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茂泽 《人文杂志》2006,(4):104-109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古代逻辑的影响杨树森“名”是中国古代逻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名实”问题是先秦诸子争论最激烈的逻辑问题。“名”作为逻辑范畴,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呢?《礼记·祭法》有“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的记载,而黄帝只是上古神话传...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名实混乱的现象很严重.苟子从“正名以正政”的目的出发,把当时混乱的名实现象归纳为“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和“用名以乱实”三惑.针对此三惑,苟子从名实关系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验之所为有名,而观其孰行”、“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和“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破解三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苟子对当时名实乱象的批判,就可以看到苟子破三惑的理论在指称问题上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孙龙新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家及其代表人物公孙龙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古代思维特色。名家又称“辩者”,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他们把名实关系的争论发展成为对逻辑问题的研究。名实问题,相当于概念与事物的关系问题。战国末期的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年),对名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成为当时名家学派的显赫人物。研究名家,应该注重公孙龙。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公孙龙的  相似文献   

5.
孔子“正名”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正名"说和"名分论"、"名实论"并无天生的关系。《论语》的"正名"之所以会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是后人依据后代的"正名"观去臆测孔子,在名思想发展史进程中将孔子"正名"说从一个虚壳一步步充实成为一个实体。孔子"正名"的原义或许很简单,并不是要建立什么"名"的规范系统,而只是在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意识到了语言对政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注意并预见到了名之不确定性、暧昧性、随意性对政治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看到了语言在无法准确表意、或为人无法准确接受时会出现的政治后果,意识到了"名"作为明确是非、建立标准之手段对社会政治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孔子虽然提出了言语之不统一会导致政治的不统一,却没有贡献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名是孔子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正式提出正名是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是年孔子自楚返卫,子路向他提出“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的问题,他回答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卫君即卫出公辄,当时他正与其父蒯聩为争夺卫国政权而兵戎相见。孔子的正名即针对这一事件而发。但正如谢良佐所说:“正名虽为卫君而言,然为政之道,皆当以此为先。”(《论语集注》卷七)谢良佐认为,孔子的正名不仅是针对卫国特殊国情而提出的政治措施,而且是一般政治原则,这是正确的。我们即把正名作为孔子提出的一般政治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有关名及其谬误问题是先秦名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宋、尹文“形名相应”的名学主张及“名实相怨”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公孙龙“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及“名实无当”的谬误,从而进一步说明正名问题是在名实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先秦名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正名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术界通常将名理解为名分、名实或名言等三类。这些说法各有不足。名指代某种价值观。正名说之意图在于框定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即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代是对“礼”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总结的重要时期。以孔门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把“礼”当成了自己学派的理论标志。上博简《孔子诗论》和同时期其他文献中的大量论礼精言,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礼”论水平和诗学成就。从《诗》传承与接受的角度而言,用诗机制的延续和发展是《孔子诗论》的理论背景,《孔子诗论》是用诗的诗论。从礼乐文化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变迁而言,从西周春秋间重“礼仪”到战国时代重“礼义”的变化,是《孔子诗论》的礼学和哲学依据。“情生于性,礼生于情”,礼对性情的制约与调节是“礼义”发现的重要标志。以“礼义”和“性情”为思想前提的《孔子诗论》,是“礼义”诗学,也是“性情”诗学。  相似文献   

10.
正名说一向被认为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重要思想,但是近代以来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点提出质疑,这就使得孔子思想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混乱。陈启云先生曾经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相关怀疑进行了具体驳斥。不过,要想从根本上证成此说,还必须从《论语》的结集成书、正名说与名实说的区别、先秦的学术精神气质以及孔子的推论致思上做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先秦哲学中较为突出的语言哲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着重揭示其论辩的方式和脉络 ,以图清晰地凸显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语言、表达、思想和实在的哲学思考。讨论的问题包括 :1 道言之间 ;2 名实之争 ;3 言意之辩。道言问题梳理了道、术、言三者的关系 ,确定了先秦语言哲学问题的基本框架。名实问题包含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两个论争层次 ,在实践哲学层面又包含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这两条道路的分野。言意问题的两条思路表现为言—意和言—象—意 ,前者以孔子和庄子为代表 ,而后者以《周易》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杨赛 《学术探索》2007,(5):133-137
孔子的正名说是礼学,在先秦诸家名学中自开一派。其正礼乐、正刑法、正民风、正身、正言等正名思想,孔子的文学观来自于孔子正名说。后代学者所引论、阐发的孔子文学观,由于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很难代表孔子的原意。  相似文献   

