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汤嘉顺  姜棋桐 《国际公关》2023,(22):121-123
近年来校园暴力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社会话题,为了呼吁社会重视并妥善处理校园暴力,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校园暴力主题的公益广告层出不穷。而女性受害者群体则是校园暴力受害者中较之于男性心理更复杂、生理更为脆弱和印象更加刻板化的一类群体,在公益广告中有不少对女性校园暴力受害者的特殊化表现。本文从相关研究介绍、女性受害者群体的描绘偏好、描绘方式和批评与建议四个角度展开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经历调查研究问卷,对校园暴力特别是生生之间的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中学生暴力行为一般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心理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总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和在父亲职业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实施者的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受害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暴力目击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欧茨笔下,女性始终处于暴力的包围与摆弄中.女性既是无奈的暴力受害者,在反抗暴力的过程中,又沦为暴力的实施者.她们或是追逐金钱以求超脱,或是希望在爱情中得到拯救,可最终爱情金钱都无法拯救她们于暴力.这是男性意识形态下的男权社会导致的悲剧,而女性自身的弱点也是她们悲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暴力是麦卡锡小说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研究其小说的一个突破口。《上帝之子》这部小说延续了麦卡锡一贯的作风,书写暴力,直面鲜血。本文拟采用福柯的权力理论,研究《上帝之子》中暴力与权力的关系,从主人公白乐德的遭遇看现代人在权力下的劣势地位以及反抗权力的悲剧后果,以此表明现代人一方面是暴力的实施者,试图通过暴力反抗获得发声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暴力的受害者,在社会权力的限制中最终成为监狱社会的囚徒。麦卡锡以犀利的笔触谴责现代文明无视人的个性,践踏个体存在的本真价值,进而展现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语言暴力是借助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对受害者实施语言侵害的行为,是引发暴力行为的潜在威胁,它在都市类报纸文章中屡见不鲜。文章通过对2012年6月份《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上所载文章的考察,发现其使用语言暴力有以下表现形式与特点:过度渲染血腥场面和暴力细节;歧视女性,语言暧昧,描写色情化、格调低俗;用词不严肃,缺乏人文关怀;语言粗鄙、轻浮;炫耀财富、虚荣攀比;使用战争化语言,渲染杀气腾腾的暴力色彩;语言要素使用不规范。语言暴力不仅污染语言的生态环境,且损害媒体自身的形象,坚持做通俗而不失高品位的报纸才是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网络暴力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内生性视角看,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在于施暴者“失常”的从众心理,目击者作为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受害者消极被动的鸵鸟心态。从外生性视角看,网络暴力的产生源于网民缺乏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部分自媒体平台经营者的利欲熏心,网络监管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7.
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暴力信息的渠道、动机和目的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得到充分展示,其对暴力信息的认识、感知、处理和传播过程,体现了其解读暴力信息的心理.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认知暴力信息负面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第三人效果"现象,且暴力信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会出现长期性的、态度上的影响.而面对暴力信息的负面影响,政府、学校、家庭三者基于保护动机采取不同的介入行为并不是十分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对于侵犯私人领域的网络暴力,刑法的限制较少。在网络社会,个体不仅无力抵抗公权力主体的侵害,而且无力抵抗私权力主体的侵害。为了确保公权力始终在法律的边界内行使,应当区分刑法介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程度。刑法应当积极介入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私人领域的网络暴力,并且适用公诉程序。对涉及公众人物公共性的网络暴力,应当谨慎适用刑法;对涉及公众人物私人性的网络暴力,有必要强化刑法的保护。“受害者脆弱论”和“受害者不完美论”都是对于网络暴力关注的失焦。网络诽谤“情节严重”的认定过程应是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实质判断过程,其中,精神损害是判断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校园恶性暴力现象无论是内发式还是侵入式,都呈现出数量上升、施暴与受害者群体化、行为与结果恶性化程度加重的特征。在探析校园暴力原因的同时,需要进行防控机制研究,包括建立校园暴力危机预测机制,建立、落实和改进间接和直接防控机制,从而发现校园人身安全潜在问题,改善心理疾病学生心理状态,对违法犯罪进行威慑并增加犯罪障碍,从而促进我国校园安全机制的良性发展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实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警察违法暴力行为,包括刑讯逼供等职务暴力,也包括其他非职务暴力。警察违法暴力根源于警察权的天然暴力性。人们对警察的畏惧与对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警察违法暴力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司法授权、司法监督、司法救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位以及现行警务管理体制的弊病则在制度上催生了警察违法暴力。此外,警察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警察违法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法治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警察违法暴力是具有警察身份的人实施的违法暴力行为,包括刑讯逼供等职务暴力,也包括其它非职务暴力,警察违法暴力根源于警察权的天然暴力性。人们对警察的畏惧与对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警察违法暴力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司法授权、司法监督、司法救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位,现行警务管理体制的弊病则在制度上催生了警察违法暴力。此外,警察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警察违法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法治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仪式中的暴力与牺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暴力作为一个文化主题长久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当今更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紧张话题。然而,在暴力“一剑双刃”的品质中,人们对诸如暴力的体认,对暴力形式和内涵的认识以及在暴力的工具性使用等方面,尚未充分厘清。人类学及文化研究对暴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见解,尤见于仪式理论中。本文试图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释,以经典民族志为依据,对暴力的意义、仪式中的暴力和牺牲的作为进行梳理和阐发。  相似文献   

13.
