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发起的一项联合国社会发展会议报告显示:如果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尽职尽责的话,那么到2015年,世界上的贫困现象将大幅度减少。该报告集中回顾了90年代订立的7个相关目标,即将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缩减1/2;保证所有的儿童入学;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解放妇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产妇死亡率;大力推广生育保健服务设施;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发现:随着9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的加快,亚洲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而非洲收效甚微。在拉丁美洲,收入的不平等制约了这一…  相似文献   

2.
1990年3月,世男各国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实现全民教育的“最紧迫之事就是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并庄严承诺到2000年使所有儿童包括女童接受并完成初等教育。5年后的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到2000年普及女童的初等教育,并争取确保在完成初等教育方面的两性平等。”一首先应该看到,战后50年来女童教育和妇文扫盲(两者密切相关)有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的女童初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970年为80.5%,到1990年增至92.5%…  相似文献   

3.
第34届世界经济论坛于2 0 0 4年1月2 1~2 5日在瑞士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2 1 0 0余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出席了本届论坛,就当今世界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建立安全与繁荣的伙伴关系”。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兼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在会上指出,为了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各国间必须寻求建立繁荣与安全的伙伴关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呼吁发达国家把精力集中在消除贫困问题上,以实现2 0 0 0年千年峰会确定的到2 0 1 5年在全球消除贫困、饥饿和疾病的目标。一伊拉克的…  相似文献   

4.
自从马尔萨斯 1 798年幻想过度拥挤和饥饿将导致世界末日以来 ,学者们关于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之影响的争论一直都很激烈。最近 ,联合国人口基金 (UNFPA)公布了一份报告 ,认为家庭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阻碍了发展并导致了贫困。报告认为 ,如果世界各国在 2 0世纪80年代控制人口 ,每千名妇女少生 5个婴儿的话 ,现今世界面临的贫困问题本可以减轻三分之一。这份报告得出结论 :要克服贫困 ,各国政府应采取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并与健康不良、生育过度、文盲众多和歧视妇女作斗争。人口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呢 ?过去的几十年里 ,…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随着暴力冲突增加以及受气候变暖影响,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将重新出现增长。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在2016年有8.15亿,占全球人口的11%,这比2015年多出了3800万。而饥饿人口猛增的原因首先是全球武装冲突增多以及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报告指出,大约1.55亿5岁以下的儿童发育迟缓,而5200万儿童消瘦和营养不良。报告表示,这些趋势不仅由冲突和气候变化所导致,而且也是饮食习惯显著变化和经济放缓引发的后果。而在非洲的南苏丹、尼日利亚东北部、索马里和也门等地区,这个危机更加的突出。在过去十年,由于冲突不断增加,而且这些冲突呈日益复杂化、难以应对的趋势,悲伤的是,世界上粮食不安全和食物不足儿童的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冲突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消除贫困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去年12月18日作此宣布时敦促所有国家遵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的承诺,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帮助贫困者改善生活,并再次强调贫困问题影响着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它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300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在 1 987年作出了“到 1 990年消除儿童贫困”的保证 ,这成为澳大利业贫困研究的转折点。当时研究的注意力或是集中于确证贫困统计数字 ,或是批驳总理的这一承诺。然而这些研究始终未能实现其目标。首先 ,一直到定于 1 990年举行的下届联邦选举 ,研究者也未能获得新的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 ;其次 ,衡量贫穷与否所使用的方法———基于 2 0世纪 70年代贫困委员会所确定的贫困线 (亨德森贫困线 )———开始受到那些有意怀疑贫困统计数字的人的攻击 ,他们预言儿童的贫困 (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贫困 )在 1 990年仍将存在。此…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儿童贫困,我们必须在欧洲范围内进行跨国的政治战略交流。”在柏林召开的首届儿童及青少年救助工作联盟(AGJ)欧洲大会上,该联盟主任彼得·克劳施(Peter Klausch)如是说。这次为期三天的欧洲大会的主题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融合政策与实践———非正式的学习”,由儿童  相似文献   

9.
人口状况及其各种变动既然对贫穷、就业、饥饿、住房、教育、环境、老人、婚姻等社会问题有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因此,为了有利于缓和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深入地研究人口的各种变动,探讨最优的人口发展目标。鉴于人口发展目标问题内容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既包括人口自然变动,又包括人口机械变动、人口分布和人口社会变动;既包括人口数量变动,又包括人口质量变动,不可能在本讲中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所以在这里将着重阐述确定最优的人口自然变动目标的问题。确定未来人口自然变动最优目标的原则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政府和人口研究工作者都在纷纷研究未来人口自然变动的最优目标问题。据1977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趋势与政策》的报告,在世界各国中,“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该国发展有影响,需要接受并希望通过干预改变目前人口发展状况”的国家约有156个,其中态度积极的有40个(包括21个发达国家和19个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幅员广阔,至今仍有800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妇女占有很大比例。妇女一般脱贫致富能力较弱,因此中国政府把消灭贫困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向绝对贫困宣战。要求帮助妇女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已成为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探讨和实践的重点。从1994年开始,江西省妇联(简称省妇联)和香港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发展中心)偿试将扶贫  相似文献   

