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胡应麟与二酉山房胡应麟,宇元瑞,浙江兰溪人。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丙子(1576)中举,他的著作《少室山房笔丛》的《三坟补逸》序作于万历甲申(1584),《经籍会通》序作于万历己丑秋(1589),《玉壶遐览》序作于万历壬辰仲冬(1592),可知是活动于万历年间的作家。他与焦竑、杨慎、陈耀文齐名,是万历四大博学家之一。诗文得王世贞赏识,并得到王的提携成名。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等称“末五子”。著作集有《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  相似文献   

2.
试析《史书佔毕》的史学思想与历史思想代继华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1551一1602)学识广博,著述甚丰,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续稿》、《诗薮》和《少室山房笔丛》等。《史书毕》是《笔丛》中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约占《笔丛》全部篇幅的六分之一,分为“...  相似文献   

3.
胡应麟有关《水浒传》的评论主要集中于其《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一《庄岳委谭》(下),对于《水浒传》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诸如本事、作者、版本、结构、语言,以及《水浒传》在明代的传播等,都曾发表过精辟之见,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胡应麟对古典小说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应麟(公元1551~1602),字元瑞,又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明史·文苑三》称其“幼能诗,万历四年举于乡,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手自编次,多所撰者”,是明代博学家之一。所撰《少室山房笔》是一部以考据为主的笔记,其中对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多有论述,发明甚多;直接开启后来的小说、戏曲研究者。本文  相似文献   

5.
南朝文坛,文学名家风起云涌,而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举足轻重。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则汉文、宣、光武……梁武、简文、元帝……凡二十九主。而著作之盛,则无如萧梁父子。"充分肯定萧梁父子的文章之美与著作之盛。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进一步认为:"古今人主才美之盛,盖无如梁武者。阴阳、算历、弈射、琴书,靡不冠代。而赋诗、  相似文献   

6.
胡应麟(1551—1602)毕生致力于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他在这方面的业绩,就连后来处于封建时代整理古文献高峰的清代学者们也十分佩服。他与杨慎、焦竑、陈耀文一道被誉为明代中叶的四大博学家。 这里以胡应麟的学术代表著作《少室山房笔丛》为主要内容,兼及其他史料,探研他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的成就。整理古代文献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狭义者仅指文字上的校勘、标点、注释而言;广义则包括用新体例对文献材料作出新的编述,和通过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而写成各种类型的学术专著。下面试从广义的角度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把传奇(文言故事)归入子部小说类, 《四库全书总目》将其更名为传记, 归入史部。之所以这样做, 既是为了保持官修目录学系统的统一, 也是为了与戏曲在称谓上作出严格区分。鲁迅忽视古今文体同名异质、异名同质的现象, 简单作出《四库全书总目》“传奇不著录”的著名论述, 其解读不准确。其实恰恰相反,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努力收录传奇(文言故事)而不是将其简单抛弃。  相似文献   

8.
生活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胡应麟,曾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记载了一条史料:“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然元人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率以其凿空无据,要不尽尔也。余偶阅一小说叙,称施某尝入市肆,紬阅故书,于敝楮中得宋张叔夜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这里所说的施某,是指的施耐庵;这里所说的罗本,就是罗贯中(见明人郎瑛《七类修稿》卷二十三)。胡应麟的这条笔记,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关系,罗是“门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瓶梅》成书的年代问题,中外研究者们有好几种说法。主要有两大说:一说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简称“嘉靖说”);一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简称“万历说”)。“嘉靖说”是一种旧说,而且据的是传闻,没有扎实的根据。到1933年7月,郑振铎在《文学》第1卷第1期上发表《谈<金瓶梅词话>》一文,认为“《金瓶梅》是作于万历三十年左右,”第一个同旧说进行挑战。次年(1934)1月,吴晗在《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认为“《金瓶梅》的成书时代大约是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这二十年(公元1582—1602)中。”后来主张“万历说”的越来越多;黄霖先生认为《金瓶梅》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左右,更为精  相似文献   

10.
明人胡应麟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少室山房笔丛》)至鲁迅说得更明白:“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才开始有意为小说。现在有学者认为六朝已有有“意为小说”的萌芽。撇开这些争论,有一点可以肯定:唐人已经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小说的自觉时期已经到来。 唐人怎样“有意为小说”呢?本文侧重从李益的生活事实与《霍小玉传》中的审美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唐人自觉地进行小说创作的部分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南宋以来系于李白名下的两首词《菩萨蛮》和《忆秦娥》,曾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自从明人胡元瑞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出了怀疑,指其为伪作以后,主真和主伪二种意见就一直相持不下。近年来,又陆续有文章发表,力图证明此二词确为李白所作,本人于拜读之后,似难信服,故冒昧写成此文,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详细考证和分析,认为滁州大学张铉博士所发现之《程氏墨苑》中的"笑笑生"可能是徐渭。彭好古此信当写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程氏墨苑》最后出版时的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之间。此文通过对《程氏墨苑》版本的分析考证,提出《程氏墨苑》最早的版本基本上是与《方氏墨谱》同时筹备和出版的,最早的一版应筹画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完成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彭好古的信可能写于《程氏墨苑》初版后不久。另外,笔者发现一封徐渭致"小彭先生"的信,可能与彭好古、程大约和方于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试论志怪演化的宗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的性质决定于社会背景中对其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因而在同一社会条件下,可以存在不同性质的文学样式。例如由于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不同,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并存着封建士大夫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两类不同的文学样式。对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来说,制约它的产生与发展,并决定它的内容、形式特征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宗教。这一点,古今学者已有论断。明代胡应麟说:“魏晋好长生,故多灵变之说;齐梁弘释教,故多因果之谈”。(《少室山房笔丛》)  相似文献   

