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指南,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途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但由于诸多方面的不协调,致使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顺利推进,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涉及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都应以和谐的理念引领,通过政府提供和谐的政策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谐、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和谐的成才观、社会营建和谐氛围等多方联动机制,确保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从民生层面来讲,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解决广大高校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问题,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意义重大;从学校层面来讲,大学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校、社会以及用人单位都要主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相互协作,勇于承担责任,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以多种方式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就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变单纯的就业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4.
冯冰淑 《金陵瞭望》2007,(18):75-76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党委、政府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应该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扩招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本就很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形势更加严峻。文中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出发,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应对策,指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学校、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共同责任,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及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6.
马千山 《金陵瞭望》2008,(14):35-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于充分就业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充分就业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第二号任务”。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等因素与充分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 ,为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中并不存在那些无法克服的产业成长、就业吸收、分工扩张的条件,关键仍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加速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从而通过农村工业化的新发展阶段,为解决充分就业找到新的途径,使农业改造和就业问题共同得以解决。要适当地调整价值观念,把“充分就业”和“增加休闲”结合起来,充分吸收东方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产结构、需求模式和生活方式,使社会、经济、人文三者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抑制我国社会充分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政府施政的基本纲领,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政府正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劳动者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形势严峻,究其原因既有客观体制的因素,又有运行机制的原因,还有微观主体失业者自身的问题.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进一步稳定,笔者提出了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改进工商管理制度,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就业市场的缺陷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有关政策制度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影响。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有: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作好准备;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深化有关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充分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都关注的话题。学术界、教育界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思维和研究成果重点集中在如何提高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方面。从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关系这一现实出发,提出了充分利用血缘、学缘、行缘等丰富的社会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并探讨了加强社会资本,扩大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地分析,从社会环境、个人素质、学校和企业角度探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指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就业问题与个人和社会息息相关 ,一方面就业问题与劳动者直接相关 ,每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就业百分点 ,都会牵涉到许多具体个人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 ,就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劳动力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大量的失业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极有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 ,就业问题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科研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 ,我国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应加大力度 ,进行分析、预测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以宁夏为例,从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宁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为宁夏乃至全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就业结构、人口和家庭结构,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构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争后一段时间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从出生人口、分年龄段人口、城乡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各行业就业人口等方面分析了宜宾市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状,指出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关键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其偏高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医术变化、统计误差等。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坚持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提供人口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贵州省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虽然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仍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分析贵州民族地区现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贵州民族地区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社会稳定又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为此,在经济工作中,政府必须尽一切可能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是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虑,我国的财政政策目标必须从经济增长调整到充分就业上来。只有在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之后,才能真正获得经济稳定,才能切实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政府促进就业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并将列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我国劳动力就业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处理好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的关系,积极探究政府促进就业的着力点及其思路,搞好政府促进就业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就业目标,使其尽快完成从在校生到社会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生力军,其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需求意识、质量意识和适应社会的意识,正确处理就业中的各种矛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四年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应体现出突出重点和形成系列相结合、社会需求与主观兴趣相结合、寻求个性发展空间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治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