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当前,女性感染艾滋病问题已成为全球防治艾滋病事业中的突出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联合当地妇儿工委等相关部门在南宁市掀起了宣传热潮,呼吁人们奉献爱心,呵护生命;关注妇女,抵御艾滋。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在艾滋病大暴发的边缘,艾滋孤儿大量涌现并会继续增加,如何对艾滋孤儿进行救助成为当前基层艾滋病救助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力求在全面调查艾滋孤儿帮助现实状况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建立起帮助艾滋孤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交际风云     
《现代交际》2005,(3):18-19
旧闻2004年十大公关事件榜单状元:"关爱妇女,抗击艾滋"防止艾滋病宣传月榜眼:法国文化年在华成功推广探花:二00八奥运经济市场推介其它:F1成功登陆中国CCTV推出"中国经验"品牌节目杜邦"特富龙"事件联想加入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成功推出中消协挑战"霸王条款"康佳倡议积极应对彩电反倾销  相似文献   

4.
“即使我没有钱,你们也能保证我上学吗?”这个问题震撼了全体参加中国“关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高层研讨会的人们。经过一天关于关注艾滋孤儿、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的大会讨论,这位来自安徽的12岁小女孩需要得到一个承诺。面对所有的记者和政府官员.她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她的要求并不过分。母亲因患艾滋病已经过逝,她只希望能够得到母亲无法提供给她的学费。  相似文献   

5.
知名演员蒋雯丽热衷于公益事业.自2002年担任“防治艾滋病义务宣传员”起.她不断走访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孤儿.大力宣传艾滋病防冶知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施贺德称赞说:“蒋雯丽女士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怍用.她的勇气和力量正是我们径应对艾滋病这个21世纪的世界瘟疫时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从“非典”危机看危机公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降临中国大地,广州、香港、北京、台湾……几乎所有中国省份都出现了病例或疑似患者,一时间抗击“非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危机,这个词可谓家喻户晓,但危机的内含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从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防治艾滋病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来,草根MSM组织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草根组织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受到许多因素如社会环境、资金、制度、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分析草根MSM组织的分类情况及草根MSM组织的资金来源、MSM组织申请资金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24日,"四川在线"论坛上出现一张"寻找艾滋女大学生"的帖子:一名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与一名老板发生关系后,感染了艾滋病,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人突然失踪!发帖是艾滋女生的好友,她急切呼吁大家帮忙寻找。此帖一出,立即引起网民们的高度紧张,成都记者和志愿者迅即开展了紧急救援行动。那么,这名神秘的"艾滋女生"最终被找到了吗?她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她是否真的被感染上艾滋?这个让人匪夷所思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到2005年,中国共有超过7.8万个孩子因为艾滋病而失去了双亲或单亲而成为艾滋孤儿,随着艾滋病的蔓延,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3.8万~26万。  相似文献   

10.
艾滋孤儿家族抚育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部分贫困地区出现了“地下卖血”现象,受此影响感染艾滋病毒而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艾滋孤儿也随之增加。根据国务院防艾办2006年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艾滋病致孤儿童已有8644个。而艾滋孤儿人数也将随着艾滋病人死亡数量的上升而增加。湖北省均川镇自1998年首例艾滋病人死亡以来。截至目前,艾滋孤儿总数达140余人。艾滋孤儿在人生历程中将经历严重危机,如家庭结构缺失、经济贫困、缺乏心灵上的关爱等等。为了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最重要的手段是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科学的抚育。合理科学的抚育有利于孩子过上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地成长。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均川镇艾滋病家庭的实证调查,全面分析家族抚育模式的运行条件及运行效果,证实该抚育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的第22个纪念日,今年的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选择这一主题是为了加快落实保护人权和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普遍可及的目标,敦促各国政府修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妇女和边缘人群有歧视性的法律条款;敦促各国兑  相似文献   

12.
世界“艾滋病和人权国际准则”认为,由于绝大多数的传播是在被感染者对自己的感染情况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对他们的歧视和惩罚会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扩大新的感染,也会转移社会对遏制艾滋病有效措施的关注和资源投入。根据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以保护人类自身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运动”的发展和深入,国际市场上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悄然兴起,并迅速传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势将成为今后国际市场营销的主流。“绿色”营销观念的兴起,是与人类社会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密切关注分不开的。早在1972年,联合国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一次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向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强烈呼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纪念首次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一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说:"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我染上了艾滋,平时我很少说话。但是在英国救助儿童会项目这里,我能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的人们佩带红丝带以象征对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关注。而对于很多中国女性来说,关注艾滋病不仅仅是那一天的事情。2003年,中国实施了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即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此后,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进步。本刊记者采访了四位战斗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中国女性,和她们分享工作中的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日益崛起的中国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世界工厂”,在此盛名之下,我们应当深思另外一种景象:世界工厂不能成为世界工地,更不能成为血泪工厂。作为人权的基本要素之一,生命的健康权是任何一个健全的经济体系都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今天中国职业病泛滥的深层次原因大致在于政府监管缺失、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社会组织泛化,以及商业道德匮乏,而这也是劳动者健康透支和健康权沦丧的真正根源。”云南李飞跃新的医疗制度要鼓励医生为善近年来的医疗改革为什么会“不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不仅没有注意到如何鼓励医…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妇女工作的主题。多年来全国妇联围绕“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两大主题活动开展城乡妇女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国妇女九大向全国妇女发出了“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号召。为此全国妇联发展部提出了“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口号,确定了今后5年妇女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决心构建城乡妇女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6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7.5万人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艾滋病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众多非政府组织正在采取新的应对策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近年来,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不断升高。许多女性积极参与到同艾滋病的斗争中来。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回顾她们在过去一年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并对她们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的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达到30%—50%,全球每年有60万新生儿感染HIV。云南个旧市的林丽不幸感染了HIV,她一直浑然不觉,直到检查时,才得知自己是HIV病毒携带者。林丽实在难舍腹中的胎儿,假若胎儿感染HIV怎么办?“艾滋妈妈”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28日出版的《经济学家》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艾滋病:过多的道德,过少的理性》的文章,提醒世人尤其是政策决策者在防治艾滋病的过程中应该慎重的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理性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的“抗艾战争”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5年,全球大约有4000万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500万的速度递增。但是,其中只有大约100万感染艾滋病的贫困人口接受了相应的治疗,每年还有约30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带来的人员和经济的损失巨大。印度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感染艾滋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未来的形势也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