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关,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是清代徽墨生产比较集中的村镇之一,素称徽墨名村,隶属婺源县浙源乡。虹关地处皖赣交界、春秋吴楚划疆之地,地理位置在北纬29.5°,东经117.8°,是婺北的交通要塞,一条徽饶古道从这里通过。有楹联曰:“吴楚镇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是婺源第一雄关。它在历史上曾显示过重要地位,被称为婺源的北大门。  相似文献   

2.
婺源自唐开元间建县,历宋而元而明而清,明·嘉靖《清华胡氏统谱》卷首记:“由是山水之精英,钟为豪杰之挺出,科第蝉联,簪缨奕叶”,名流辈出,文士游四方,商贾遍海内,他们的活动,使婺源人得以在婺水之源一隅之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造并发展了包括医学在内的丰  相似文献   

3.
位于婺源县西北部的严田村。是李姓最早由外迁入婺源的居住地,始迁者为李德鸾。光绪《婺源县志·寓贤》中“李德鸾”条记载:“李德鸾,字匡禄。才气过人。其先世京。本大唐裔,因黄巢乱避地歙之黄墩,由黄墩迁于浮梁之界田。至德鸾始寓婺源严田。时婺隶南唐,异元二年戊戌(公元938年),诏举卓异,有司以鸾应制,历扬中外,所至有声。累官为散骑常侍,赠金紫光禄大夫。厥后子孙蕃衍,英贤辈出。”  相似文献   

4.
商汤“还亳”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商汤胜夏后“还亳”之亳为“南亳”或“北亳”的观点,考之文献和当时的实际情况,难以立脚。“南亳”和“北亳”说在考古上得不到佐证。汤“还亳”之亳应该是郑州商城,这种说法,对应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也与成汤灭夏的历史状况符合。  相似文献   

5.
古徽州(现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交界的安徽南陲。东有大障山。西有浙岭,南有天目山,北有风光秀丽的黄山。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隋置歙州。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歙州始领歙、休宁、黟、婺源、祁门和绩溪6县。治歙县。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仍辖6县。位于群山盆地的休宁、歙县的岩镇(现徽州区)、古溪、黄墩、潜口,休宁万安、阳湖等是徽州早期的移民村落。现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原属休宁县所辖,历史上有“十里樯乌”、“一邑总市”.“皖南巨镇”之称。  相似文献   

6.
虹关古村镇概况 虹关,于南宋建炎年间詹姓建村,“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因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关.位于皖赣两省交界处。为春秋时期吴楚划疆之地。浙岭道旁还保存有“吴楚分源”古碑一方。古为徽饶交通要塞,有楹联日:“吴楚镇钥无双地,徽饶占道第一关。”地理位置在北纬29.5°,东经117.8°。隶属婺源县浙源乡。是婺源县最北的一个古村镇。被称为婺源的北大门。  相似文献   

7.
婺源的“文化生态”资源,既有种类众多,总体质量高的优势,如历史古迹、古村古建、名人与纪念地、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等,也有文化生态资源分布不均,亟待整合的必要。 做好谋篇婺源民俗文章、布局婺源建筑蓝图、做足婺源民艺功课、深挖婺源徽商史实、整理新安医学成就、讲好婺源传说故事、尝试婺源教育“复古”、扮靓婺源生态环境等工作,是完成“婺源·徼州文化生态保护”工程,达到摘掉“实验”的帽子,顺利过渡到“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战与日本的南进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的总的战略企图,分为侵占中国、“南进”和“北进”三个组成部分。实现这个战略企图的次序则是“先中国,后世界”,首先进攻和独占中国,实行“中间突破”,然后实行“南进”或“北进”,或者“南北并进”。中国抗战粉碎了日本的“中间突破”计划,困住了日军的主力,箝制了日军“北进”计划的实施,延缓了其“南进”的步伐。在中日战争长期化、日美矛盾尖锐化和德国侵略战争扩大化的世界战略态势之下,日本终于铤而走险,实施“南进”政策,经过从“良机南进”到“有限南进”和“南北并进,优先南进”以及从“优先南进”到“专事南进”三部曲,走上了发动太平洋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宋朝的“轻南”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对边区的政策,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重北轻南”。即统治者重视对北部、西北部边区的防守与经营,而轻视、消极对待西南边区的防守与经营。本文要探讨的,是宋朝的“轻南”政策及其对广西、川蜀少数民族边区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北宋神宗年间范育指出:“治大以重,虽无事不可缓者,西北守边是也。”①南家王象之《舆地绍胜》卷一○四记载:“朝廷御边,重西北而轻东南。”宋朝之所以“重北”,是因为北方有辽、西夏、金等较强民族王朝与之对峙。关于“轻南”,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宋朝对西南边区的统治是以羁縻州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虹关,地处江西与安徽休宁交接处,古有婺源北大门之称。于南宋建炎年间由詹姓建村。现有住户230余户,人口1100多人,因古时地处要塞,又是古代徽州府到饶州府的必经之路。虹关,又名虹瑞关。当时,由于虹关坐落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楚(国)两国划疆之地的浙岭南麓。故有“徽饶古道第一关”之说。  相似文献   

