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年前,我国哲学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很大的波澜,人们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对“合二而一”的批判。结果是,“合二而一”臭名远扬,人人避之唯恐不速。“合二而一”成了“阶级调和”的代名词,同时也就成了一顶压人的大帽子。这样一来,“合二而一”的字样,不仅在报刊杂志上消声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曾经说过:“把同一个专门名词用在不同的意义上,是可能引起误解的。但是没有一种科学能把这个缺点完全免掉。”(《资本论》第1卷第215页,注29)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分为二”,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命题,已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熟知。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歪曲,也由于我们过去在宣传上有些不实事求是的地方,对这个命题的看法,引起了一些误会。这是需要加以澄清的。 相似文献
3.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4.
目前,哲学界的不少同志正在对“合二而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有的同志还发表了既有丰富资料又有理论分析的论文。这是一件大好事。它说明由那个“理论权威”、中央文革顾问和“四人帮”一伙所精心设置的哲学上的又一个禁区被冲垮了,说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学术界正在得到恢复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从17世纪以来,黑龙江的别名“阿穆尔”已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但对其由来,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搞清。主要有五种说法:俄国学者史禄国认为,“阿穆尔”是达斡尔语“卡拉穆尔”的转音;俄国人马克认为,“阿穆尔”来自黑龙江的另外一种地方名称“玛穆”,是俄罗斯人发音变样的结果;苏联学者达斡尔斯基认为俄国科学院院士菲舍尔的见解比较真实,即通古斯人、基里亚克人称黑龙江为“阿玛尔”,“阿穆尔”来自“阿玛尔”;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写的《沙俄侵华史简编》干脆认定“俄国人把黑龙江叫阿穆尔”;王鹏林在其《“阿穆尔”的由来》一文中写道:“达斡尔人对黑龙江的称谓有两种:卡拉穆尔和阿穆尔。前一名称是在历史上按照“黑水”的含义译而形成的传统称呼,后一名称 相似文献
10.
11.
12.
“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曹竟成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常说:“我以前常用的‘润芝’一名,是杨怀中先生为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怀中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怀中先... 相似文献
13.
14.
15.
陆定一同志在“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周年之际,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回顾——纪念“双百”方针三十周年》为题,撰文介绍党的“双百”方针的由来。 他首先谈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同时提出来的。他说,一九五○年,关于京剧问题有个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即连其糟粕也要继承下来;另一派说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同志当时给戏剧界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由此,便可以通过“百花齐放”,解决各种戏曲形式同时存在的问题。他接着说,一九五六年前后,随着“三”大改 相似文献
16.
王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111-11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逐步萌发了勤俭建国建设节约型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自上而下在全国发动了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建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发端于东北的劳动竞赛运动: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号召“要出现一个普遍高涨的爱国增产运动”,标志着全国性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始;1952年11月29日,中财委向中央汇报了《关于全国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标志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产节约运动暂告一段落。具体考察这场运动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经济建设和学习党史国史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也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挝的“老”读曰“lǎo”,这是没有疑问的。这里要考释的是“挝”的音读与由来。据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挝”在老挝这一国名中读作“Wō”(窝)。这颇使人费解。佬族人自称为“lao”,并无“Wō”的音。显然,“老挝”这一称谓不是自称,而是由我国史籍记载而传下来的一个他称。据考,“老挝”一词出现于我国史籍,其时间不会早于元代,而大量出现则是在明代以后。现在的问题是,老挝的“挝”在当时是否读作“Wō”?如果不是,又读作何音 相似文献
18.
“世界观”一词,在1800年前后,曾由德国的罗曼蒂克,作为区别于单纯考察客体的综合世界图景,而在主观上、思想上认识世界的意义上开始使用过。修拉埃尔马赫尔从字面上把它理解为“对世界的直观”,而对世界的直观和感情被他看作为宗教的本质。谢林则写道:“我们的世界观是由我们根本的界限性规定的。”这样,世界观在当初带有很主观的意思。(参阅:G·克劳斯、M·布尔编《哲学辞典》,1964年德文版,第599页)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整体。整体布局,在书法上叫章法或布白;在绘画上叫构图或经营位置、置阵布势。主要是指整幅作品的黑白、疏密、呼应等对立统一关系。对立而不统一,就不和谐、不美。雕塑大师罗丹说过:“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份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但这种整体的均衡、和谐,绝不是四平八稳。凡是艺术,都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活动。”具体的说:在书法上,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正文与落款之间以及笔墨情调与思想内容之间的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这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