14.
《万木草堂藏画目》不仅是康有为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是康有为在绘画方面的理论著作。 康有为自幼“性癖书画”。一八八九年,即他第一次上书清帝不达,遭封建顽旧派攻讦,他复“洗心藏密,蓂神却扫”(《广艺舟双可楫序》),“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康南海自编年谱》)。他自己也擅长书法,临池之时,专用园笔,肆意逞豪,不避粗率;字风浑厚雄放,尤善作擘窠大字,是与清末吴昌硕、沈曾植齐名的书法家。他在  相似文献   

15.
《护法录》是宋濂的有关佛教作品的选集。最初由万历年间高僧云栖祩宏整理宋濂文集中有关佛教的作品,编辑成书,曰《皇明护法录》。至明天启年间,钱谦益依据云栖本《护法录》,重新索骥于宋濂文集,合璧祩宏所辑,加注修订,且为之序,名曰《宋文宪公护法录》,钱氏序作于万历丙辰年(1616)冬,钱氏订之《护法录》,刊刻于天启元年(1621)至天启三年(1623),入《嘉兴藏》。《皇明护法录》与《宋文宪公护法录》从源流来看,是父子关系,《宋文宪公护法录》流传至今,成为近世刊印的祖本,《皇明护法录》佚失。二者因通称《护法录》而产生混淆,又与其他护法集混淆,故厘清源流,辨章称谓,裨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李白词两首《菩萨蛮》《忆秦娥》的真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首先应该指出:宋人著的《诗人玉屑》、《湘山野录》均认为它是李白作的,并说曾子宣家所藏古本李白集中就有这两首词,宋代黄玉林《绝妙好词选》办“以太白《菩萨蛮》《亿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可疑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它的理山:1、据《杜阳杂编》等书说,《菩萨蛮》这一词牌是唐末大中年间才有的。如果事实如此,李白当然“何得预制其曲”了。2、说李白“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3、“二词虽工丽,意象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窍壤”,因而说李白“必不作如是语”;并说看两词“意调”很类似温庭筠,因而说是晚唐词人嫁名太白。从所举理由看,主要在第一点。  相似文献   

17.
路易·勃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十九世纪法国史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关于法国大革命,他写了十二卷本的巨著《法国1789年革命史》;关于七月革命及七月王朝,他写了五卷本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关于二月革命,他写了《社会主义·劳动权》、《向正直的人们呼吁》、《卢森堡宫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史页》,《历史的辩驳》和《1848年法国革命史》(二卷本)等著作;此外,他还写了一部《英国十年史(1861—1871)》。今仅就他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法国1789年革命史》这两部主要历史著作,作一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18.
论《金瓶梅词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瓶梅词话》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因为它显示出现实主义在我国小说创作中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我国小说史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一) 作为现实主义在我国小说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金瓶梅词话》对社会现实作了清醒的、富于时代特征的描绘。关于《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有种种不同的说法。黄霖同志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83年第3期)考证出书中的《祭头巾文》为明代后期屠隆作。又,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饮宴时演奏南曲为万历以后之事,其前皆用北曲。而《金瓶梅词话》所写的盛大酒筵,如西门庆宴请宋巡按(四十九回),安郎中等宴请蔡九知府(七十四回)、宋御史等宴请侯巡抚(七十六回),皆用“海盐子弟”演戏,显为万历时的习俗。所以,此书当写成于万历时期。作品所叙,虽假托为宋代的故事,但其反映的,实为明代后期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遗稿处理人,发现《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等遗稿仅是若干初定稿、提纲、草稿。他决定不代替马克思撰写未完成的著作,而是逐字忠实于原稿,只限于作一些文体上的修改,使马克思仍然是其遗著的唯一作者。他认为马克思的著作都有内在联系,早期著作已经为后期未刊行的著作提供了大量材料,修订马克思早期著作的重要性不亚于整理遗稿。  相似文献   

20.
袁中道最早的诗集是《南游稿》,刻于万历二十二年,《小修诗》是其第二本诗集,刻于万历二十四年。这两部诗集作品现存《珂雪斋集》卷一和卷二前半部分。中道早期诗歌,禀其真性,手口相应,一反时流,是公安派的发轫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