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深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 5 0多年来 ,我国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 ,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途径,以此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阐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近代以来探求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现行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等都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活支持作为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式,它适应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现代发展,并愈益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强大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社会政治生活的支持。本文着重探讨政治生活支持的内涵、特点和研究价值,通过对政治生活支持范式的研究,试图构建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平台,拓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径,切实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的政治发展观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法治国家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仅就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及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建设进行概要的分析,从而阐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建设是对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文明建设中的保证、宣传、调节和转化作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从三种文明的关系看,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础。从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功能看,科学技术是推动政治文明的基本力量之一。从民主政治在政治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看,科学技术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社会政治的发展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又对科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政治决定科技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其次,民主政治对科技发展起着制约和保障作用。科教兴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建设是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必须以政治文明建设为重点,注重以民主和法制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时,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发展民主政治,在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树立新思维;建立与具体政治行为相结合的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 ,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理想目标 ,它的实现程度和发展状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这些条件多种多样 ,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基础性条件必不可少。本文就建设政治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条件阐述一些不成熟看法 ,力求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文新 《东方论坛》2008,(3):114-117,124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消耗政治资源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政治资源的不同配置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范畴 ,客观地蕴涵着应当正确地对待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问题。政治文明体现为政治权威产生的合理性、运行的合理性以及与人民关系的合理性。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赖于政治改革。政治改革要实现政治民主化和科学化、政治法治化和公开化、政治高效化和清廉化。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与政治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可更加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政治现象,其发展状况对该国的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理性而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稳定,盲目而无序的政治参与会造成政治体系的动荡。因此,推动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政治安定局面,需要做到:一、加强我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二、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素质;三、实现政治参与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塑造公民良好的政治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5.
传统儒家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大一统的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态度、对君主与权威的尊崇与信赖、对权力的道德要求以及“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儒家政治文化模式的基本内容,并成为政洽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加速传统儒家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模式的融会贯通依然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就当今时局和"依宪治国""法治国家"话语而言,中国的政治宪法问题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政治宪法学要有所回应,就要先厘清政治宪法学阵营内部的主题逻辑。政治宪法理论有两种,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和非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前者又称为政治立宪主义。政治立宪主义以英国的立宪历程及其宪法学为学理的渊源主流,兼采美、法、德、日等各国的自由立宪学说;非立宪主义的政治宪法理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德国和日本二战战败以前一度都很有市场,其代表就是施密特的政治宪法理论和当今中国推动宪法学"价值中立"的宪法社会学。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之间的论争本来是宪法学方法论之争,但却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跟立宪主义的价值之争扭结在一起,造成很多误解。在解开中国宪法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争的交错叠合之后,中国政治宪法学就名正言顺地归宗到政治立宪主义,研究古今之变之后的现代中国从"生存的法则"到"自由的法则"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政治认识论秉有哲学认识论的反思性特质,是政治知识的知识,主要关注政治思维方式。对中国近现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历史性论述表明,尽管遭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扭曲,中国近现代以来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内核、从片面到完整、从感性直观到理性反思的上升过程。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景"理论提示我们,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认知应实现从政治认识到政治认识论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8.
边疆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政治地理空间,此外还具有地理、文化、经济等附加属性。在不同国家形态下,边疆观念会随着某种边疆属性的凸显而发生相应调整。民族国家时代,受主权体制、地缘政治和国际体系影响,政治性边疆观开始兴起。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国家发生了重要转变,西方国家适时更新了边疆理论。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性的边疆观却仍在延续,并难以兼容于民族国家语境和全球化形势。面对这种境遇,中国须建立一种由主权疆域和超主权疆域组成的双重疆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圈层结构的边疆范畴,从而形成自己的边疆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民文化--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解析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是人类政治上所取得的进步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政治文明体现为公民文化.公民文化在本质上要求公民培养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文化的构建,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发达的公民社会作为社会基础,同时离不开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公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性政治,并形成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关联,经历了奠基、初兴、一度失衡、再到重构的历史过程.协商性政治逻辑上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协商制度独具的政治权能,有助于完善政治制度体系、拓展政治参与渠道、调节政治关系、整合政治意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应该继续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