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是专门论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具体要求,科学回答了“怎样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启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召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界定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论述,一是多,引起了概念混乱;二是角度偏,没有真正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本质。准确界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但是理论上的需要,而且会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起促进作用,有利于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两张皮”、“雨过地皮湿”等现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领域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把握其基本特征 ,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历史轨迹、自身规律和高等学校实际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政治性和非政治性思想政治工作过去一般都称“政治思想工作”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才改称“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和“思想”位置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 ,而是内涵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以德治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德治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导向价值、保证作用、激励价值。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 ,没有理想就没有灵魂。“三个代表”激励人们增强党的意识 ,激励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学习“三个代表”、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及其生命线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越到基层越显示出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和人之间一种近距离的接触,是思想的疏导,更是心灵的交流,所以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心理愿望和思想感情。这既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便利,又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在笔者看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围绕三个字———“亲”、“实”、“新”做文章。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亲”。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让人感到亲切平易。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一般在田间地头、车间柜台、校园哨所。这种环境的具体性和现场感,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在新的视野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适应时代的科学体系,用开拓的思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贴近”、“三延伸”。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学生的工作。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示人”和“以利导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而且必须是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纲领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聚合而成的数智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全新的时代境遇,推动数智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成为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数智技术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革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机制、关系、方法等维度的数智化跃升。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布局数智融合时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智技术在不断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赋权赋能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与挑战。数智技术不仅弥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距离、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交互、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供给、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方式,而且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关系、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为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引,统筹数智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以协同育人为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育人生态;以平等对话为形式,建构数智化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技术赋能为依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智化变革。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一些人对生活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及生活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的影响产生了担心和质疑。文章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关联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教育对象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作用,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吸收借鉴西方哲学的理念,并且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单子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局限性,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进而实现教育双方的良好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转变,不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积极构建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才能够步入到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社会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上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方向性的,社会需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进步性方向,在当代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由自在向自为的转型。社会需要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据新的社会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研究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要素中,教育主体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力原理是实现其有效性的理论基础,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充分体现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有边际条件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那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主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为达到自我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身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和行为方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沟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育过程的理论是确定德育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德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过程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二是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过程.显然,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更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前一过程,以致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在德育方法、途径上显得简单、机械,导致德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是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大数据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既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既具备理论上的可能性,也具备现实上的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厘清和明晰"变"与"不变"、"冷"与"暖"、"利"与"弊"的理论关系,进而笔者从内在要求、根本前提、关键环节、重要保障的角度提出四重实践策略,以期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通识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高等教育的方向,也为我国的思政教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思政教育要转向大思政方向,在吸收通识教育的某些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大思政”的“大于思政”、“高于思政”和“等于思政”的格局,即在原来的思政主旨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教育转向以思政为主的包含通识教育在内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语境下的潜进与展开,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反思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和困境,可以为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