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齐 《东西南北》2009,(1):58-58
一个来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一个他仰慕已久的职位。可是,等他上班后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但文凭低,而且能力也低。更可气的是,那个上司还一天到晚对他指手画脚,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气之下,他辞职了。不久,他又找了一份新的工作。这次,他是在完全了解了自己的上司后,才决定去上班的。他的上司不但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业务能力也很强。他想,只有跟着这样一位上司,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相似文献   

2.
肖涛 《唐都学刊》2005,21(1):10-13
昌耀是“一个 1 7岁便以纯正与诗结缘的人”。他的诗歌创作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初 ,但他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是在 80年代。评论界关注比较多的也是他复出后的作品。然而 ,昌耀早期的作品与他复出后的作品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诗人在早期创作中以自然为主要题材 ,表达了他雄奇壮美的、质感坚硬的、粗朴自然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胡适对旧体诗的态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大致呈现出由求学阶段的反思纠弊,到文学革命时期的批判趋新,到新文学落潮后的平心而论,再到晚年寓居美国后归于通达公允的轨迹。这种变化及其诗论中所表现的矛盾性,暗示出他已经意识到在对待旧体诗这一文体上所遭遇的困境。因而他在看似激进的批判后,逐渐归于理性。而他在公共视野之外对旧体诗的"亲密接触",则说明他在经历了新旧诗长久的对抗后,最终走向了和解。胡适态度的转变也就成了对旧体诗存在价值的一种体认。  相似文献   

4.
沈某回家     
张小琴 《社会工作》2008,(15):41-41
通河街道安置帮教对象沈某,今年50岁,小学文化。他从小学毕业后就一直无业闲荡在社会上,因盗窃、倒卖票证多次被判刑入狱。他在监狱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相似文献   

5.
朱之瑜(1600—1682),字楚玙又字鲁药,晚年号舜水。明亡后,他在浙江、福建沿海参加抗清活动,曾多次去日本和安南。抗清活动失败后,他在日本居住二十二年,最后老死在日本。他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他的哲学思想是在他的书信、文章以及答问中表述的。他反对佛教,批判宋明理学。他反对“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坚持“圣贤履践之学”,注重实功、实用。他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在自然观方面没有什么论述,在认识论方面有许多卓越见解。  相似文献   

6.
王苍身世考     
王苍,原名王杏东,"王苍"为其晚年笔名。他不但擅古体诗、古琴、探研金石碑帖、佛学,还长于中国乐律史的研究,且精于书法,格调高古。王苍曾长期在青岛工作,退休后又从外地回到青岛,直至逝世,在青岛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7年。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他逝世后的三十余年间,对于他的身世,青岛的文史研究者、收藏家、艺术界的相关人士几乎无人说得清楚。于是,  相似文献   

7.
宋清润 《东西南北》2014,(21):25-27
巴育在议会全票当选临时总理,身兼陆军司令、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主席、临时总理、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主任四大要职,是近22年来手握权力最多的泰国总理。政变前他是救世主,政变后他是最合适的国家掌舵人,但上台后,他会将泰国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8.
2001年初冬,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一名受聘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身殉职。他走后,远近乡村的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追忆。他,就是七里坪福利院院长,年仅56岁的程宗焰。  相似文献   

9.
《青岛画报》2011,(1):80-83
与"冯小刚"三个字相关的是光影世界中的嬉笑怒骂,冯氏幽默和冯式喜剧已经烙印在了中国电影史册中。他回忆说,《半夜鸡叫》是他小时候在礼堂中看过的最好的一部低成本影片,从此喜剧和想象力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并在他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后爆发了出来。然而他能拍的不止喜剧,《唐山大地  相似文献   

10.
双面苏荣     
《东西南北》2014,(17):26-28
初到江西,苏荣笑称自己只是一个新公民,在公开场合,他更是有揭露潜规则的勇气。他说,“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是典型的两面人,在台上人前是正人君子,满口马克思主义,在台下人后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敢做。”最后,他把自己变成了他当初反对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1.
正今人提起赵孟頫,无不高山仰止,殊不知他也曾度过一段黑暗时期。那时候没人喜欢他、喜欢他的字,说起他的书法作品,竟全是恶语相向,以否定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赵孟頫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南宋灭亡后,他回故乡闲居。后元世祖忽必烈搜罗天下俊才,有人将其上荐,忽必烈竟惊呼其为"神  相似文献   

