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6年,沈从文在《世界日报·副刊》登出一则启事,这则启事显现出他初到北京时与熊希龄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沈从文和熊希龄在北京期间的来往,一方面反映出此时沈从文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在早期的生活、写作中如何呈现与确认自我身份。将此时沈从文笔下的熊希龄和1940年代他对熊希龄的评价做一对比,恰可看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强化了自己对"湖南人"这一身份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北京香山慈幼院始末辑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香山慈幼院始末辑要李友唐北京香山慈幼院,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慈善教育事业单位,在国内外曾有很大影响。本文仅就其建立、发展始末做一要记,供研究近代教育之参考①。一、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及香山慈幼院创办的缘起北京香山慈幼院创办人是熊希龄...  相似文献   

3.
熊希龄并不满足于让孩子们有家庭、受教育和有工作。他认为,孩子们必须具备公民常识,才可算是“健全国民”。  相似文献   

4.
张志军  李金侠 《唐都学刊》2004,20(3):150-156
新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评价。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标志着资产阶级首次对生产方式进行主动调整。新政首次进行了体制创新和建立了混合经济体制。大萧条、新政迫使自由放任主义破产并确立了国家干预主义。新政既防止了美国的法西斯化又防止了美国的革命,确保了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新政带来的制度绩效消除了美国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柯立芝繁荣、胡佛反危机措施与新政之间存着复杂的关系。新政建立了现代资产阶级政体和管理体制,新政中实施的以工代赈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主张。新政以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给美国社会配备了安全阀。新政亦首次进行了环保建设和人力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5.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张连起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于辛亥革命全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深人,而对于同辛亥革命准备相并行的清末新政,深入研究者却甚少;至于对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这两大事件之间的关系,更未...  相似文献   

6.
《北洋官报》应清末北洋新政而生,亦以宣传新政为己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官报》作为一份新式官报,如何展示和报道新政。首先是邸报部分。邸报与篇首圣谕广训、京师风,-t的图画.三者在官报初创之际,共同构成了报纸内容的仪式性空间,暗示了皇权秩序的象征性存在。文牍部分是《官报》宣传新政的核心所在。其意义有三:一、《官报》报道与宣传新政,是以文牍的展示为主。二、文牍的展示不仅能使读者全方位了解北洋诸项新政的进展情形,而且形成了呈现于报纸之中的新政话语。成为其他民报、外报报道或评论新政的可靠的信息来源。三、汇聚在《官报》中的各式新政文牍,也起到了公开政治信息的作用。新闻部分对新政的宣传,某种程度上是文牍部分的延续。另一方面,《官报》报道新政的新闻也有很多来自于对其他民报与外报的摘选和编译,体现了官方与非官方之间的连接和转化。  相似文献   

7.
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缓和经济危机和遏制工人运动,美国国会通过了许多法律,其中包括劳工立法,使美国资本主义在动荡中仍然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本文作者以比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问题。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的内容;(二)“新政”时期劳工立法产生的背景;(三)“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实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连起先生所著《清末新政史》一书已于1994年7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叙述1901-1911年清本新政历史的学术专著。全书约20万字,是近年来关于清末新政史研究的上乘之作。《清末新政史》一书在广泛借鉴史学界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清末新政史研究的独到见解。该书特色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该书把历时10年的清本新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加以表述,这应当说是成一家之言。众所周知,“文革”前,史学界对清末新政的提法通常采用“1901-1905年的新政”。“文革”后发表的一些论著已经提…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及其弟子在湖南的活动情况略考王兴国王阳明一生曾两次路过湖南,每次住的时间虽不长,但却扎扎实实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湖南培养了两个弟子群体。他的湘籍和非湘籍弟子在湖南又培养了一批弟子,因而使明代王学在湖南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王兴国,男,1937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20世纪初英国伦敦《泰晤士报》对于清末北京"新政"的报道,展示北京在"新政"时期社会层面的变革,以及清廷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商等诸多方面实施改革后的外在体现,这对于今人理解北京"新政"改革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了解特朗普"新政"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当前并预判未来美国内政外交的走向。特朗普"新政"的内涵可从内政、外交、社会思潮三个维度来解读。内政方面,主要体现为4项内容:大减税、促就业、争民心、反移民。对内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增长,执政效果较好。外交方面,体现为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继承并发扬了20世纪以来美国共和党总统的"三大外交法宝"。社会思潮方面,特朗普"新政"则打破了数十年来美国文化多元主义的所谓"政治正确性"与"道德正确性",让过度"左倾"的美国回归正态。同时,我们不宜过分解读特朗普"新政"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而应从战略高度认知和正面塑造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政治的直接作用表现为影响了当时国内政治的内容和力量对比。其长期影响则表现在五个方面:参与政治过程的主体增多、政府职能扩大、政府权力结构发生演变、走向世界霸权和政治文化出现了新内容。总体看来,二战在“新政”以来美国社会发生巨变的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晖 《唐都学刊》2002,18(4):40-43
在遭到八国联军致命打击后 ,清王朝为挽救其统治危机 ,被迫下诏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与戊戌变法时期相比已有所突破 ,但由于国库空虚 ,财力困绌 ,实施新政所需费用捉襟见肘 ,清廷在增加赋税未能奏效的情况下 ,采用了滥发货币的政策 ,结果引发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导致清王朝阶级矛盾更为尖锐 ,社会危机更加恶化 ,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清末东北“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客观作用。作者认为:在当时屡遭帝国主义蹂躏的东北,进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外交和教育等方面的“新政”,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在东北历史上是空前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东北“新政”是自上而下实行的部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一方面表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时,幻想以此来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顺应了东北人民抵御日俄侵略者和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6.
韩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的重创。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韩国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为“亚洲冰岛”,但韩国果断推行了强有力的财税措施和“以人为本”的社会融合政策,并响应实施“绿色新政”推动经济发展方向转型,政策重点指向外汇短缺和中小企业危机,经济很快触底反弹,并成功建构了新的发展动力。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应该借鉴韩国经验,关注普遍民生福...  相似文献   

17.
王黎 《社会福利》2013,(11):24-24
【新政出台】 2013年10月9日,山西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民发[2013]61号,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8.
清朝灭亡前最后十年 ,清廷为改变内外交困局面而推行的新政 ,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东北地区在当时处于主权和利权的最危急关头 ,因此新政的施行就更带有维护主权和利权的积极意义 ,尤其是在文化领域 ,其变革不仅起到开启民智、抵御列强侵略的作用 ,甚至对稍后的辛亥革命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1898年光绪帝在戊戌新政上谕中明令创办京师大学堂。在筹建京师大学堂时,总理衙门奏称:“所有原设官书局及新设之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由管学大臣督率办理。”①据此,从沿革上讲,京师大学堂前身当为“二局”。而在追溯官书局之源时,时人均指1895年康有为和...  相似文献   

20.
清末官制改革始于1901年,持续至1911年清朝灭亡,是清末新政和立宪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在此时期,清政府对传统的选官制度做了大量的改革和调整,由此对官制改革的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