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诱惑侦查是刑事侦查手段之一,它是侦查智慧和谋略的体现.但在我国现阶段,它没有法律依据予以支持.为了有效的打击刑事犯罪,我国应当对诱惑侦查进行立法规范,在程序法上明确诱惑侦查的主体、范围、对象和效力,在实体法上明确诱惑侦查的法律责任,以构建我国诱惑侦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刑事犯罪活动日趋复杂,诱惑侦查正在被广泛运用于走私、贩毒等案件的侦查。同时我国并未真正建立起有关诱惑侦查的法律制度,这一侦查手段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有必要对诱惑侦查进行法律规制,充分将诱惑侦查这种危险性较大的特殊侦查行为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地运用,但在立法上并无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及滥用。因此应从立法上对诱惑侦查予以规制,承认其合法性,并从程序上予以严格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虽然我国并未进行立法确认,但在实践中却被广泛运用,其存在和运用引发了颇多的争议。诱惑侦查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使用应当审慎,应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促使其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是侦缉狡诈罪犯,查明大案要案事实真相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对诱惑侦查没有作具体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对诱惑侦查进行必要的法律限制,关系到此方法的合理应用,同时也关系到刑事诉讼法公正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是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刑事侦查手段,具有打击犯罪的高效性和侵犯人权的高风险性.基于理性的立场,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诱惑侦查不能因为我国立法上的空白而被完全禁止或完全放任,诱惑侦查可以使用,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排除"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合法化,肯定"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的合法化,对诱惑侦查的实施主体、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等予以明确合理的法律规制,以寻求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诱惑侦查这种特殊秘密侦查方式的合法地位,使其运行有法可依,并受到一定的程序规制。但是立法中概括、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彻底解决诱惑侦查活动细则缺失、无有效监督机制制约的无序化状态。文章针对诱惑侦查的立法现状,比较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立法经验,探讨了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把握诱惑侦查限度能保证诱惑侦查的良性运用,有效地惩罚犯罪。把握诱惑侦查限度应遵循目的特定性原则、道德倾向性原则、目的正当性原则和诱惑必要性原则。诱惑侦查限度应在诱惑侦查的启动环节、诱惑侦查的实施环节、诱惑侦查的监督环节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诱惑侦查已经在我国侦查实践中大量存在,但围绕诱惑侦查的争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试图结合司法教学实践,对诱惑侦查的概念、分类、限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现状等问题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虽然诱惑侦查对一些特殊案件的侦破有很大价值,但是侦查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诱惑侦查行为,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在哪些情况下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诱惑侦查行为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等问题,都还有必要深入探讨。对于被诱惑者的刑事责任问题,应该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只有在被诱惑者被诱惑之前已经进行了部分犯罪行为,并且侦查人员的诱惑行为没有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情况下,被诱惑者才负犯罪预备或者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诱惑侦查是一种由侦查机关实施诱惑而诱使侦查对象实施犯罪并将其抓获的侦查手段.如果对诱惑侦查不加以规制,往往会出现滥用诱惑侦查而侵犯公民权利或执法人员依仗国家权利参与犯罪等违法现象,影响刑事诉讼的合法公正.本文通过对我国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等一些运用诱惑侦查手段较早的国家关于诱惑侦查的法理和规定,提出了我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紧急状态往往会带来对于宪法所确认的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冲击 ,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在宪法中完善紧急状态制度 ,不但赋予实施紧急状态以宪法依据 ,也应为在紧急状态之下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提供法律支持 ,从而进一步丰富我国宪法的人权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侦查阶段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之后起诉程序、审判程序的进行,对犯罪嫌疑人的命运有重大决定作用。但由于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地位的不平等性,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侦查机关侵犯的现象屡禁不止。故而分析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中侦查机关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找出人权保障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侦查程序的科学性和文明性、促进刑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惯是法的渊源之一。某些习惯权利作为一种自发权利先于法定权利存在,后经国家立法程序确认与吸收而成为法定权利。习惯权利不只可以纳入民事立法,也可以成为宪法权利的前身。即使没有被纳入宪法和法律,一般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或不予干预。这也是衡量宪法的民主性的一个标尺,是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广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外来农民工维权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报酬待遇等权益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而农民工害怕失去工作机会,维权成本过高,维权知识缺乏以及维权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工维权意识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唤醒和提高城市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并为维权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真正改变农民工群体权益受损的状况,实现其向现代市民群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的人权立法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立法实践非常符合当时战争的需要,边区人民表现出了高涨的政治热情.这是今人所关注的焦点.从理论来源来说,陕甘宁边区人权立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中国传统的权利意识和资产阶级民权观点的吸收和扬弃,同时也体现了三者的和谐包容.这些兼容并包的特点对当今的人权立法理论具有非常典型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法源上讲,宪法的合法性根据应是人权,以人权作为起点和逻辑终点的宪法才能稳定而长久;人权作为宪法合法性的根据,决定了我国在立宪模式上应从政策性立宪模式转为制度性立宪模式,并应依据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来设置宪法的内容,彰显政府及权力机关对人权的服从;宪法权威的确立有赖于完善有效的人权救济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8.
国权是指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结合基础上的国家权利。江泽民国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国权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在国权范围内保障和发展人权是国权得以实现的内部条件;科技强军、发展现代国防是国权得以维护的重要条件;发展特色文化、捍卫文化主权是国权斗争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