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克雷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名利场》全景展示了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的"浮世绘",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体现出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文章从萨克雷的人生经历和阶级立场出发,探究萨克雷的阶级局限性产生根源,结合小说《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生活经历,分析萨克雷矛盾的阶级道德观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完成对萨克雷阶级道德观的深入探究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以讽刺势利、批判金钱万能和宣扬仁爱为主旨,描绘了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的风景图。幼年时期母亲的缺席、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自身人格因素,导致女主人公利蓓加对孩子母爱的缺失。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质,使利蓓加渐渐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灵魂深处的本真,成为世人眼中不称职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名利场》作为英国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 ,一直以来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从现代叙述学的角度 ,从“关于叙述者” ,“关于叙述者与读者” ,“关于叙述者的议论”三方面分析了作者于《名利场》中所运用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4.
《名利场》中的比喻及其人物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萨克雷在《名利场》中最常使用的技巧。它对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特征,如爱米利亚的“寄生藤”形象,蓓基的“女妖精”形象,乔斯的“寄生虫”形象,都宾的“老马”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认为小说的形式是自由的,从而忽略了文体价值,在翻译中只获得了"假象等值"。为了更科学地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文学文体学被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来,申丹教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受其启发,本文旨在通过对《名利场》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证明在小说风格的翻译中,只有应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译者增强文体意识,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6.
小说人物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作者将既定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的有效方法.在《名利场》中,萨克雷运用直接引语刻画了狡猾善骗的贝基,用言语行为的叙述体描绘了温柔的艾米利亚,用自由间接引语塑造了忠厚善良的杜宾,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名利场》是 1 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 ,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 ,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划人物 ,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 ,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名利场》是著名的批判主义小说,通过塑造两个处于不同阶级、人生理想不同的女性形象,生动立体地描述了维多利亚时期资产阶级固化的丑恶现象。两个女性形象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的人,作者用她们的思想、选择和最终的命运,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人的不同选择所能够导致的后果,具有比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并借由两位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于拜金主义的批判:追名逐利终究只是虚幻,对不正确的社会现象愚忠顺从只会令自己成为牺牲品,以及只有正确科学的社会形态才能塑造出良好的民众。  相似文献   

9.
从介绍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生平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名利场》所完成“描写真实”、“宣扬仁爱”两大任务的深刻揭示,就这位“天才”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艺术创新手法进行了评析,并对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披露,高度评价了其在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史上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落窠臼而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中的衔接系统为理论依据,节选萨克雷《名利场》四段原著以及对应的杨必的汉译本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英文原著与汉译本衔接手段中照应与连接的分布情况,归纳出汉译英时在处理照应与连接时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小说围绕着贝基·夏普和艾米莉亚·塞得利的生活命运展开,艾米莉亚生于商人家庭,外表柔弱,心地善良,最终获得幸福;而贝基出身贫寒,外表妖媚,心机重重,结果夫离子散。通过这两个女主人公的命运,萨克雷描绘了当时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为"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因为它把当时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批评与讽刺的对象。小说中所描述的名利场是一个浮华的世界,到处都充满尘埃,将人们的眼睛蒙蔽,同时也蒙蔽了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就伊迪丝.沃顿的《快乐之家》和威廉.梅.萨克雷的《名利场》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题材选取、情节、主题意旨、人物刻画及两位小说家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作以粗浅的分析、比较,以便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对我们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女野心家、阴谋家、荡妇的形象 ,重新解读 ,发现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主动进攻社会的英雄。她在进攻社会时的手段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她是清醒的社会批判者和行动家 ;她有明确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最终她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萨克雷在现代心理分析理论诞生以前,将蓓基·夏泼塑造成一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的孤儿,于无意间从最大程度上成就了她在拉康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中的“缺失”。文章将以蓓基·夏泼的性格塑造为切入点,从拉康的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的视角,分析、阐述蓓基·夏泼如何成为一位维多利亚社会之“女”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贫民院集市》是厄普代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写作技巧上不如以后的作品成熟,但它却奠定了厄普代克以后的宗教创作主题。本文从分析《贫民院集市》里两个层面的矛盾入手,揭示这些矛盾实际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及物质主义的对立冲突。身为基督徒的厄普代克在目睹宗教所处的发展困境时,不可抑制地发出了悲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