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帝部落早期图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是炎帝部落的首领称号,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部落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道路.根据文献记载,宝鸡是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炎帝部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半坡类型早於庙底沟类型.北首岭仰韶文化是典型的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而北首岭遗址又早於半坡遗址.在北首岭和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一种"人面鱼纹"图,这应是该文化部落居民的图腾标志.根据<古本山海经图说>中的<海内南经>和<大荒西经>所载,"人面鱼身"是氐人国之形像,而氐人乃炎帝之后.由此可知,"人面鱼纹"图是炎帝部落的图腾标志,故宝鸡是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得到了考古学上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的文化性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基本研究方法,从陶器研究入手,综合分析下王岗遗址仰韶时期遗存的特点。通过与仰韶文化核心区——陕西关中地区的典型遗存对比,认为其与典型仰韶时期文化有所联系但总体特征不同。因此应将下王岗仰韶时期遗存性质定位为仰韶时期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史前文化研究中一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探索,这次发掘,揭开了辽西地区乃至中国东北地区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一、兴隆洼遗址发掘的历史背景与重要贡献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探索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以及建立辽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国探索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最初是从1960年代在中原地区寻找仰韶文化的前身开始的。在这之前,1934年在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这时期的陶片,量较少。徐旭生撰文认为它们是比仰韶文化早的真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徐旭生的这一初步的认识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当时学术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在这方面。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在陕西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西乡李家村等遗址发现了年代早于仰韶文化、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遗存。但大家对其认识较为模糊。1964年,夏鼐提出了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问题,认为这些遗址下层的出土物的年代较仰韶文化早,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是探...  相似文献   

4.
郑州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古文化发展连贯,尤以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最为丰富,考古发现揭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西山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同时期聚落密集,群聚现象明显且存在着一定分级。从西山城址的建筑技术与规模、功能区化与规划布局、奠基与祭祀遗存以及防御功能来看,其政治性特征明显。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与周邻地区的北辛、双墩、大溪、大汶口、薛家岗、崧泽、屈家岭等文化关系密切,聚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可能为一个商贸中心。西山及其周围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因血缘与政治上的朝贡关系而形成并兴起的政治性城市与商贸性城市并存的模式,在中国早期城市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初期,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几件画有人面、鱼、鹿、鱼网纹的彩陶盆.此后,宝鸡北首岭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也发现类似的陶盆.姜寨遗址中还见到鱼和蛙同绘在一个彩陶盆里.近30年来,仰韶文化遗迹内同类母题的彩陶图像不断被发现,人们对于人面、鱼、蛙等彩陶图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对人面纹图像已发表过的意见,有龙虱说、人面说、文身说、鱼神说、头上装饰飞头丰收说和水中摸鱼说等等.多数意见认为人面纹彩陶图像象征图腾崇拜或图腾婚姻巫术活动,主要是以原始人类捕鱼等经  相似文献   

6.
前仰韶文化─—老官台类型文化,根据周围同类遗址地层的特征,特别是根据周原地区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的分布来看,庙底沟类型叠压在半坡类型之上。根据本地区原始文化共存的地层特点来看,庙底沟一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即客省庄类型)的先后叠压的地层关系没有问题。同时关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直接叠压层位亦已取得了有力“地层证据”;紧接于客省庄二期文化之后而相继叠压的先周和西周文化地层关系亦无疑。  相似文献   

7.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8.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的释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阳西水坡M45号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以往某些解释关系到对古代部族分布、文化演进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有重新释读的必要;并对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该遗址不属于仰韶文化系统,而属于与磁山—裴李岗文化及长江中游古文化有共同渊源的、古三苗部族的文化遗存。(2)该墓的蚌塑之一被学者确认为"虎",恐误;应当是五色犬,即"盘瓠",犬是古三苗部族中以"盘瓠"为祖神的氏族集团的图腾。  相似文献   

9.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距今10000———8000年前的绍兴市嵊州甘霖镇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是目前曹娥江流域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它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对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源流及其发展演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最早的汉字近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有关早期汉字的资料。有一种是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遗址里陶器上的记号,这种记号有的类似甲骨文。下而是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外口缘上刻的记号和甲骨文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