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庭坚外甥徐俯约于元祐六年在南昌与当地诗人结社唱和,后人称为豫章诗社.大观年间,诗社吸引了一批游宦江西的诗人参与其中,成为当时最为活跃的诗社.诗社探讨句法,倡导学习六朝诗歌的流丽,注重物象写实.比起标举理趣的元祐诗风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对南宋诗歌创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社的参与者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与此有密切关系,《宗派图》中所列绝大多数诗人分别属于当时的豫章诗社、临川诗社和庐山诗社,而这些诗人与豫章诗社诗人多有往来,可以说,豫章诗社对江西诗派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的九江,是江西省唯一的临江通海喊市,素有“赣北大门”之称。从汉高祖六年灌婴筑城至今已有2198年的历史,历来就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战略要地。全市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0平方公里,辖9县1市2区和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现有人口406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正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长江之滨。  相似文献   

3.
南昌章江门外的赣江西岸有一座不高的石头山,叫做石头渚。石头渚在两晋南北朝时,名叫石头。因为路当要冲而成为军事要地。晋代大将王敦的部将缪(豙生)在这里击败过攻陷豫章的张彦,梁代广州刺史肖勃起兵反叛,“新吴(奉新)洞主余孝顷举兵应勃,遣其弟孝劢守郡城,自出豫章,据于石头。”余孝顷还和肖勃之子肖孜在“石头作两城,孝顷与孜各据其一,又多设船舰夹水而阵。”  相似文献   

4.
统万城遗址     
《中文信息》2008,(5):73
统万城遗址是中国5世纪初,南匈奴遗族赫边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他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位于陕西靖边城北55千米,413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遗址分东西两城,外围有郭城。  相似文献   

5.
永乐筑城与永乐之战是宋、夏战争史上很重要的事件,对北宋元丰年间所进行的宋夏战争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北宋统治集团欲图复兴、灵的计划受到挫折,宋夏对峙的局面得以继续保持。所以,这次宋夏之战历来为史学研究者所重视。但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北宋修筑永乐城以及永乐之战中北宋惨败呢?本文试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关于永乐筑城永乐城,又名银川寨(在今陕西榆林县上盐湾乡上盐湾村),是北宋于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收复西夏所据银州后,为实施占据横山,俯视兴灵的战略方针,修筑而取代故银州的新城。据《宋史·地理志》载:“银州,元丰四年收复。五年,即永乐小川筑新城,距故  相似文献   

6.
简论吴王刘濞之反刘敏刘濞,汉高祖刘邦之见子,汉初著名的诸侯王。他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为吴玉,于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联合楚、赵等六国进行武装反叛,结果兵败身死国亡。长期以来在研讨此事件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种比较牢固的认识,即...  相似文献   

7.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 :韩信攻下齐地后 ,派灌婴带领一支小部队 ,打下彭城等许多城市。然而 ,此事不可信。其原因 :1.这不符合韩信的邀地思想 ;2 .一支小部队 ,根本没有这样强的战斗力 ,《灌婴传》对项佗和周兰的记载 ,存在着重大失误 ;3.在双方的统帅那里没能得到应有的反映 ,在《史记》中是孤证 ,并被《资治通鉴》所弃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对灌婴及其攻陷彭城之事 ,只字没提。因此 ,关于灌婴攻陷彭城等地的记载 ,是他人所作。  相似文献   

8.
豫章旧志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章自汉高帝六年(公元前二○一年)置郡到唐中叶正式废止,共有九百余年历史,然而为其修志者,直至明代仍大有人在。据历朝正史《艺文志》、王谟《汉唐地理书钞》、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所收书目初步统计,从三国到明代以豫章为名的地方志书共有十六种二十一部之多,它们是:《豫章烈士传》、《豫章旧志》(二部)、《豫章旧志后撰》、《豫章记》(三部)、《续豫章记》(二部)、《豫章古今记》、《豫章旧图经》、《豫章西山记》、《豫章职方乘》、《续豫章职方乘》、《豫章  相似文献   

9.
夏振坤,1928年2月14日出生于庐山北麓的江西省九江市莲溪乡。1947年由南昌豫章中学考入湖北农学院农经系,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后任华中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前身)讲师、高级经济师。1984年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任副院长、党组书记兼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九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等等。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夏振坤研究员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改革与发展》、《中国的改革与农业发展》、《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0.
福州建城始于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当时封勾践后裔无诸为闽越王,定都东冶(今福州)。二千多年来,福州城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西汉的冶城、西晋的子城、唐代的罗城、五代闽国的夹城、宋代的外城、以及明清时代的城池,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且紧随历史的步伐前进,使城市不断扩大,经济日益繁荣,终于在1982年,被国  相似文献   

11.
东湖在凤翔县城东南,周朝称“饮凤池”。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于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动员人力引凤凰泉水筑湖,并建亭修桥,改名东湖,  相似文献   

