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均发现低市净率股票组合具有超额收益,因此形成针对低市净率组合进行投资的风格.但在该组合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是引起整体组合超额收益的动因.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状况评级的方法能够区分出该类股票.利用国内股市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说明通过对上市公司近期财务报表的评分能够在低市净率股票组合筛选出具有明显超额收益的股票.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产配置的研究重点逐步由资产管理转向资产负债管理,如考虑影响投资者未来支出的物价因素,通过建立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结合投资者的基于均值―方差的效用函数,求解出在通货膨胀影响下的最优资产组合配置.研究发现:温和通胀时期,股票可以作为对冲通货膨胀的资产,并导致最优投资组合中股票权重上升;由于股票指数中消费类行业股票与CPI呈现正相关,考虑通胀因素后消费类股票的配置进一步上升.这一结论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管理,尤其是养老金的投资组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金价强势攀升,黄金已经与股票、债券一样,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因此,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ARCH模型,先建立Copula-GARCH-t模型对黄金、股票以及债券的投资组合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opula-GARCH-t模型对数据描述较为准确,因而在刻画投资组合风险方面效果较好。再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在风险最小情况下,计算出三种资产的投资比例,并计算出资产组合的VaR。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美商证券投资组合的战略正在发生变革,正在逐步由倚重种类组合转向倚重地区组合。近几年美商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迅速增长、组合结构中非国内证券比重迅速提高、新兴市场日益受到重视。美商证券投资组合全球化的经营技术原因在于:国际化组合优于国内化组合,同时重视股票和债券的组合优于只重视股票的组合,同时重视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组合优于传统的只重视成熟市场的国际化组合。美商投资组合战略变动为发展中国家、亚洲和中国的年轻市场的繁荣带来许多机会,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降低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增进证券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和创造证券投资组合技术发挥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最佳组合下的股票投资风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上证180中按行业抽取30支股票作为样本股,构建投资组合并计算各时期不同投资组合规模下的风险值,进而确定每个时期的最佳投资组合规模.通过对最佳投资组合规模下风险值的考察得到结论:通过构建投资组合,风险降低程度大约在30%左右;最佳组合投资下的风险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 2 0家上市公司为实证分析对象 ,系统阐释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的关系 ,提出投资组合规模包括 7-1 0种股票 ,能够使投资者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分析结论 ,对投资者投资组合选择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研究框架下引入住房因素,分析了在不同住房总资产比(h)水平下,中国居民投资组合有效边界以及金融资产的最优配置比例。研究表明,住房的引入改变了中国居民投资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均衡关系,h值越大,家庭资产的整体风险和收益水平越高;年轻居民的h值较高且资产的流动性约束较强,为降低风险会减少股票的持有,随着年龄的增长h值逐渐下降,居民将提高股票持有比重以荻取更高的收益,年老居民的h值较低,资产组合趋于保守,股票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Hasbrouck的交易信息含量(PIM)作为衡量信息非对称程度指标,构造基于PIM的零投资组合,代表中小盘股票中证500样本股票零投资组合获得显著的信息风险溢价,并且能够被Fama-French三因子、动量因子和流动性因子解释。以交易信息含量作为信息因子的代理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它对基于PIM构造的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上信息风险定价作用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具有时变性与持续性 ;利用随机波动 (SV)模型对上海股市个股与股票组合的收益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所有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都具有很高的持续性 ,股票组合虽能减小这种持续性 ,但却增加波动水平 ;如何规避风险影响的持续性 ,将成为投资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股票市场投资者常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技术分析理论和价值投资理论,指出各种投资理论在实践中的优势与局限性。通过构建公司基本面指标和市场行为指标考查两者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基本面决定股票投资收益,市场行为对股票投资收益大小有重要影响;投资期越长,两者对股票投资收益影响越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股票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2000年股评家推荐的2052只股票作为样本,并根据推荐的持有策略将其分成短线和中线两组来分析股评的投资价值.研究结果对我国股评家属于信息驱动型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即使考虑交易费用,被推荐的短、中线个股(组合)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从长期来看,个股(组合)可以显著获得超常收益或赢利;与中线相比,短线个股(组合)的期望收益较高、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处置效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每半年公告的投资组合变动情况,分析其卖出行为所反映出的投资行为特征,可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具备"处置效应"特征;相反的,他们更愿意卖出亏损股票.这种特点突出表现在持有期较长的股票上.通过不同的实证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稳健性分析进行验证,所得出的结论是基本相同的,从而证实了这一特征是普遍的.这一研究对于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型以解释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均值绝对偏差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利用一种旋转算法求解。这种算法比单纯形算法的计算简便,且计算量更小。利用上海和深圳股市1 072支股票70期周末收盘价所作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资产无上界限制的模型,计算20个不同最优投资组合需要1 274次旋转运算,上界为10%时需要1 570次旋转运算,每 次旋转运算约需1 14171次加法和乘法运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非预期股票收益定价的模型框架以及Fama和French三因子模型,研究了应计特征及应计风险因子的应计异象的市场定价并发现:(1)在公司水平下,无论是在Fama和French三因子模型下还是在非预期股票收益定价的模型框架下,应计和应计异象风险因子(CMA)均不能作为独立因子、不能解释股票超额收益。(2)同Hirshleifer et al在美国市场的发现一致,Fama和French三因子模型同样不能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应计异象。相对于Fama和French三因子模型对应计异象的检验结果,三因素模型可以部分解释中国股市的应计异象,而且,还可以完全解释中等规模公司的应计异象。(3)三因素模型对大规模公司的应计异象则出现了不能被解释的截距项,平均值为-0.104,市场错误定价可能是导致出现不能被解释的截距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夹心层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以及风险资产选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家庭,与其他类型家庭相比确实有独特的投资行为特征,夹心层家庭更多地参与到股票市场,而且这部分家庭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及风险资产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相对较大;家庭在预期支出上的不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夹心层家庭资产选择行为;而具备更长财务规划期限的夹心层家庭,则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相对于家中的老人因素,子女因素在影响夹心层家庭的资产选择行为中占据主导;家庭主要经济活动参与人年龄因素与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表现出"驼峰型"的变化关系,而这种影响可能与家庭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组合证券投资有效边界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允许卖空情况下有效证券组合的结构特征,证明了其有效边界由一系列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段光滑连接而成,给出了连续确定有效证券组合构成变动及相应的有效边界的方法,并将有关结果推广到考虑外汇套期保值的国际组合证券投资决策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证券市场高特质波动率有异常低横截面预期回报现象进行分析,应用截面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验证了特质波动率异常收益对各种风险因子以及非流动性、交易成本、信息延迟度等市场摩擦的稳健性。研究发现,与成熟市场不同,特质波动率异常收益与构造投资组合的权重无关,控制换手率的影响会减弱特质波动率对收益回报的解释能力。分析认为,这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散户投资者以及卖空机制的缺失等交易者结构与制度限制所致。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探讨系统风险系数(Beta)、规模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Beta始终没有对未来股票收益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在不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时,规模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规模效应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正时,规模效应依然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负时,规模效应消失.本文还发现,Beta系数与公司规模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