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地经论》法界说的核心是清净法界。《佛地经论》通过"十种清净相"以及自性相、因相、果相、作业相、相应相、差别相之"六相",对清净法界进行了说明,前者意在阐明清净法界本性清净之原因所在,后者强调清净法界之本质体现为"返本还源",并且以"清净法界"和"四智"的构造对"清净法界"向"如来三身"之转变进行了详细说明。《佛地经论》的法界说具有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相杂糅的特征,它处在新旧唯识思想的转折点上,被后来的中国华严宗思想家所吸收,成为华严宗法界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作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83-85
《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篇,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但关于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疑为华佗本人所作的;有疑为华佗弟子作的;有疑为六朝人作的;有疑为宋人作的。从书中的韵文入手,找出押韵的字,并根据历代音韵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分析了书中韵字在不同时代的分合,指出“蒸”韵之“证陵”字与“庚耕清”韵字相押,是宋代的音韵特点,从而证明该书很有可能是宋人编辑而成。至于书中某些内容,渊源更早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杨晴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53-56
历代学者对<管子>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清代之前的学者们主要就文献的作者、义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到了清代,学者们则偏重于<管子>的文献考证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代之后的学者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管子>全书体系的研究中.在此期间,有部分学者将<管子>归入稷下学宫的论文集或零散的档案编纂,也有学者指出<管子>全书存在一个鲜明的中心主体,所有的篇章围绕道而展开.文章对前代学者在<管子>流传和体系研究方面的成果作了简要总结,着重探讨道对<管子>全书的纲领意义,以期对<管子>体系研究有所积累和推进. 相似文献
4.
杨晴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56
历代学者对《管子》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清代之前的学者们主要就文献的作者、义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到了清代,学者们则偏重于《管子》的文献考证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代之后的学者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管子》全书体系的研究中。在此期间,有部分学者将《管子》归人稷下学宫的论文集或零散的档案编纂,也有学者指出《管子》全书存在一个鲜明的中心主体,所有的篇章围绕“道”而展开。文章对前代学者在《管子》流传和体系研究方面的成果作了简要总结,着重探讨“道”对《管子》全书的纲领意义,以期对《管子》体系研究有所积累和推进。 相似文献
5.
聂士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58-63
《真现实论》,一名《现实主义》,以融贯佛法破摄世学为内容,是为体系构造之始、人生佛教系统的理论前奏,实属太虚思想演进史研究的关钥。认知上有两种确定性,经验的与知性的,作者据佛教认知特质,抉择经验、人生之现实以为佛学与世学的结合部,鼓励由寻常经验进至圣者现观,增进人生而达贤人超人超超人。这一佛学知识论与人生观构想,正是太虚为大乘佛法振兴打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李雪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4-46,51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春秋时期的自然观用气来说明世界的普遍秩序;战国时期以气为化生万物的本原.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继承了这些思想,并提出精气养生论和精气感应论,对两汉气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吕氏春秋》的气思想是秦汉气论哲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黄觉弘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10
“孔子作《春秋传》说”首见于清人张沐《春秋疏略》 ,再见于清人许伯政《春秋深》 ,三见于近人毛起《春秋总论初稿》 ,非始于姚曼波女士。姚曼波女士《春秋考论》的考证推论充斥着穿凿附会、武断臆测。 相似文献
8.
陈仁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28-32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9.
《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守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0-33
《易经》与《老子》之"道"及其"反"、"复",既有表面上的用词相同、相似之处,又有概念内涵上的相互关联之处,还有其所反映思想上的不同之处。《老子》之"道"为点、是生成的原因,《易经》之"道"为圆、是被生成的结果;《老子》之"道"为水,《易经》圆"道"上的《坎》、《坤》也象水;《易经》中"反"、"复"同义,《老子》中"反"、"复"之义相反。《老子》通过阐述"道"之"反"、"复",反映出与《易经》不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尹邦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61-67
“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佛教诸宗集中讨论的主题之一。《华严经》号称“经中之王”,虽然对“佛性”一词罕有提及,但历代以“佛性”为此经宗旨者大有人在。细读经文可以发现,经中所明“佛性”之义略同于“法界”,与《涅槃经》等专论“佛性”的经典尚有差异。与吉藏等十二家讨论“正因”“中道”的佛性论不同,《华严经》从“佛果”的立场来展开,可谓独树一帜。更为特殊的是,此经不是泛泛地对“佛性”做出界定和描述,而是突出了佛性的“用”,并以此对全经通说的菩萨行给予了深刻的解释。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对“性起”的宏福阐释,彰显了华严宗的理趣、汉传佛教的丰采。 相似文献
11.
孙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54-58
现代经济是知识的经济,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智力产品,一经使用便会为权利人带来巨大的财产利益,因此,应将商业秘密作为财产权加以对待,限制权利人滥用权利。侵犯商业秘密权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侵犯商业秘密权。对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法律救济形式主要有禁止令救济和赔偿金救济两种。 相似文献
12.
荆三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95-102,126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是在详尽讨论了大乘心性学说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在修证止、观时的心理特1征,被称为十禅境。由于境由妄起,故又称十魔境。色阴十境是修定者在实验亲证时的心理机制,表现出联想、再造的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十境既是对修定者心理状况的详尽描述,也是引导修行者对治妄心的印证。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是其对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宗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早期基层工作经历、主持福建和中央工作经验的实践养成;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之中。其价值意蕴在于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彰显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黄文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55-59
王阳明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也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乐”思想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心灵经历艰苦磨练的亲悟。本文认为王阳明所说之“乐”是本体、工夫和境界的同一,是人的基点、人的追求和人的归宿的同一。王阳明的“乐”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生命的存在与本质,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灵的恬静与和乐。 相似文献
15.
胡家祥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6):31-36
中国美学的“志”范畴兼指人类理想和自由意志,因而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志”潜在地制导着心灵的双向运动,赋予审美活动以理想性、超越性;它在个体人格修养中居于基础地位,从根本上推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并制约着气、骨、意境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31-434
企业财务风险从表现形态上看,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现金流的短缺及流动性迟滞所带来的支付困难上。而企业现金流的状况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企业财务风险一般可通过企业产生现金流的主要环节,如产品销售、投资、技术创新、融资等活动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来重新审视正处于困惑阶段的现代人类文明,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被我们用一种依靠过度消耗自然资本来谋求发展的方式,就可以得出: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单独从经济发展方式去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看,我国长期以来在三农问题中存在着"边缘思维"现象,将三农问题置于与其它产业的关系中或在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中进行分析,以期获得解决.这种"边缘思维"现象的逐步形成及定格,以思维惯性左右着三农问题的思考方式及路径选择,使农民这一关键因素长期游离于中心之外,进而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对"边缘思维"的突破亟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农民认识的深入,二是加强农民自发趋势与制度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吴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4):9-13
突破前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突破前人的历史。只有突破前人,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才能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指导新的实践。突破前人既是人类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生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轨迹。突破前人是有规可循的。突破前人必须既要善于继承前人更要勇于超越前人。继承前人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核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是分析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超越前人的前提是潜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核心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键是发扬锲而不舍的理论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汤晓颖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72-74
现代艺术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科学和艺术联手,艺术创作思维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动画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形式,既是艺术的研究也是设计的应用,这种艺术思维是开发动画原创作品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