11.
正着力实施:务必做到"五个精心"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以下简称"规划二期")是新一轮"蓝天计划",其目标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利用3—5年时间,重点在50万人口以上和孤儿数量较多的县(市)建设一批儿童福利设施,新增孤儿收养安置床位3.5万张,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基层儿童福利设施网络,确保孤儿得到妥善安置、良好抚育。为做好二期项目,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时代繁茂的枝桠下,一边是发展与和平依旧构成了全球的主旋律,另一边却是摆脱贫穷并未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有报载,全球的财富在过去的50年中增长了7倍,可令人遗憾的是世界的繁荣并未减少世界贫困人口的数目。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仍有10亿以上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其中半数以上的人每天都在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缺乏收入来源,而且也享受不到任何教育、保健、就业等基本社会福利,每年有1000多万人在贫困与饥饿中死亡,远远超过了战争造成的死亡。贫困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一项研究表明,德国贫困儿童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工业国家.2005年3月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赖因哈德·施拉金韦特在柏林说,现在德国有1/10的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人类为了继续生存而将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的一种活动。教育一般有三种形式:(1)家庭教育,(2)社会教育,(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分为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往往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往往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各民族都有自已的传统教育方式,都按照各自的方法培养新生一代,使自己的民族得以繁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 ,是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改善全体人类的福利。1 96 9年 1 2月第 2 4届联大通过《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全面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其中包括充分就业、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消除贫困、向所有人提供健康保护、扫除文盲、保证义务初级教育的权利以及向所有人特别是向低收入和多人口的家庭提供充足的住房和社区服务。1 994年 5月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的联合国的《发展纲领》明确指出“发展是一项基本人权”,强…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指由特定收入水平所决定的一种生活状个处于这一状态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社会其他成员,甚至难以维持生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贫困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贫困,任其不断积累,将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直接制约我国在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上还属于世界上的穷…  相似文献   

17.
尽管妇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很长一段历史(见Bryson 1992,Jayawardena 1986;Ku-mar1993),国际妇女运动的概念还是最近才出现的,提出这一术语的评论者普遍将其与1975年在国际妇女年举行的联合国会议联系在一起(见Dagenais ahe Piche 1994,Heyzer 1995;and Canadian Woman’Studies 1997)。1975年,墨西哥举办的第一届联合国妇女与发展大会使人们注意到官方缺乏对妇女生活与妇女利益的关注。因此,妇女运动明确提出应将“平等与发展”作为全世界提高妇女地位的目标。与此相关的一项“世界行动计划”列出14条有关“提高妇女受教育机会、改善就业前景、增加平等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和提高福利”的最低目标(Young 1993:25),世界行动计划(Word Plan of Aciton,简称WPA)还要求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机构以提高妇女的地位、承认妇女所做的未得到报酬的工作并且重估传统性别角色,联合国将1976-1985年称做联合国“妇女十年”。  相似文献   

18.
正"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开篇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个"全面胜利"的成绩表现在:(1)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2)全部摘帽——832个贫困县;(3)全部出列——12.8万个贫困村;(4)得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寿命更长了自1950年以来,人类的预期寿命从48岁增加到72岁。仅2000年至今,全球的预期寿命就增加了6岁。早夭的儿童减少1960年,全世界有1/5的孩子在5岁生日前就去世了,而今,25个孩子中24个能顺利长大。自2000年以来,世界上最贫穷的97个国家中有96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有所降低,叙利亚除外。在非洲,儿童死亡率减少了一半。欧洲人幸福度提升以波兰为例,对自己的幸福指数能打7分以上的人从1991年的12%上升至56%。英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立陶宛、捷克和西班牙等国的人们也自感越来越幸福。  相似文献   

20.
印度自独立后 ,历届政府都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纲领。几十年过去了 ,印度的贫困问题依然令人担忧。据印度计划委员会的统计 ,1 973— 1 974年度 ,印度贫困人口总计 3.2亿 ,占人口总数的 5 4.9%。其中 ,农村贫困人口 2 .6 1 3亿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5 6 .4%。到了 1 993—1 994年度 ,印度总的贫困人口仍然有 3.2亿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保持在 2 .44亿。尽管印度政府每年都制定各种消除贫困的计划 ,向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落后阶层提供各种福利和援助 ,但贫困人口总数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虽然贫困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百分比由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