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培 《领导决策信息》2012,(43):32-F0004
坡头目前最不科学的是经济“蛋糕”太小。不怕没有机遇,就怕错失机遇。坡头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拼经济,务求做大做优经济“蛋糕”。  相似文献   

2.
从西安到南京,宁西铁路正在紧张地施工,巨额的投资、良好的前景,给丰饶的豫南乃至河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必将催生一批低碳经济产业。四川正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促进低碳经济,还原天府之国山川秀美,构建西部桥头堡的绿色未来  相似文献   

4.
《决策导刊》2005,(2):4-4
在2005年重庆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副市长童小平分析指出,当前我市发展处于关键阶段,既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黄金期,各种机遇纷呈: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各种问题交织,不确定因素增加。必须积极抢抓机遇,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本荣 《决策导刊》2004,(10):39-40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战略机遇。抓住机遇,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礼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广大企业,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需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握好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并勇于担负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尘埃尚未落定,在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国将再次与世界共迎挑战、分享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崛起的外部性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立 《管理评论》2006,18(6):58-62
中国的崛起是一次现代化追赶。追赶过程中,国家安全主要表现为经济安全。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可用外部性理论做出解释:成胁论观点只强调中国崛起的负外部性,而机遇论观点则强调了正外部性。中国崛起过程中,应力图减少以“中国威胁论”为主的负外部性影响;充分利用和宣扬以“中国机遇论”为主的正外部性影响,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降低中国崛起的外部成本。  相似文献   

9.
孙瑞彬 《决策导刊》2004,(10):16-18
作为重庆市的老工矿区,万盛必须敏锐地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发展空间、政策体系与工作重点调整等机遇,结合万盛区情,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布局,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精神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对万盛人民负责,对万盛的长远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10.
汪名旵 《决策》2004,(12):18-20
抓住一次机遇,就能实现一次跨越;失去一次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机制是“1”,后面的很多事情是“0”,没有这个“1”,有再多的“0”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11.
“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困难”。这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消费升级浪潮,而中国的国货却没有准备到位,以至于在向着利润链上游攀升之路痛失绝佳机遇。  相似文献   

13.
刘道兴 《决策》2004,(7):28-2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类似的宏观调控。作为中部省份,河南曾经因起步慢、速度慢,调控政策一下来又简单化、“一刀切”而错失发展机遇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领导文萃》2011,(6):119-123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具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两重性。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0,(4):20-21
三峡库区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又是未来经济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其经济增长能力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重庆新的振兴。因此,三峡库区如何抓住中国“入世”等历史性机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是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厚亮 《决策》2009,(2):I0004-I000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面对当前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困难和机遇,准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快合肥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工,大坝加高工程也即将上马,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将会给丹江口市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无疑会对丹江口市的经济及税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责任即机遇     
2009年世界经济能否走出一个令人心宽的V字,抑或以L型加速奔向二战后最为艰巨的经济困局,令人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机遇与责任也被人们反复论说。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近年来,孝昌县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政策机遇,紧盯全省山区经济强县这一目标,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大胆探索,积极培植和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孝昌实际的富民强县之路。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1,(5):I0020-I0020
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凤阳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一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凤阳县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园区经济成为凤阳县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