对于很担心郊区生活安全性的我,绝对是莫大的安慰。大院里医院、操场、电影院、便利店等设施一个都不少,只是设施和规模,比起外界都似乎显得简陋有余,而功能不足,很多方面只能到院外寻求满足。但每每去超市,买回东西,都要坐上三五站地的车。生活的不便也许是郊区生活的通病,因此,当年业内外大声欢呼“…  相似文献   

9.
王屏 《社区》2004,(14):21-22
我于2003年6月29日起,担任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西三环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具体分管治安和人民调解工作。回忆过去的2003年,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为居民办了一些实事 选举过后,我们就下决心,把工作一点一点地理顺,从基础做起。当时,居民意见比较大的是大院治安环境比较混乱,我们考虑到,院内驻区单位多,互不通气,而居委会财力人力都比较薄弱,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件大事的,应该借助单位的力量。在主任的安排下,我起草了2000多字的《关于花园村大院治安卫生状况的情况反映》、《关于解决花园村大院有关问题的四点建议》,设法把这两份报告送到驻区单  相似文献   

10.
感恩之旅     
舒志钢 《北京纪事》2014,(12):32-36
塞罕坝林场位于北面浑善达克沙地和南边京城之间的U形大风口上。塞罕坝人在此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以120万亩落叶松林海阻挡着袭扰京城的沙尘。这是一群让我肃然起敬的人。不久前,我在一个金秋之日再上塞罕坝,踏上了这次感恩之旅。  相似文献   

11.
曹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山西古建筑传统住宅的典型代表。从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符号象征、语意传递等几个方面解读大院符号语言。通过对曹家大院的历史背景研究,把握和分析曹家大院建筑符号语言所传递的语意,以求挖掘大院的符号语意从而促进大院的文化特色树立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我从安徽省太湖县辞职,来到京城寻求发展。经过几年的拚搏,终于在京城的新闻界及文化界有了立足之本。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主要还得益于在故乡度过的少年及青年时代。遥想当年,或许就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奠定了我未来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写的河南人的赞歌———读《京城河南人》张如法读着省委副书记宋照肃、省委宣传部部长林炎志为《京城河南人》所写的序言,读着由数十篇采访或描写京城河南人的纪实文章、京城河南人的自述文章和河南电视台编采摄人员的回忆或总结文章所组成的此书正文,我情不自禁地赞...  相似文献   

14.
鲁石 《中华魂》2010,(2):I0002-I0003
满含着热泪,在1978年的秋风里,我告别了父母,离开了故土,从家乡走到省城、从省城走到京城、又从京城来到澳洲,在一条看不到终点的征途上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岁月匆匆。  相似文献   

15.
有着“股神”美誉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发表过著名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信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在去往天堂的路上遇到圣徒彼得,彼得说:”你有资格住进天堂里的石油职员大院,但是我们已经满员,没有办法让你挤进去。“勘探者想了一下,就对石油大院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于是大院里的人们挤开门,蜂拥而出冲向地狱。彼得非常惊讶,请勘探者搬进大院。但是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那个发现说不定是真的呢!”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凭借其优越的人文旅游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目前山西大院文化名声在外 ,但同时也开始了白热化的竞争。在大院文化开发中 ,虽然存在文化资源丰富、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高、大院开发成本较低等优越条件 ,但是各院布展雷同、对外宣传特色不明显、对整体形势把握不准 ,也使大院开发存在许多较大的风险。建议对大院开发宏观调控 ,有选择性地开发 ;同时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不应一窝蜂地盲目上马 ,而可以关闭一些大院。  相似文献   

17.
古稀之年的董其中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上世纪60年代,我在山西省文联《火花》文艺月刊社做编辑,他在省美协工作,虽在一个大院,但他搞美术,我搞文学,交往并不多。后来我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为,年少就可以不忧伤。搬到这个大院,我一直保留着部队子女孤单的优越。一个人孤单地练习着口琴,在夕阳中孤单地等着妈妈的归来。我的数学试卷同我一样孤单,上面的红  相似文献   

19.
林莉 《百姓生活》2011,(5):26-26
那天早上,女儿打电话说:"妈妈,我忘了带复习资料了,上午第三节下课时,你赶紧给我送过来吧!"放下电话,我赶紧骑着自行车冲出了大院。不成想,赶上街上车多人多,原本几分钟就可以将资料送给女儿,  相似文献   

20.
周绪银 《老友》2011,(8):6-7
五一劳动节前夕,我和战友余滨到北京北四环最高人民法院家属大院,拜访了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的夫人——老红军王定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