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时期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反映了不同时代主题,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新时期、新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观和人学思想的创造性的发展。实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的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层次、新时期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成为我国实现"十一五"计划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事实,同时也是我国的基本理论现实。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就不能满足于纯思想的逻辑演绎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更不能把它政治化而归结为官方哲学,而应以开放的视野从多维视角来把握,即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力量、实现机制、文化基础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来研究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完整内涵和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和群众观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且也是一种实践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它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一个历史事实提升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结果,本质上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性精神的反思。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整体,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思想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其他哲学和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的内容和它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特征。这种考察将为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特别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不少论者在论述时往往两者不分或相互取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或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相结合,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领悟唯物辩证法,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在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提高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从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出发,揭示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首要地位;从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发展的横断面和纵向发展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召开之后,我国在一定时间内,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依据和手段。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不谋而合、丝丝入扣,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探索,会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入手进行分析探索,希望可以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其社会形态理论要求坚持全面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要求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则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其贯彻和落实时关键也就是要时刻将人铭记于心,做到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根、发展之本、活力之源和创新之基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必然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引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大学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用科学发展现作为其指导思想,确立“以师生为本”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大学文化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着力推进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这种阐述中,有"五个是"的提纲挈领式的定位。其中,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的最新的成果。这一论断奠定了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学术"话语权"基础,奠定了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发展的实践逻辑基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定位和创新价值,为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指针,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由物到人的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本文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机制、实现类型、发展动力、实现目标、实现发展的途径等内涵进行探析,以实现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