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视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区别的一条分界线。一、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十分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他们对思想建党理论都有深刻的论述。1.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他们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正是基于这样认识,他们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锻造最先进、最锐利、最科学的革命理论武器——科学共产主义而苦苦地、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  相似文献   

2.
一 一个政党的作风,是这个政党的面貌及其所代表的一定阶级的特性的反映,是区别这个政党和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执行一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证。 毛主席在领导我们党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左”右倾机会丰义的激烈斗争中,一贯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早在一九二九年,毛主席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把加强党内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作为执行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根本保证,并深刻地阐明了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的表现和来源,提出了纠正的方法.一九三七年,毛主席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具体地指…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1942年在延安开始的整顿三风运动,是影响最大的一次全党整风运动,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第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革命运动,也是破除党内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重新教育和训练了党内经过长期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干部,又教育训练了抗战初期入党的大批新党员。它对于在全党确立和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对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相似文献   

4.
王素娟 《探求》2023,(6):5-1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把它作为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永葆青春活力的秘密武器。这一战略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自省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勇于自我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契合点,可以从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两个方面得到深刻阐释。要继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打好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全面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建党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一、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毛泽东特别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党在思想建设上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每当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历史转变时期,都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著名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他从思想上全面地总结了过去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小资产  相似文献   

6.
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加强党的领导、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应对复杂生存环境等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在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纪律规矩、规范加强"党内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认为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政治建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把党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组织强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准备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确立与党的创新理论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直接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兴衰成败.这是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条鲜明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符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完成其历史使命进行的伟大斗争的需要,是无产阶级政党分析形势,确定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一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行动的指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几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  相似文献   

9.
"坚守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政治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98年革命、建设、改革探索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逻辑,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强党的从严治党史中所蕴含的革命逻辑。具体来说,革命逻辑要求从政党属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三重身份的统一体,从精神信仰上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革命精神的政党,从政治建设上认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政党,从时代发展潮流上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社会革命的政党。廓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革命逻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何良苏 《探求》2022,(6):17-25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锤炼出勇于自我革命的最鲜明政治品格。自我革命能力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与成功秘诀,也是世界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自我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以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奋斗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伟大号召,深刻理解自我革命的内生特质,准确把握党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切领悟自我革命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学界关于警民关系的研究现状为:对国外及我国港台有关警民关系的研究,侧重于相关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引入和推介;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指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少,但评价指标和方法已基本确立;对于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研究视角多样,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还需要在系统性和应用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关注城市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双秋  李少虹 《社会》2003,(11):16-18
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型国家以来,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福利的推进,城市老年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 为此,笔者根据接受的民政部科研课题调查的需要,利用假期组织本校民政行政管理专业的近1200人的调查队伍,分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城市,实施“城市社区老人问题调查方案”。其中所涉沿海地区6个省、3个直辖市,中部地区10个省,西部地区11个省、自治区和1个直辖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5125个、老人4856人,完成有效样本2246个。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影响高校稳定因素检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健 《社科纵横》2004,19(5):172-173
高校稳定既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新时期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是影响高校稳定的国际现实因素 ;国际反动势力渗透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长期因素 ;心理教育、法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缺失是影响高校稳定的教育因素 ;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扩大招生与高校后勤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园周边环境复杂以及高校学生中贫困生人数的增多是影响高校稳定的国内现实因素 ;对于地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贫困问题是影响高校稳定的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齐福 《唐都学刊》2004,20(1):159-160
为了强化专制统治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举行了四届县知事考试。尽管县知事考试的实效不大 ,且依然不能摆脱浓厚的科举残余色彩 ,但它已初步具备现代文官考试的雏形 ,这体现在它有现代性的考试内容以及一整套考试、录取、考核、管理等章程。  相似文献   

15.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龚柏岩 《学术交流》2004,(5):133-135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重大理论,它在语用学对意义的研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境是决定词或话语确切含义的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具体说包括话语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是最基本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具体运用。由于语言自身具有多意性和模糊性,在具体交际过程中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其意义。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合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7.
关四平 《求是学刊》2005,32(6):90-94
作为君臣关系理想模式与良性状态的对立面,唐人小说又有相当的篇幅表现了君忌而臣危这种君臣关系的异化形态.这是道德层面的恶与人性劣根性的丑交叉作用的扭曲表现.唐代士人以小说的艺术形式,从前朝旧事、本朝新事和写实笔法、艺术虚构等多种角度表现之,寄寓了企盼"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再现于当代的文化心理,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内涵和超时空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今日辽宁》2011,(5):10-13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死刑渐废论者的逻辑是:死刑不合理、不人道,但是在当前中国,由于国情、文 明程度的特定性,又具有合理性,这是一个矛盾的结论。不合理的就应该摒弃。将传 统文化、文明现状以及民众的态度与死刑的废止结合起来是知识者的精神自虐。正如 死刑存在的原因从来不是民意一样,死刑废止的阻力也从来不是来自于民意。哲学家 并不掌握死刑存废的政治权力,正如死刑的存在最有利于政治权力的贯彻一样,终结 的动力来源于国家政治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治权力的代表者——政治家。

关键词: 死刑?合理性?文明?权力

The logic of proponents of progressiv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s that although it is illogical and inhumane, it remains rational in today's China because of our national circumstances and level of civilization. This is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What is illogical should be abandoned. It is spiritual self‐abuse for intellectuals to run together the repeal of the death penal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ur current state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mass of the people. Just as the popular will has never been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death penalty, it has likewise never been the force that resisted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Philosophers have no political power over whether the death penalty is retained or abolished. Just as its preservation best serves the interes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so the motive force for its termination comes from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state and its representatives – politicians.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女性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女性就业中的非平等性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就业弱势不仅大大影响妇女群体的整体素质及其可持续发展,而且必将制约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本文揭示了女性就业弱势状况及原因,并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