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流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流转方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的法律制度,探索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的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是学术界研究农村土地问题乃至"三农"问题的一个热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受关注。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的法律障碍重点剖析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相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股份合作社虽然出台了立法,但在解决错综复杂的实践问题上仍然力不从心。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需要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评估机制、建立流转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退出机制层面探索其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问题,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是一种不同于农村承包经营权租赁与转让的特殊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本质属性是物权性次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创设.立法应当在总结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转包的结果是创设与永佃权相当的次级承包经营权,对次级承包经营权进行准确的法律塑造.  相似文献   

5.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该制度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2007年1月至2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研究项目组"进行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调查,试图以实证的方式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权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这种限制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不利于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因此,应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法律层面上适时放开对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严格限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为了平衡农民的生存利益和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的预期稳定性,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规模和范围以及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适度集中的时机。为此,可以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为了平衡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益和流入方的经济利益,必须严格管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耕地用途。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还应该平衡兼顾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土地问题解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对此都有相关规定。但是,由于立法的缺陷,造成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界对此也产生很多争议。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性不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受其自身因素的限制,而且受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就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现状、存在的法律缺陷及由此产生的弊端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的分析和立法现状的介绍,认识到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关系和流转关系进行立法的重要性,从立法上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与传统农地利用权相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四个方面特色明显: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初始分配贯彻公平原则,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特殊的农村承包经营户;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更加注重权利的流转;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存续期限,但期限较长。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内涵界定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前,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内涵重要理论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存在以"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转移(或者让渡)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动"等为实质内容或依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内涵的不同观点,其内容差异大,且都存在明显不足.统一采用法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名称是界定其内涵的关键.依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包括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型流转和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保留型流转这一客观事实,应以"移转(或者转移)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部分权能"为实质内容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内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概念及其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从保护农民权益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提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相关立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及征占补偿保障制度等合理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好的落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肯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静态的物权质变为一种可自由处置的财产或生产要素,即财产化;而这样的变化将促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转化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虽然社区统一组织的全员土地股份合作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现行《承包法》所确立的农户自愿流转方式已经能够支撑不同规模的经济形式,应是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转型较为现实的道路。目前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转型之间的关系,清晰描绘新农村经济体制目标和内容,然后探索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为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从程序法角度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组织机构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实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宪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土地承包经营法》、《农业法》到《物权法》,我国围绕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立法实践,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立法目标经历了从确保农民"温饱"向促进农民"发展"的转变过程,通过农民的生存保障确保农村稳定和确保全国粮食基本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状况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呈现出由有期限权利向无期限权利发展,由非商品性权利向商品性权利发展,由非融资性权利向融资性权利发展,由身份性权利向契约性权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丁关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