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国际化问题在我国已备受关注。会计国际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要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符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不等于否定政治文明的普适性,承认政治文明的普适性也不等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相矛盾。马克思主义坚持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承认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应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吸收世界各国在政治发展中创造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坚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性与承认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适性相结合,努力寻求能够与世界接轨的政治要素,不仅要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要求各国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可比性并逐步趋同,因而国际会计准则受到了各国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中国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但作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和趋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璟  刘尚瑜 《理论界》2007,(1):241-242
管理会计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实践进行理性认识和指导的规范化理论体系。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和发展管理会计实践。同时,通过管理会计的实践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刘颖岩 《理论界》2005,(10):189-190
发达国家的会计监管机制对维护市场经济次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企业管理、维护投资者利益等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但各国的会计监管机制也存在一些差别。本文从会计监管机构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会计监管人员的地位、会计监管的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存在两种主要会计模式:美英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通过对两大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在正确认识与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其优点,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面对会计国际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国家利益的矛盾,我们究竟应如何抉择?本文从会计系统必须与其运行的环境相适应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结合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
董仁周 《学术论坛》2012,35(1):116-119
法务会计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潮,但从法学等多元视角研究的不多。应基于法务会计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建构法务会计职业、促进会计与法律职业协同发展的目的探讨法务会计基础理论。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工具处理和解决主体财产的非法侵占、损害赔偿、保值增值问题的社会专业活动。法务会计是会计、法律等复合交叉的社会专业活动,具有特定功能和价值,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主体财产安全,能够产生良好的法律、经济、社会、政治功能。文章主要探讨法务会计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目标,以促进中国特色法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潮流,也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会计国际化还带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应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强化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设,以促使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10.
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而会计的国际化协调是在实现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下,缩小或消除各国会计差异的过程。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是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简要回顾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历史,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困境,探讨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