13.
<正> 孟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先天道德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了解他的全部思想脉络的一把钥匙。本文即着重探讨孟子的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问题。一、孟子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渊源孟子是儒家学派中“闲先圣之道”、“述仲尼之意”的大师。他非常推崇孔子,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只注篇名)他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其先天道德论思想正是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孔子的言、行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着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也包含着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既体现着孔子的世界观、认识论,也体现着他借以观察、处理社会和人事,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方法论。所以探讨一下孔子的言、行观,对进一步研究孔子的思想,正确地评价孔子的学说及其本人,是很有意义的。仅就《论语》而论,“言”、字共出现128次,“行”字共出现75次,与此二字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语、辞、事”等字,也出现了不少次。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关于“言”的概念,在《论语》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意思:一、指语言本身;二、指  相似文献   

15.
<正> 《论语·子路》篇“必也正名乎”之“正名”二字的词义,自汉以来,即有二说。多数学者认为“正名”即“正名号”或“正名分”:郑玄则说:“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皇侃《论语义疏》引)我赞同郑玄“正名”即“正书字”之说。清人江永说:“孔子‘必也正名’,盖必形、声、义三者正,而后可言可行也。亦必本义明,而后形、声、义三者可正也。”(《说文解字段注后叙》)江氏此说,为“正名”即“正书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联系《论语》所产生的时代,我们发现“名”训“字”者,不乏其例: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注云:“古者曰名,今世曰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对我国古代诗学理论的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人们将其视作唯心主义的理论,同时,又将其限制在诗歌鉴赏者主观体会的狭窄范围内。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一方面,“以意逆志”说主要针对诗学而言;另一方面,这又涉及儒家学派总的认识论基础,尽管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而在“以意逆志”说中,却不乏唯物的光彩。这两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我们从“以意逆志”说诗学的有机整体性上,作宏观的把握和进一步的探讨。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位置是早有定论的,而在诗学方面,孟子继承了孔子诗论的理性精神。孟子《万章上》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曾作解释:“‘不以辞害志’,亦为说诗者言。一句之辞,足害一篇之意,可见琢  相似文献   

17.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批判地继承了夏、商、周奴隶制时期遗留下来的法文化,提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国家长治久安需要的以“礼治”、“德治”、“人治”为核心内容的法思想,不但同后来发展起来的法家学派以“法治”、“势治”、“术治”为核心内容的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胡理毅 《船山学刊》2003,(1):113-116
荀况对逻辑学和认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在名辩思潮中实现了“正名”问题由政治范畴向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转换 ,构建了以“正名”为轴心的“名”、“辞”、“辨说”及其关联的逻辑体系 ;提出了不少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朴素辩证法意义的重要思想 ;荀子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达到了当时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9.
对名与言的考察,构成了《庄子》哲学的重要方面。以名实之辩为背景,名与言的考察既涉及语言形式与涵义的关系,也指向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与名实之辩相关的是言意之辩,后者所指向的,是言与意的关系。同时,对《庄子》而言,名言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存在的“分”和“别”,“道”作为存在的普遍原理,则以“齐”与“通”为内在品格,后者使道与名言呈现内在的距离和张力。“道”能否以名言来把握?是否存在非一般名言的把握方式?以上述问题为对象,《庄子》进一步展开了道与言之辩。对名与实、言与意、道与言等关系的辨析,既展示了《庄子》的多重理论视域,又表现了其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和<名实论>五篇,在思想内容上与<墨经>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对"名"的认识、"正名"的标准、名与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公孙龙子>和<墨经>不仅基本主张相同,而且在语言表述上也极为相似.而<指物论>则明显是针对<墨经>的指物观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