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意识调查,了解少数民族人才的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与交际信心和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进而探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训计划如何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校外语教育比较重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文化的多元性、互动性以及发展性方面重视不够。加强多元文化互动具有其理论依据及意义,交际双方要克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交际障碍,进行平等的对话式交际。高校外语教育既要关注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也应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加强多元互动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定型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作为交际的初始预测,定型有利于加快交际中的信息加工,简化认知过程。但当前复杂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共生的现状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型这一心理认知策略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建立某种定型来概括文化差异,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了解;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定型所带来的概括偏差,阻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因此,从文化多元共生的意义出发,重新审视“文化定型”,探析多元文化视角下“文化定型”的“破”与“立”对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有助于增强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保证了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促使多元文化交际日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我们与世界的对话逐渐频繁,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即反映了多元文化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相互交织产生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文化认知作为某种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活,思维.语言习惯.价值体系的结合体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没有文化认知,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便无从谈起。正确认识到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影响将深化交际者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语境认知能力,从而有益于动态的跨文化能力的形成,顺利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是我国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跨文化交际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心理环境与跨文化交际、时间观和拜访习俗方面的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差异与跨文化语用失误等对社会交往尤其是国际交往有严重影响。减少此类影响,促进交际效果,需要培养对自身文化和交际方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移情能力,尽可能提升对异域文化或多元文化的敏感性、提高情节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的文化符号,以词为介,印证历史,续写未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碰撞为俄语注入了时尚和活跃的元素,突显时代特色成为俄语词汇教学中关注的话题。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俄语词汇教学对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文化是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同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时容易沟通,障碍甚少。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相异的风俗习惯、迥然的价值观,都会使人们在交流时出现交际障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种族优越感、思维定式、偏见和相异的文化背景方面。要想扫清这些障碍,使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就应该遵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更应该摒弃各自的民族偏见,尊重别人,以诚相待,共同来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问题,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分析,提出了解文化背景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文化差异比较是提高语用准确率的保证;差异性文化的发展确保了跨文化交际与时俱进的观点,从而得出了文化差异解读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下我国大学英语多元文化教学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强烈冲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首先分析并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而后根据莫兰的能力结构理论以及后现代课程理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提出多元文化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和实施原则.本研究旨在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大学英语多元文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而当代大学生是国际化人才的主体,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当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情感能力的研究和教育现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情感能力,包括对本国和外国文化的情感能力,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对本国和外国文化情感能力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