12.
笑话     
小儿麻痹有一次在日本的地铁中,有位得了小儿麻痹的乘客在月台慢慢地走,他一跛一跛的,走得甚是艰难。此时,有个调皮的年轻人看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在后面学着他一跛一跛的姿势走,不但从后面追上他,甚至与他并肩同行了一段距离。他觉得很好玩,小儿麻痹的乘客非常无奈,没有理会他,仍旧依自己的速度前进,那个年轻人又索性超过他,然后再放慢步伐等他赶上来。  相似文献   

13.
贺中 《青岛画报》2011,(3):84-87
20年前,他扮演了《牧马人》中的许灵筠,他俊朗的外形、忧郁的气质,使他迅速成为新一代的"偶像"明星;1984年以来,他和陈佩斯在春晚上创造了众多经典的喜剧小品,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喜剧明星离开春晚后,他开公司、玩高尔夫、投资影视剧,如今又亲自挂帅当起了导演,并在大年初一推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座《戒烟不戒酒》。以前的"老茂儿"成了"茂儿导",但他那股山东人的实在、豪爽、好人缘,一点都没变,这不,在本刊的采访邀请发出后,他毫不吝啬地提供了大量的照片,还就相关话题敞开心扉,畅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于是,从山东淄博农村老家来到上海找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他这个仅有高中文凭的年轻人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眼看带来的钱就要用完了,他心情非常郁闷。最终,在老乡的帮助下,他去了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做保安。  相似文献   

15.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得到幸福的德行。他在小城名气很响,"都市佳苑"的豪宅是他开发的,繁华的商贸街也是他开发的,他开着名车来往在公司与工地,是小城首屈一指的有钱人。我不认识他,但很关注,他妻子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的暗恋对象,当初我不敢表白,现在更是自卑,因为她嫁给了他这样的大老板。她家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小村,高考落榜后,我们老师帮她在电视台找了份临  相似文献   

16.
正他因演《芈月传》《芳华》并参加《声临其境》等节目而走红,但仍坚持"戏剧长在我身上,掉不了"。年后到横店的第五天,赵立新等来了一场重头戏。他演魏公馆的主人魏之深,准备离家去找寻至爱。公馆里的女人(刘敏涛饰)和他有着多年情感纠葛,借用催眠术将他带入梦境,试图留住他。在识破诡计后,他挣扎着醒来,女人歇斯底里苦苦哀求。他不为所动,跌跌撞撞去开门,一头栽了下去。  相似文献   

17.
杨泽琴 《社科纵横》2006,21(7):112-113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享有盛名的诗人、学者、剧作家,但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透过其戏曲作品,我们感受到他在明朝覆亡后的亡国切肤之痛,英雄末路之悲,思念故君之哀,充满凄怆、悲苦的内心隐痛;感受到仕清前选择的矛盾痛苦,仕清后的终生悔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到死都没有真正解脱。  相似文献   

18.
朱晖 《东西南北》2009,(4):54-54
考研失败后。周卫又耽误了找工作的好时机。迫于生计,他勉强到一家小公司上班。两个月试用后,公司决定和他签订聘用合同,安排他到宣传策划部工作。周卫心想,专业还算对口,先签吧,在这里边干边等待更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肖虹 《东西南北》2013,(16):18-19
在新闻联播中,他的名字经常在国家主席后响起;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他的贡献颇多;1993年复旦问鼎狮城辩论会,他是顾问;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他就是王沪宁,从学者到“红墙”第一智囊,不是偶然。  相似文献   

20.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2,28(3):125-126
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批评史上,陶渊明无疑都是一位值得反复称道和深入探究的重要人物。他的衰变的家世、他的桃花源式的人生理想、他的五官三休的经历、归隐后的农耕生活,以及他的有关与菊、与酒、与琴等的民间传说,特别是他留下的诗与文,历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