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付蓓 《民族论坛》2006,(12):52-53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直困扰着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英语写作,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学习英语一、两年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写出一篇较好的两百字左右的文章。本文尝试从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出发,以明示——推理模式为基本框架,分别考察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双方如何进行相互合作,并结合课堂实践,试图找到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谚语在语言上具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单句讲究韵律、双句对仗的特点。谚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英汉谚语互译中既要注意内容贴切、语言生动,又要考虑到谚语的文化背景、形象比喻等。做到形式、内容和神韵的统一,即所谓的“貌合神似”。本文探讨了如何达到英汉谚语翻译中的“貌合神似”。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由此着重从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语义理解和思维,比喻和习惯表达,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论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列举近一、两年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归纳了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六大类修辞手法并对其翻译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則,即当英汉两种修辞格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时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应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告英语的修辞格及翻译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灵 《民族论坛》2005,(4):56-59
广告主题句是企业形象战略“CI”(Corporate Identity) 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商品进入市场的桥梁。广告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往往采用修辞格以加强其美学功能,以实现广而告之的广告效果。本文通过对广告英语所采用的修辞格及其艺术效果的阐述与举例,提出了汉译广告英语的基本翻译原则:准确、自然、好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告已经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文性理论自提出以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语篇文本的分析中.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来分析研究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标牌广告语对它的自我形象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标牌广告英汉翻译的地道、新颖及别致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外游客对张家界的印象和评价。文章通过对张家界市区标牌广告英汉翻译错误例子进行剖析,以期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提高翻译水平,提升张家界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奈达的“等效论”与广告翻译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瑛 《民族论坛》2007,(6):48-49
根据广告的功能,广告翻译的最终追求可以界定为劝导效果最优化。据此,广告翻译的基本原则应以奈达的翻译理论“等效论”为指导,大胆创新,力求译出其广告语言符号的“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以达到相似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习语的来源及使用情况,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作一探索.翻译时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尽可能地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及特色、使用情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探讨如何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运用仿拟的技巧,模仿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弥补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意义和风格等方面的损失,提出广告译文必须以目的语消费者为核心,尊重目的语文化.认为语言是广告的核心,优秀的广告语以其精练的句子、独到的修辞及蕴涵丰富的表达打动消费者的心,敦促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仿拟是广告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但是,广告难译,尤其文化内涵丰富的广告语更难译.  相似文献   

12.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品牌名称的翻译.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品牌译名符合目标语市场的文化特征和消费者的期待.因此,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作为品牌名称翻译的指导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层面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英语是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偏向静态性表达而汉语则侧重动态性表达; 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文章从这些差异着手, 通过分析比较, 旨在找出英汉句子翻译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翻译策略和文化缺位词的翻译原则为指导,以民族乐器翻译的特点、目的和标准为基准,对民族乐器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引申法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灵活运用引申法,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更能使译文入木三分,锦上添花。本文试从词、词组和句子三个层面,辅以中英文例句,并通过比较,来探讨如何在英汉互译中进行语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本文初步探讨了翻译的文化现象。本文谈到了以往“翻译”定义中缺少文化的体现。列举一些词、词组、句子,通过英汉对比来探讨它们中存在的一些文化现象,论述了语言中所含的文化现象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反译法实质上就是反面着笔法,具体是由反面落笔处理原文所传达的意思,进而更好地阐述原意,确保译文的顺畅度,也可能是为实现一定的修辞目标.为更好地推广反译法,整体提升维汉翻译效果,文章介绍了反译法的几种类型,包括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正反转换三种;较为详细地探究这种方法在维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思路、要点及措施等,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英汉隐喻性词汇之间存在着诸多异同点,如词汇和理据不同,但喻义和文化内涵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不同,但喻义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相似,喻义相同;词汇相同,但喻义不同等.导致这些异同的根本原因是英汉两国人民所处的语境不同.  相似文献   

19.
英汉习语的修辞方式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炼和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原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较深的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的异同,从而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翻译.本文通过英汉修辞中的比喻来分析对比英汉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语用预设是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语用现象。随着语用预设的多视角研究,学者们发现可以将广告与语用预设两者相结合研究。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购也越来越普遍,网购广告语的呈现决定了商品的销量。本文就是以汉俄网购广告为语料来简明的分析语用预设,以此来发现语用预设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