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我们对个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往往过多地强调其主体的自律性,事实上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始终都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道德行为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个体道德行为必须要得到社会的反馈,必须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保护,这是道德行为主体能否将自身的道德行为恒常持久地坚持下去,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对道德行为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表明在物质方面我国整体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同时社会道德的不断下滑是每个国人切身感受的事实。文章从个人行为成本与行为效益角度分析研究了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指出导致社会道德缺失的具体原因有很多,这些因素共同加大了社会道德行为成本,同时减少了社会道德行为效益,并且无形作用于个人具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道德态度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则、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倾向构成。道德态度具备社会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四个基本特征,具备社会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导向四个基本功能,具有影响道德判断和选择、影响道德行为方式两个主要作用。道德态度与道德价值观有所区别,但联系更为密切。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二者的背离也比较常见。道德态度的形成要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形成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强化与观察学习的交互作用,其影响的内部因素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分化以及社会经验,外部因素在于父母、教师、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社会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一切活动都以选择为前提.师德选择是教师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师道德行为的条件.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是自由与责任、心理机制与社会机制的统一.教师应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基本途径去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道德行为发端于对道德情境的认知,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并权衡利弊得失,作出道德抉择,产生道德行为意向并付之于实践,内部道德动机转化为外部的道德行为.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价值取向、认知能力、移情能力、意志水平、角色意识、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其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而道德素质是道德人格的基础,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大学生道德素质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凝集点和辐射源,大学生的一切道德现象都可追溯到其道德素质.因此,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卢梭曾说过:青少年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降生的是一个有生命的活动的有机体.第二次,诞生的是一个公民,一个开始的以自己的思想思考着,活动着和行动着的个人,诞生的是一个行为具有道德意义的个人.大学生不仅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而且出现了社会意义、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这个自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全德(湛江师院教科所湛江524048)品德是个人的品质道德,是个人在遵循其所从属的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带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上的改变,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产生矛盾性心理特征,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已无法满足高校社会道德新关系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加强高校道德心理教育工作,优化道德心理教育环境,丰富道德心理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开展全面系统道德心理教育,发挥道德心理的动力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才能促使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塑造新时期社会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9.
“克己复礼”是为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认为,人的心理感应能力可以促成道德观念向道德行为的转化。道德行为必须由一方主动变成双方互动,才能发挥其自身的功用,造成社会和谐。孔子道德思想体系中的任何德目包括仁、礼在内,都有双向的要求。人人有施予,人人得回报,人际关系便可达到和谐。和是目的,是最高原则。把握了这一点,才可以利用儒家思想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品德是一个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品德结构的四个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平衡的过程。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可能产生不良的品德。加强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考虑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矛盾,以使转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