替罪受害者机制由法国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建构,是原始人类应对献祭危机的策略。模仿欲望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衍生冲突与暴力,致使社会秩序崩塌,献祭危机出现。替罪受害者机制在模仿欲望的驱动下寻找替罪受害者,于是集体迫害者指定带有受害标记的替罪羊。替罪羊将社群内的分散暴力转变为一致暴力,并随着献祭己身净化了暴力,由此献祭危机解除,社会秩序恢复,替罪羊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由极恶者到拯救者的两次变形。勒内·吉拉尔从文学经典、当代原始人仪式中寻找替罪受害者机制的证据,指出替罪受害者机制是人类文化的创世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视家庭暴力的问题,而婚姻暴力作为家庭暴力的一部分,严重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从非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婚姻暴力与性别角色的直觉、性本能、自我本能、情绪、激情、理想、欲望和动机等非理性因素有关,并对如何预防婚姻暴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致使女性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其他权利更无法得到保障。家庭是女性权利缺失的关键。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女性受害者提供专业治疗方法,以唤醒女性意识来提升女性权力和增加女性权利。  相似文献   

16.
和平与暴力--论反全球化运动斗争方式的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暴力是社会运动中常见的斗争方式,二者的并存构成当今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平方式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但暴力的日益蔓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和平与暴力这两种斗争方式孰优孰劣问题,已引起各界广泛争论。总体而言,反全球化运动的本质决定了暴力方式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从长远来看会对反全球化运动自身构成危害;相反,和平斗争方式却更为有效,更为切合实际,它更能推动和促进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暴力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在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中广泛存在。暴力在电影中很难避免,究其原因,涉及人类的快乐本能、电影的视听本质、消费的刺激等诸多因素,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在宏观上表现为显性和隐性,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强权暴力型和黑帮争斗型两类。但暴力本能的张扬必须受伦理道德的规约,否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电影改编中应对暴力元素采取相应的缓释策略,如区别动作与暴力、拒绝对暴力的夸张与渲染、重视电影的终极价值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学术界对暴力与宗教问题的思考,相关讨论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展开,在对殖民主义结构暴力、族群冲突群体暴力、抗争政治集体暴力以及恐怖主义极端暴力等分析中,学术界充分考虑了宗教要素。西方学术界对“暴力”和“宗教”范畴的界定及二者关系的判定具有特定学术语境,宽泛的概念界定模糊了暴力与宗教的外延,也为考察暴力与宗教建构了广阔的政治、权力框架和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美学的三个重要时期,很多学者对暴力审美问题均有涉及,主要观点有:暴力如果以善的名义出场或以善的名义存在,暴力便具有审美价值;暴力的形式可以与其反映的政治、道德的内容分离,可以单独被欣赏;虚拟中的暴力或与观众保持远距离的暴力,也是可以被欣赏的;美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具有审美价值,暴力也不例外。这些观点对现在正确认识暴力审美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9,(6):26-27,15
在采访了来自市郊一所小型中学的16位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之后,我发现了很多欺侮、暴力和其他相关的问题。我对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小学以后欺侮和暴力现象有所增加吗?”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说是的。八年级学生梅雷迪斯说她并没有被欺侮过,但是她曾经见过其他许多孩子成为此类凌辱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