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冉思玮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内核,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典型理论又展现出其独特性:既沿袭着传统的、一般的典型概念,又因为处于战时状态而富有新的内涵。厘清其理论来源、历史作用、经验得失等相关问题是提出新思考的前提,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该时期典型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西南大后方的人口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其变迁缘由包括战争、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家庭、谋生、求学、国际迁移等等,其中战争是中国西南大后方人口变迁的最根本原因,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等原因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大后方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种种专制政策;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设置反动文化机构;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为了放手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中共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进行坚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表现在:强烈呼吁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深入批判国民党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文艺政策”;坚决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书报审查制度;努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斗争,是一场重要的文化思想、文艺理论的斗争,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正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是抗战时期我国文艺界关于文艺理论的一次最大的论争。今天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地来评价这次论争。这次论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针对老弱残民设立多种救济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稳定后方社会秩序,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大后方开发与“三线建设”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群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4):30-36
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开发与三线建设虽无“西部开发”之名,却有西部开发之实,并在开发动因、开发重点、开发区域等方面存在着类似之处。当然,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期,两者也会在军事意义、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分析这两次开发的历程,对于推进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杉本达夫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抗战时期,文协发起的活动中,有保障作家生活、作家权益的运动,也有救助贫病作家的运动.运动得到社会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可是文协内部内藏着难以调整的矛盾,以至成果好像不很理想.政府方面开始给<抗战文艺>以稿费援助.可是,保障公民权方面没有什么前进,相反,言论统制越来越强了.1944年下半年,文协又发起了救助贫病作家运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小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21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歌民谣是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和社会影响上都做出了突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大后方的民歌民谣长期无人问津,成为抗战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应从当时的文学实际出发,从历史主义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文学观来予以评价.其兴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创作时间持续久长,作者众多作品量大;二是地域分布广,影响范围大;三是题材内容社会性强,丰富深刻;四是文学形式灵活多样,精彩纷呈.其兴盛原因主要有下述几点:一是适应抗战文学需求的文学特性,二是文学社团和机构组织的大力推动,三是理论界的强烈支持倡导,四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创作,五是出版界的鼎力相助等. 相似文献
9.
张铭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6):222-230
全面抗战时期,受战时通货膨胀影响,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但与真正意义上的"赤贫阶层"尚有距离,决定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相比战前已发生变化。战前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与教师职级、教育水平紧密相关,而战时大后方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则受到薪金、兼职、家庭负担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战前大学生的主体是社会中间阶层出身的子弟,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呈"橄榄型",战时大后方大学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则截然二分为富裕和清贫学生两部分,清贫学生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主体。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结构的变化,既有战时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国民政府相应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兼顾时序 ,从空间角度选取了几个中心城市的戏剧活动连缀成篇 ,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戏剧运动作出了基本轮廓的勾勒 ,并对一些重要戏剧现象的历史文化意义作出了某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1.
黄宗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3)
抗战时期 ,众多的美术团体、院校和美术家 ,迁徙至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 ,使大后方成为战时美术最为活跃的区域。这一局面的形成 ,不仅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美术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创作条件有关 ,更重要的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特别是中共南方局对抗日美术运动的关注与支持 ,为美术的繁荣营造了必要的政治氛围。美术家们在救亡旗帜的引导下 ,创作热情高涨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科技文化重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大后方转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全国性科技社团纷纷内迁,随着大后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科技社团又陆续建立起来.中国的科技社团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沉寂之后,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又在大后方逐步活跃起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社团为纽带,通过联合或独立地举办学术年会、出版科学杂志、开展科学讲座、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积极推进科学交流、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努力加强科技为抗战服务、为大后方建设服务,对推进大后方的经济开发、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抗战时期大后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武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高等教育 ,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阶段 ,尽管有许多缺陷 ,但它迁移大专院校到大后 ,接济流亡师生 ,从而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在扩展教育规模 ,保证教学质量 ,开展学术研究 ,促进文化交流 ,及直接服务抗战诸方面 ,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4.
范水涛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71-75
抗战时期,陈云立足于10年内战时期我党在白区工作的惨烈教训,批评了许多同志不安心大后方工作的急躁情绪;提出了党在大后方“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基本任务;对大后方党的组织建设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论述,为我大后方党组织在险恶的白色环境中保存并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冉思玮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1):100-104
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内核,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典型理论又展现出其独特性:既沿袭着传统的、一般的典型概念,又因为处于战时状态而富有新的内涵.厘清其理论来源、历史作用、经验得失等相关问题是提出新思考的前提,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该时期典型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水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71-75
抗战时期,陈云立足于10年内战时期我党在白区工作的惨烈教训,批评了许多同志不安心大后方工作的急躁情绪;提出了党在大后方"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基本任务;对大后方党的组织建设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论述,为我大后方党组织在险恶的白色环境中保存并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8.
叶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30-234
抗战时期四川省的米价飞涨,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四川省政府组织成立了物价平准处,对成都市的米价进行平准。虽然其措施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没有维持下来。直接原因在于当时政府对四川的米价平准,只注重对大城市市区内的米价进行平准,却不能有效控制住周边米源供应县份的粮食管理,在米源供应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平价米反而还向市区外流出,造成了米荒和黑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洪富忠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6):10-17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抗战大后方是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除抗日根据地外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具体表现为:维系国共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基础;争取中间势力,为抗战胜利壮大进步力量;繁荣抗战文化,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源泉;开拓民间外交,为抗战胜利营造良好环境.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历史作用,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同,有助于深刻领会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在革命、改革、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20.
余晓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4-107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中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规模扩大、教育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战时中等教育既有强烈的战时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中等教育的发展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的缘故,其次也是由于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然,还有就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