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而“和谐”是一个带有美学意义的概念。将和谐社会纳入美学视野,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美与和谐的思想密切相联的。美学的丰富内涵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深刻的启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本质要求、以和谐文化为精神支柱、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是人类工作生活追求的目标之一,人类对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梦寐以求,美与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相长相消,计算机语言源程序的美学表现同样对人类工作效率以及程序运行效率产生很大影响.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应给与源程序美学表现以足够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非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的感性欲望所追求的人为的物象之蔓的排斥和否定.对于这种物象之美的过分追求,既扭曲人性,又损害物性."非美"就是要超越物象,追求"味象以观道"的"至美".在因物欲不断膨胀而导致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非美"的审美意识.才是人类的终极需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美学定义初探耿兆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企业美学。什么是企业美学?在我看来,所谓企业美学,就是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好企业的一门科学。它是技术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企业文化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包含四个要点(一)...  相似文献   

5.
<正> 美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门重要科学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的那些年代里,美学竟成了无人敢问的“禁区”。那时,美学一概被斥之为资产阶级的东西;谈美,被诬之为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然而,美毕竟是禁不住,也灭不了的。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美。美学,就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追求美会为人类带来福祉,却忽视了如以不适当的方式追求美也会带来灾难。传统美学的失误正在此处。它把审美活动等同于“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解释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事实上,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不等同。它是一种作为人类“理想”生存方式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文章又从上述观点出发,对当代审美活动的内涵作出了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7.
张艺缤 《兰州学刊》2008,(11):56-59
效率与公平问题可以说是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同时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所追求的两大价值,效率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好的动力,公平是人类追求美生活的最美好的愿望。效率的存在是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动力,是人类社会对于人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直接动力,文章从历史和理论层面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作一个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道教美学思想发展与嬗变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加上其以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渊源,勾勒出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历史线索,展现了道教强调生命之美、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特点;道教美学理想人格是独特的由人而仙、即身成仙的神仙境界;道教美学具有强烈的伦理化色彩和中国人以善为美的人性追求。道教美学思想史及道教审美文化史,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和审美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给予重视、发掘和实事求是的文化史定位与评价。这不但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清当代邪教的反传统、反社会、反人类的丑恶本质,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7):85-90
西方传统美学理论对嗅觉美持否定态度,然而,以怡人的芳香为美的审美经验却大量存在于东西方人的审美实践中,并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印度佛经相关理论及西方当代美学理论中得到说明。审美实践表明,美是有价值的愉快对象,有价值的嗅觉对象同样被人类视为美。中国、印度和西方以香为美的实践和学说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嗅觉美与味觉美的紧密联系。而嗅觉美的典型表现形态——自然花香之美与人造香水之美在人类审美感受和创造活动中的大量存在,也为嗅觉美回归美学研究园地提供了鲜活例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美学:独立与启蒙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美学:独立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薛富兴东西方大致相同;虽然古代哲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人类审美活动的思考,但作为独立自觉的学科形态,美学的产生则是近代才有的事。在西方,美学的兴起是中世纪宗教衰落的结果;在中国,自王国维、蔡元培和鲁迅等人将西方美学理论系统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将创新实践作为其创生发展的逻辑起点、理论源泉与原发动力,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学术品格及历史发展逻辑和客观现实依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宗旨的理论秉持.创新实践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自由精神的追求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不断拓展,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不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量.将自然生态美与人类生...  相似文献   

12.
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一代新人,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当今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工作者的美学观王新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搞新闻工作尤其离不开"美",谁不爱"美",谁就不能满足受众的新闻欲求,就不会有好新闻产生。作为新闻记者、通讯员,应学点美学知识,加强美学修养,在新闻实践中不断进行美的追求和探索。我们知道,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  相似文献   

14.
“神”最早出现在哲学领域,然后从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藻开始进入美学领域。先进入画论,再进入诗论。顾恺之的“传神”论开拓了整个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传神”之美的潮流。本文从理论、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古代美学的“传神”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当中,无疑都有一个最高的审美范畴在统帅着整个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这个范畴是什么?过去我们都毫无疑问地把它归之于“美”,认为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艺术,它的最高审美范畴都是“美”。但是,我们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颇可怀疑的。我们说西方美学当中的最高审美范畴是美,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人确实非常重视这个“美”,他们对“美”的本质不倦地探讨了两千多年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在中国美学当中,在中国艺术审美活动当中,是不是也以“美”为其最高范畴呢?笔者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认为美学是…  相似文献   

16.
许丙泉 《天府新论》2011,(5):143-146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密切联系。"仁"是关于人性的理论,如何"做人"、"成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出发,对其美学理论应有新的理解,不是"以善为美",而是发挥人类的精神活动特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人类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基础,研究客观世界美的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形式、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人类审美意识和创美活动的发展规律,引导人们更好地进行美好创造活动。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  相似文献   

18.
饮食是人类的重要特性之一,食俗是人类独具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西部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和探索,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不仅美化了自己的饮食生活,也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景观增添了异彩。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中美学蕴含的探寻,可以从中透视西部少数民族各种不同层次的审美心理需要和审美价值取向,为我们认识西部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审美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勤劳智慧的西部少数民族用劳动创造了美,表现在饮食文化上,由满足最初生命的需要逐步进入到对美食的追求。这种美食文化的创造首先表现在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企业制造的产品应该是美的。美的东西首先表现在感性直观形式上,它具有匀称、悦目、和谐和色彩鲜艳招人喜爱的特点。社会主义企业的全面管理应包括管理美学这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现代企业的产品竞争意识不仅是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竞争意识,而且还应包括产品的审美竞争意识,即是说,企业的产品不仅应有实用价值,而且应有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和谐观与人类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美在和谐”成为中西美学思想产生的第一个命题。和谐作为一种秩序原理和关系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美学史上人们把社会和谐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人文关怀和审美理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