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邓芬  章奕玲 《人才瞭望》2022,(24):21-23
<正>本文通过梳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金华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对金华市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优化路径。一、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金华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梳理2018年11月,国家正式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金华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对于金华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省市间、城际间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一系列“人才开发一体化”项目,以及为“打破地区行政壁垒”、“降低流动成本”而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长三角地区渴望“流动”的人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圈,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火车头。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打造一体化“人才圈”的现实促使政府部门终于走到一起,扛起“城市联盟”的大旗,共同拉开了“破冰行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扩大国际人才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同时针对长三角地区对海外人才与智力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2008外籍人才(浙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提出了明确的发展定位,那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也就是说,要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型大都市。显然,国际型大都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批高级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加入。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型大都市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长三角都市圈的便利条件,通过人才共享的途径,有效提升本市的人才优势,为实现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型大都市的目标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2020年7月2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印发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6.
人才开发一体化是中部经济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推动力量,允分发挥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潜能,形成资源共亨、优势互补的区域人才一体化格局,对于加速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中部区域人才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争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戍燕 《人才瞭望》2013,(10):72-73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传统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引进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管理、使用和开发。一、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也最具活力的地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各种类型的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功能正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具体分析了长兴岛港口开发的重要意义、优势条件,提出了促进港口与长兴岛周边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世界经济将呈现两大基本趋势。一是全球化,二是市场化。这将给区域经济和现代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挑战。 伴随我国加入WTO目标的实现,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风雨历程的中国经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入WTO对我国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从而使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成为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长三角地区国际人才资源共享与交流,为外国文教专家与聘用单位双向选择提供便利,上海市外国专家局、浙江省外国专家局、江苏省外国专家局于4月14日在上海联合举办2012年长三角地区(上海)外国专家供需见面会。作为长三角地区国外人才交流与合作一体化的品牌活动,本次供需见面会共有来自上海、浙江、  相似文献   

11.
核心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文平 《人才开发》2004,(10):12-14
近年来,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GE、英特尔、IBM、惠普、宝洁、摩托罗拉、诺基亚……竞相在中国开设了争夺本土人才的研究院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将随之大量涌入,预示着我国企业面对的将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因而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成为企业应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对于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而言,由  相似文献   

12.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9,(1):58-58
苏、浙、沪、皖主要领导座谈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共对挑战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近日在宁波举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中去。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带来的是人才流动的日趋加剧。认真研究在国际大形势的影响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特点、问题,对于认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中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沿海发展战略,到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02年提出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从空间上覆盖了东部、西部和东北,唯独缺少中部地区。新世纪中部应该往何处去,面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构筑新的增长点?这逐步成为各方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是不同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间为促进相关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服务的发展而进行的交流、联合、互助行动,是人才服务发展的新探索和新尝试。21世纪初,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人才联盟、人才交流合作等人才合作机制。随着我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积极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合作,已成为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近日,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国内各行各业市场将逐步放开,从而面临着外资进入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对于我国的人才市场来说;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相应带来的是全球人才的一体化,国内人才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如果说过去的人才竞争属于“远距离竞争”,现在则变成“短兵相接”,“入世”将使企业面临人才流动加剧的巨大压力。国内人才市场现状据了解;目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网罗人才正形成趋势。有消息透露,美国贝尔公司进入上海后,很快就吸纳了100多名毕业于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北邮等全国重点院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它许多国外知识企业在中国搜索人才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仅AT&T一次就从中国挖走了3600名软件人才。而据国家人事部上个月颁布的一个关于准许“洋”猎头公司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中国,对外商务不断扩大。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商务英语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而商务英语口语在商务界应用非常广泛,是商务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共享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琪 《人才开发》2006,(12):18-20
经济发展必须以充足的人才优势为支撑,以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株奇葩。它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9%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可以说,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该地区的人才优势,得益于其广泛开放的人才共享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行政职能的有效行使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从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政职能的实施形式、实施途径的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丁永久 《人才瞭望》2023,(10):12-14
<正>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政治治理进步、科技改革创新的核心动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南通是首批对外开放14个沿海城市之一,处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近年来,南通抢抓沿江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步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一轮经济竞争,南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准确研判新发展阶段人才供需状况,打好人才集聚的政策工具组合拳,促进政策链、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为南通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