11.
据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婺源县令唐积《婺源砚图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因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者。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琢为砚,由是天下始传。”目前歙砚出土没有早于唐代的,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徽州的刻书和版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徽州地区,古称新安,明清称徽州府,领有今日安徽南部之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江西婺源六县。“徽之为郡在山岭山谷崎岖之中。”①山地和丘陵占地十分之九。黄山、白岳盘踞境内,新安江宛延其间,东下可达杭州,西由间江入都阳湖,北由绩溪可通江南地区。由于多山及气候温和,该区宜于种植杉、松等树木。纸、笔、墨、砚等文房四宝,都是徽州地区的特产。天时、地利奠定了徽州的版刻基础,又由于徽州历史文化的特点,尤其嘉、万以后徽商崛起,财雄势大,更直接推动了版刻业的发展。明人谢肇评曰:“宋时刻本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  相似文献   

13.
<正> 青海湖历代封号 青海湖,备受历代王朝青睐,故屡赐封号。汉代称青海湖为“西海”,王莽曾在湖之北设西海郡,西海之名大著,与东、南、北三海合称中国四海,同享四时之祭。“青海”之名始见于南北朝。“青海湖”之名则  相似文献   

14.
二月上旬,婺源中心区主力,在熊兆仁、余华[注]领导下,于婺西南边境,主动出击,消灭敌人。在镇头店。打垮了赣保独立大队一个中队,活捉大队长。月中,婺源县伪自卫常备中队长齐昌率部进驻甲路,经动员齐昌反正后,用武力迫使三个排投诚,整编为支队一个连。二十日至二十一日,中共浮(梁)乐(平)婺(源)县工委在婺源甲路村,主持召开革命游击区各阶层400人的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婺源县人民政府,选举洪海涛为县长。  相似文献   

15.
《徽州社会科学》2009,(9):27-30
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徽州区,素有“黄山南大门”和“沪杭后花园”之美誉。区政府所在地岩寺南临黄山机场18公里,北枕黄山风景区,东距杭州200公里,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和205国道在此交汇,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94刘公岛     
《中文信息》2008,(2):134-135
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是原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距市区旅游码头2.1海里,乘旅游船20分钟便可到达。它面临水云连天的黄河,北接湛蓝的威海湾,素有“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刘公岛北陡南缓,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线长14.9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处旗顶山海拔153.5米。  相似文献   

17.
《诗·国风》中周、召二南的含义,说者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或指“南”为“南国”。如宋朱熹《诗集传·周南序传》下即谓:文王“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后成王继位,周公居摄,“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被之管弦,以取法后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故“南,言化自北而南也”。但此江沱汝汉一带,周初本属荆蛮之地,后即为楚之封域。《史记·楚世家》虽记有楚人先君鬻熊曾“子事文王”,故  相似文献   

18.
杨芹 《广东社会科学》2023,(2):113-122+287
“岭海”一词,从唐代开始出现,至宋代使用增多,尤其于宋人文集中频繁出现。“岭海”指彼时两广地区,因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而名之;且以“海”名之,其意涵常与濒临之海洋以及孤悬海外之海南岛相关联。唐宋时期,中原人士和岭北士人对“岭海”之观感和认识,很大程度上仍反映在“瘴疠”“蛮荒”“僻陋”等几个方面,这也影响了当时士大夫对任职两广或谪官岭南的态度。“岭海”一词开始被频繁使用,与唐宋时期岭南的开发进程密切相关,也缘于世人对岭南之自然地理环境及海洋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辽代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①宫制也相应分为北、南两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①对此,《辽史·百官志》分别记载北、南两面宫。其中许多地方自相矛盾,错误百出。本文仅就枢密、宣徽、翰林三院作些考辨。  相似文献   

20.
《徽州社会科学》2006,(9):15-15
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婺源松岩里(今紫阳镇)人。朱熹之父,儒林学者称为“韦斋先生”。他幼有俊才,曾游程门弟子罗从彦门,问河洛之学,其理学思想对朱熹一生有深刻的影响。政和八年(1118年),以上舍登第,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由此举家徙闽成为婺源茶院朱氏入闽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