12.
(一)秦失河西于简公时六国表:「秦厉共公十六年,壍河旁,……补庞、戏城。灵公八年城壍河濒,十年,补庞城,城籍姑。」秦纪:「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简公六年,……壍洛,城重泉。」魏世家:「魏文侯……六年,城少梁十三年,秦简公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秦简公七年……筑雒阴合阳。」  相似文献   

13.
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阳子施肩吾,字希圣,九江人。生卒年不详。少业习佛,博经史,攻词章,后学道,隐居豫章西山(在今江西南昌)。中唐有诗人施肩吾,字希圣,然自号栖真子,其里籍在睦州(在今浙江),华阳子施肩吾与他同名异号,生活时代约为宋初。曾慥《集仙传》说他是九江人,“授真鉴于[吕]洞宾”。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西山群仙会真记》,并说:“九江施肩吾希圣撰。唐有施肩吾能诗,元和中进士也。而曾慥《集仙传》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2月某日下午,一架由首都北京飞往南昌的波音737客机,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徐徐降落在向圹机场的停机坪上。旋即,机舱门开了,首先出现在舱门口的,是一个手捧金牌盒的壮年汉子,他兴冲冲地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南昌玖玖电子总厂厂长叶介玉同志。  相似文献   

15.
<正>南昌市海昏侯墓背景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的墓主被确认为汉废帝刘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  相似文献   

16.
邢慈静,山东临邑县邢柳行人.兄侗(1551-1612)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又能画,曾编《武定州志》十五卷.《明史·卷二八八》有传,说他“官至陕西行太仆卿,家资巨万,筑来禽馆于古犁丘(笔者按:犁丘,即今临邑县.馆在城东南,今已废),减产奉客,遂致中落”.《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等书,均有“邢侗”词条.慈静,清乾隆《武定州志》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侗齐名”.他(她)们兄妹,类似东汉的班昭与班固、传说中北宋的苏小妹与苏东坡,都是文坛高手,诗文至友. 邢慈静嫁给武定州即今惠民县城西北三里马家堤口村人马拯.马拯也是幼有才华,明万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7.
1926年下半年处于党内合作阶段的国共两党对南中国迅猛发展的农民运动产生了巨大分歧.由于政治立场、价值观的不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武汉国民政府农民部部长谭平山的一些做法在国民政府看来太左,但从联共(布)中央、共产国际看来太右,他勉为其难,但收效甚微.早在南昌起义前,共产国际就对谭平山表示不满,多次批评.谭平山是南昌起义的功臣,他参与了南昌起义的最初酝酿,最早联络贺龙;起草了南昌起义的宣言,并为宣言修改问题与张国焘进行了坚决斗争;出任公开的起义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内部的革命三人小组、前委的领导与决策,最早高度评价南昌起义.但在南昌起义后谭平山不但未得表彰,反被开除党籍.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三阶段”理论决定了谭平山在中国共产党内的政治生命.而谭平山在被开除出党后对斯大林“三阶段”理论提出的质疑有着合理的成分,也是他组织第三党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8.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古禹贡时为羌、戎之地,战国秦昭王时,属陇西郡。西汉为巩固国防,继设立河西四郡后,於汉昭帝始元六年,增设金城郡。隋文帝开皇元年(A.D.581年),废郡立州,置兰州府,兰州之名始于此。明惠帝建文元年,肃王朱(扌英)由张掖迁督兰州,兰州遂逐渐成为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1年7月正式设立兰州市。 一、兰州市地域变迁的轨迹 兰州市区首造城堡于西晋兴建二年(A.D.314年),当时前凉张实称帝,由榆中苑川迁都于西固城,并开始筑城。西魏时,在今城关区设立子城县,并开始在今古楼巷一带筑城。至唐朝,城址一直未变。据历史记载,该城规模很小,仅“东西约600余步,南北约300余步”。宋代,随着黄河干道的北移,城池离河越来越远,给防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於元丰六年(A.D.1083年),在旧城西角另筑新城,城基建在红色砂岩上,因“基石状如石龟,伏城垣下”,故又名“石龟城”。宋城建成后,旧城址随即废弃。  相似文献   

19.
荆江堤防是江汉平原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屏障.东晋所筑江陵金堤,本为沿江陵城西北至城东南的一段护城堤;宋代以降, "金堤"在空间与性质上发生演变,逐渐成为环江陵城堤防、进而成为荆江北岸堤防的代称.这一巨大变化既是宋代以来政治格局的演变、江汉平原的开发进程不断深入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本区的环境演变受到了以堤防建设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他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子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十八岁时,就以能诵诗书属文闻名于洛阳郡中,二十余岁时,经河南太守吴公的介绍,在朝中为博士。从这时起,贾谊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文帝四年被贬到长沙,为长沙王传;文帝七年被召回京都任梁王太傅。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对当时政治上的主要问题,都提出了积极有为的主张。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