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山东四城市制造业青年农民工的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年龄、职业技能、职业选择、收入水平和劳动保障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传统观念和妇女较低的文化素质等因素有关.因此,改善农村女青年的就业环境和生存状况.就必须从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农村流动女性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老年人的问题主要是老年妇女的问题,而老年全职太太是老年妇女中最弱势的群体,因此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老年全职太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中所说的老年全职太太的操作定义,是指一生中从未就业或很少时间参加职业劳动的女性。其重要标志是到了退休年龄,没有从任何单位领取退休金,晚年生活来源完全依靠配偶或子女提供。按此定义,我们首次以女性为标准,将家庭分类为全职太太家庭、女性阶段就业家庭和职业女性家庭。并对上述各类家庭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本文是根据对全职太太的调查所做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就业,对于中国妇女从来就具有双重含义——作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标志的政治意义和作为劳动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经济意义。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特别是经济学家更关注妇女就业的经济意义,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价值得到广泛尊重的今天,妇女就业权利及其对性别平等的意义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日,妇女绿皮书《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其中“中国妇女的就业状况”一文从各个层面描述了近10年来中国妇女在就业方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区就业对妇女能力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当前社区就业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妇女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此.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完善社区就业。促进妇女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妇女状况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妇女的基本状况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全国11.3亿人口中,女性人口有5.5亿,占总人口的48.5%。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内人口女性为3.6亿,15~49岁的育龄妇女为3.06亿, 下面分别描述中国妇女的生存(出生、健康、安全)和发展(教育、就业、社会参与、闲暇)状况。在描述中将尽可能注意到男女、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别。 出生 婴幼儿性别比和死亡率反映出人们对子女的性别选择和两性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异同。其中出生婴儿性别比国际上规定103~107为正常范围(以女性为100),目前世界平均比例为106。而我国自1985年以来性别比呈现升高的趋势,1990年为111.8(其中城市为108.9,农村为112.2),1991年为118.3(其中城市为109.3,农村为119.8)。如果按地区分类,106或  相似文献   

6.
在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这个范围中,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常见诸报端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业市场中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就揭示了女性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比一般男性提前10年进入难就业阶段的尴尬处境,根据歧视就是不平等、不一样的最普通定义, “40、50”现象的出现,无疑已经验证了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国抽样调查数据 ,依据职业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 ,考查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状况。研究发现 ,在当前中国社会 ,决定人们声望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收入、权力、就业单位性质 ,以及是否从事受歧视职业 ;主导声望地位评价的标准是工业化社会的普遍主义价值 ;但同时 ,相互冲突的多元评价标准仍有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8.
长沙,湖南省省会城市,女性人口288万,占全市人口的48.4%,其中城区女性92万。随着城市 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区妇女在婚姻、家庭、就业等方面的权益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长沙市妇联 将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列入工作重点,通过技能培训、推介岗位、社区安置、引进项目、扶助创业等 多种途径促进妇女就业,仅去年一年,长沙市1万多名下岗妇女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9.
女性教育问题是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妇女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理论为女性教育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当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性关系,阐述当前女性教育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女性教育发展进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燕 《现代妇女》2010,(11):31-36
本文通过对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唐尕村妇女的发展状况的考察,以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从家庭事务、宗教事务决策、教育状况、婚姻状况等四个方面,提出回族妇女发展模式的非均衡性,即男性占据明显优势,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和边缘化的状态。由于回族妇女无论从宗教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都缺乏对自身的认知,使她们对自身劳动价值存在偏见性评价,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等待、依赖等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浙江省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能力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对综合就业质量影响的最优尺度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了就业能力对就业满意度、人职匹配度、职业发展前景及薪金水平各自的影响情况,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尽管全球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目前世界就业状况的一个突出倾向却是在就业人员中,女性就业人数日益增长,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合会成员国,同时也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如亚洲、非洲等国家。作者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现代化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客观因素,及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独立意识增强等女性主观因素方面,分析了女性就业率上升的原因。作者从全球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出发,分析了中国转型期,特别是进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产业结构阶段后,一方面给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女性就业率从改革以来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的女性就业人数居高不下;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女性就业人数显著上升,第一产业女性就业率则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改革后女工下岗人数增多,一些女工正经受着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转业阵痛。解决转型期女工下岗问题的主要途径一需政府政策引导,法律的保障,工会、妇联、社区等社会中介组织积极的帮助,二靠女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变传统观念和“等、靠、要”的消极态度,积极闯市场、转新岗。那么,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推近,度过阵痛期后,广大女性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挥自己能力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童梅 《社会学研究》2012,(4):67-83,243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网络具有性别偏好,这导致了男女求职结果的性别分化,并部分地解释了职业的性别隔离问题。本文根据2009年8大城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女性的职业性别隔离在何等程度上受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8大城市在职者的社会网络具有性别同质化倾向,女性和男性更多地与同性亲朋交往;使用强关系成功求职的女性往往进入性别隔离的女性职业;使用弱关系成功求职的女性能摆脱职业性别隔离趋向,进入中性职业或男性职业。  相似文献   

15.
董晓明 《职业》2012,(29):68
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本文探讨了职业意识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提出了建立正确职业意识的四个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粤语: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中国的总人。113368万人中,女性占48.55%,1990年《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以此推算,中国的女性人口为55040万人。其中,0~14岁的15089万人,占女性人口的27.4%;15~59岁的34861万人,占63.3%;60及60岁以上的为5090万人,占9.2%。1988年中国有妇女社会劳动者23353万人,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43%,占劳动年龄妇女总数的80%。其中,城镇女职工为5036万人。,占妇女社会劳动者总数的22%;其余的18317万人为农村劳动者,占78%。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妇女的社会保障问…  相似文献   

17.
妇女社会服务:帮助女性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例如。当前我国比较严重的问题有女婴被虐待、女童失学、女性被迫失业、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女性被迫卖淫等.除了动用法律手段外.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中国社会分层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探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受上海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在2006年就上海市残疾人就业岗位的分布状况、上海市残疾人的潜在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掌握了上海残疾人就业岗位的基本状况,并通过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上海残疾人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环境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君 《现代妇女》2010,(7):54-55
女性的就业问题,实质上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性别的差异,社会分工的趋势决定了这种现象必然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本文从女性就业的观念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甘肃省女性就业问题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解决女性就业问题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